努比亚Z18是一款姗姗来迟的旗舰。作为一家国内知名的手机厂商,在今年各家都推出了骁龙845旗舰的情况下,上半年真正能担得起努比亚手机旗舰之名的,只有红魔电竞游戏手机。虽然该机在发布之后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但毕竟是作为努比亚进军电竞游戏行业的“新物种”,它的受众面并没有通用型旗舰那么宽泛。

真正能够代表努比亚品牌基因的,依然是其Z系列旗舰。终于,在经过了数月的等待之后,官方终于在昨天正式发布了Z18。率先拿出无边框产品的努比亚会这次会在屏占比上如何做文章?标志性的相机此次会有什么样的升级?相信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两个问题。

Z系列一直传承下来的设计元素依然得到了充分地保留

我们拿到的是一台梵高星空典藏版(8+128GB)。在首发体验中,对它外观部分做了详细的阐释。我认为即便是作为设计上最为特别的版本,这台Z18依然很好认。Z系列一直传承下来的设计元素得到了充分地保留,比如机身镜头和电源按钮上那一圈标志性的“努比亚红”。老用户拿到手机之后,可以很轻易地感受到那种熟悉的味道。

采用了水滴屏设计,整体屏占比达到了91.8%

左右边框的问题努比亚早在几年前就解决了。但全面屏时代的到来,让上下边框成为了获取更高屏占比的“拦路虎”,水滴屏的应用便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手机听筒部分的整体上移,左右边框依然应用了aR0 4.0光学折射技术所带来“无边框”设计,屏占比达到了91.8%。这个成绩在即便是放在目前的以极致全面屏为卖点的手机中,也是相当不错的水准。

评测旗舰手机的时候,绝对性能往往就成了最不重要的因素。在各家都采用了顶级SoC的前提下,旗舰之间的性能对决往往都是“神仙打架”。王者荣耀,流畅;吃鸡,流畅。除非你去死磕那几帧帧数差异或者是某一个时间点上的稳定性表现,否则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骁龙845应该能够满足几乎所有主流游戏性能需求。更何况在目前这个时间点,8GB+骁龙845依然代表了Android阵营最顶尖的性能水平。

安兔兔和GeekbenchB4跑分成绩

真正体现差异性的,除了被誉为“第一生产力”的ID设计,还有就是系统优化和成像质量了。

之前用过一段时间的nubia UI,对于这套系统还是比较熟悉。此次Z18搭载的6.0版本在设计层面作出了一系列升级和改进,官方表示新系统主要是本着轻量化、年轻化的特点而去的,新系统在设计层面确实相比之前的版本更显精致。

或许是UI设计师们的刻意为之,nubia UI在交互层面并没有融入过多的复杂设计元素,日常交互过程中的转场特效、过渡动画都相对较少。这的确让整个系统显得的很“轻”,没有多余的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努比亚这次带来了一项名为“ET”的新技术。没错,就是你熟悉的那个外星人ET。这是努比亚AI研究所推出新一代的“机器进化学习引擎技术”。全称Evolution tensor进化张量技术。通过ET技术的深度学习能力,可快速学习自然语言中图像识别、和语意(语义)两大模块。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努比亚对于AI技术应用的看重,ET技术的应用面主要体现在系统层级的一些功能点之中,比如AI智能服务卡片、Neosmart AI引擎等等。放眼当下,在系统功能中深度植入AI已经是全行业的普遍做法。我们所熟知的包含相机、语音助手、负一屏都是各家AI应用的重点。努比亚在系统层面加入了这些热门的应用和功能,也是顺应潮流的表现。其中,我认为有两个地方最具看点:

首先是负一屏,官方称之为AI智能服务卡片。之前努比亚手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负一屏完整集成了自家引以为傲的“相机家族“,这也反映出努比亚相机功能性和可玩性的重视。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让负一屏承载的功能定位更加宽泛,一个相机快捷启动界面未免显得浪费。所以努比亚也在负一屏整合了诸多AI智慧功能,如生活服务、智能出行等等。但同时你可以自定义负一屏的功能按键。比如习惯了之前向右滑动开启相机家族,也可以通过增减相应的模块来完成自定义。

系统中加入了一系列新的功能点,同时又保留了很多原有的交互逻辑

其次就是努比亚自无边框时代传承下来的“边缘手势“功能。在新系统中,由于全面屏手势的加入,实际上边缘手势正在变得更加”边缘“。主要的原因是其交互方式上和全面屏手势存在一定的重叠,比如边缘上下滑动切换或启动应用、通知中心等功能。

而诸如反复滑动实现手机加速功能,在后续也能被更加智能的AI所取代。但不管怎么说,努比亚这套依据边缘手势实现的交互在很多方面是具备一定创新意义的。后续系统工程师们应该考虑如何深度挖掘、开发更多具备实用性质的边缘手势交互逻辑。

这次,努比亚Z18搭载了1600万像素+2400万像素的后置双摄,其中主摄像头采用索尼的IMX499传感器,拥有1.12um的单位像素尺寸,支持OIS光学防抖。而在软件方面,全新的NeoVision ET版引擎,在相机成像方面加入了更多的AI学习功能。

在大多数白天成像中,Z18的双摄都能够表现出上佳的水准

白天成像方面,Z18的整体表现符合其旗舰手机的定位。样张的细节层次、色彩还原以及白平衡控制都给出了足够让人满意的表现。即便是面对一些高光、复杂光线条件,其后置双摄的都能够做到轻松自如的应对。

相机对于色彩的还原很讨好眼球

借助于AI的力量,努比亚Z18在整体的色彩表现方面似乎比前代进步了不少。其样张的色彩在维持了原生自然的基础上,迎合了大多数用户的口味。既不寡淡,也不浓烈,很讨好眼球。

为了提升画面的纯净度,Z18牺牲了一部分的暗部细节

到了夜间,Z18的相机策略就是尽可能维持画面的纯净度,其样张的整体亮度并不算高,画面暗部的细节有一定程度的丢失。尤其是在应对傍晚这种大光比场景,画面暗部的细节问题尤为明显。

不过奇怪的是,如果你使用新加入的AI相机模式,借助其场景识别能力,画面的宽容度问题会得到明显的改善。但目前Z18的AI相机是作为相机家族中的单个功能模块,使用的时候需要手动开启,不太方便,建议后续官方将AI相机功能升级为默认开启。

艺术相机的加入再次增强了相机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Z18此次在相机功能界面新增了一个艺术相机的功能。这个功能有点类似于艺术滤镜,其中有一个名为“梵高“的模式,在该模式下拍摄出来的照片会呈现出梵高作品的观感,倒是非常符合我手上的这台梵高星空典藏版的身份。

从某种角度来看,全面屏时代的到来对于努比亚Z系列来说可能并不算什么好事。整个行业不断刷新的屏占比记录,一定程度上对Z系列无边框设计的金字招牌造成了影响。而要想在无边框的基础上提升屏占比,努比亚同样需要面对屏幕封装工艺、手机内部结构调整等诸多问题。这样势必会增加Z系列旗舰硬件成本,降低了性价比。

更为关键的是,如此一来也会促使努比亚的角色由屏幕技术和概念的先行者转变为跟随者。这对于拥有极强的创新基因和技术研发实力的努比亚来说,肯定是不甘心的。努比亚Z18依然是一款体验均衡,注重性价比的机型。而刚刚在IFA上亮相的腕部曲面折叠概念手机——nubia-α的横空出世,展现了努比亚的野心。它,或许才是努比亚手机的未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