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上世纪80年代,全国文学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没在《青春》发表过作品,都不能视为登上文坛。

40年来,《青春》一直秉承“青年写、青年读,面向当代青年,为无名者铺路,培养文学新人,用优秀作品鼓舞人”的办刊方针。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青春》1983年第7期,刊发苏童处女作《第八个是铜像》,使这一年成为苏童文学道路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1981年到1984年,青春先后发表了还在部队文工团的严歌苓四部短篇,如《葱》《腊姐》《血缘》等。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演员陈冲处女作《女明星》刊发于《青春》1980年第二期,这也是她唯一的一篇小说作品。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叶兆言短篇处女作《舅舅村上的陈世美》和其中篇处女作,均发表于《青春》……

可以说,《青春》对年轻写作者的扶持和鼓励他们在文学上的探索,一直不遗余力。就拿1981年第二届“青春文学奖”来说,27位获奖者全部为35岁以下年轻人,其中30岁以下10人,在校大学生也有10人。如肖复兴,当时为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学生,韩东正就读于山东大学哲学系,时年21岁,成为历届青春文学奖得主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近些年,一大批文坛新锐陆续在《青春》亮相,曹寇、赵志明、葛亮、班宇、春树、郑小驴、余幼幼、朱婧、庞羽……

2019年,青春现任主编李樯提出“新锐、包容、多元”的组稿原则,主张《青春》发表的作品要能做到“文本前进一小步,品牌积累一大步”。

这里的“品牌”,不仅仅是指这本刊物的声誉,更是对年轻写作者和其作品对汉语写作的可能性贡献充满了期待。不忘初心,不慕名家,不耻青涩,坚持鼓励“青春写作”的灼灼其华和锐意突破的创新精神,再次明确了《青春》的办刊定位。

基于此,由李樯、何平、李宏伟联合发起的这场主题为“新小说在2019”论坛如期举行。参与讨论的作家,除了“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作家代表,我们还从全国邀请了10位具有“异质化”写作特点的年轻作家。

探索小说写作的可能性和场域,打磨现代汉语与文学表达之间的微妙关系,将一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新小说在2019论坛

发起人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李樯

本名李强,70后诗人,小说家。江苏徐州人,199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18年加入中国作协。发表有数十万字中短篇小说,诗歌百余首,著有长篇小说《寻欢》《非爱不可》《恋爱大师》(即出)等。有诗歌、小说被译介成英文、日文,现为《青春》杂志社执行主编。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何平

《青春》大家访谈栏目主持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家。著有《散文说》《何平文学评论选》《无名者的生活》《重建散文的尊严》等。曾获《上海文学》奖、《当代作家评论》年度论文奖等。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李宏伟

1978年生于四川江油,现居北京。著有诗集《有关可能生活的十种想象》、长篇小说《平行蚀》《国王与抒情诗》、中篇小说集《假时间聚会》《暗经验》、对话集《深夜里交换秘密的人》等。获十月文学奖、2014青年作家年度表现奖、徐志摩诗歌奖等。《国王与抒情诗》位列《亚洲周刊》2017年度十大小说榜首,获选中国最美书店周·2017年最受欢迎图书,并入选《收获》、《扬子江评论》、凤凰读书等杂志与媒体年度榜单。

学术主持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方岩

生于1981年12月,安徽六安人。2013年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江苏省作家协会《扬子江评论》编辑部主任。

2015年来,在《文艺报》《文学报》《创作与评论》《当代作家评论》《名作欣赏》《南方文坛》《文艺争鸣》等发表文学评论50余篇。获有2014,2017年《当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2016,2017年江苏省紫金文艺评论奖,2016年第五届“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一等奖等。

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傅小平

1978年生,祖籍浙江磐安。著有对话集《四分之三的沉默》、随笔集《普鲁斯特的凝视》,获新闻类、文学类奖若干。现供职于上海报业集团文学报社。

文学观:写作就是用镰刀收割黑暗,从他乡回到故乡。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舒晋瑜

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自1999年供职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中华读书报》,总编辑助理。著有《说吧,从头说起——舒晋瑜文学访谈录》《以笔为旗——军旅作家访谈录》《深度对话茅奖作家》。

文学观:用文学的火种点亮自己,温暖他人。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曹寇

原名赵昌西,1977年生于南京。自由写作者。主要从事小说写作,出版有小说集《躺下去会舒服点》、《金链汉子之歌》、《在县城》等多本,长篇《十七年表》一部,随笔集《生活片》和《我的骷髅》两册。获有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小说选刊》2018年度中篇小说奖等。另有电影编剧作品《片警宝音》,获第四届德国中国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现签约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艺术人才项目。

文学观: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修行。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朱琺

1977年7月生于上海。文献学博士,小说家,诗人。执教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致力于域外汉文文献的研究,曾任《越南汉文小说集成》副主编(20册,600万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版)。对民俗学、文字学、古代博物学,以及神话、小说与诗歌史有广泛的学术兴趣。热爱奇书,习惯于把写作建筑在阅读之上,撰有小说集《卡尔维诺与计划生育》、《安南恠谭》、《安南想象:交阯地方的异物、幽灵和古恠》,诗集《一个人的〈诗〉:〈诗经〉今译》。

文学观:让我们小声说一说小说:我坚持认为,小说是对造物主的模仿与僭越,是一次又一次创世。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陆源

广西南宁人,1980年生,现居北京。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作家,文学编辑,副编审,广西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著有长篇小说《祖先的爱情》《范湖湖的奇幻夏天》,短篇小说集《保龄球的意识流》等,译作有小说集《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肉桂色铺子及其他故事》《苹果木桌子及其他简记》等。

文学观:文学是要海纳百川地来创造。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陈志炜

1989年出生,浙江宁波人,现居北京,后浪出版编辑。小说作品见于《芙蓉》《青春》《艺术世界》《飞地》《钟山》《花城》等。短篇小说集《老虎与不夜城》即将出版。

文学观:文学是嘈杂中的轻跃。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姚伟

1982年生于河南信阳,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曾就职于媒体和传统文化公益机构,现为自由作家,兼习书画。著有长篇历史幻想小说《尼禄王》(新世界出版社2010),长篇幻想传奇小说《楞严变》(即出)。

文学观: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理想的文学作品,需要与大道接通,在精神力量和审美愉悦两个方面,不断滋养后人的生活和写作。这类作品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接通了某一优秀的文明传统,其精神力量正是来自这一文明传统。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贾勤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研究员。1980年生于延安。2000年开始跨文体写作。2007年通过东芝SD卡发行全球首部电子小说《五卷书》。2010年出版《现代派文学辞典》。2018年出版《虎变:辞典的准备》。主编《木铎文库》(新世界出版社)。在中文语境中第一次系统介绍乌力波(Oulipo)潜在文学。

文学观:写字即写作。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康赫

1969年出生。浙江萧山人,小说家,剧作家,戏剧导演,影像写作创导者,不写诗的诗人。作品包括:长篇小说 《人类学》《一个南方的生活样本》《独行客》;影像写作长片《你好元点》《光体》《裸体采访》;短片《影像人类学》《一位青年的“洋葱”故事》《剥洋葱》《一次关于热内的影像写作》等;导演原创戏剧作品《审问记》《采访记》《泄密的心》《陌生人》《受诱惑的女人》《中国鬼魂》《杂音》;编剧作品《堂吉诃德》;声音作品《中国声音研究之东方红》;影像写作文论《康赫唯一的影评:蔑视》《闭合与突破》《无尽的写作》《影像中的人物空间关系》《纠缠不清的两个人》等。

文学观:“文学就是对文学之爱。”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黎幺

小说家、诗人。本名黄鹏,出生于1980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山魈考残编》,短篇小说《纸上行舟》等,译有《东西谣曲——吉卜林诗选》。

文学观:现象的泉水从日常的贫乏中涌出,被文学加以利用,在语言中恢复了经验的多变与丰富。

探索小说写作和青春文学可能性场域,新小说在2019论坛即将举行

// 霍香结

别署萧乾父,1978年生于桂林。曾就读于江西理工大学。2004年客京至今。2010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地方性知识》(2010,新世界出版社),深获瞩目,这是一部在田野考察基础上,启用方志体例完成的文学人类学和人类学诗学作品。第二部长篇小说《灵的编年史》刊《收获》长篇专号(2017冬卷),次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长篇小说《铜座全集》(作家出版社,2019)即出,此书是“地方性知识”的全本。作者还著有《黑暗传》(现代汉语史诗丛刊本)、《灯龛》(诗集)、《旃檀林》(画册)、《明清篆刻边款单刀铁笔正书千字文》(学苑出版社)等;主持编纂小说前沿文库、木铎文库·学术丛刊、乌力波(Oulipo)等。

文学观:从事一种带有织体结构的非线性叙事研究和写作。

//版权声明:限于本公众号人力和信息局限,所转发文章,图片等作品,请作者或版权方在后台留言,以便奉寄稿酬。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青春》文学月刊定价15元/本,180元/年,邮发代号28-11,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