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BJDW

WE HOPE YOU LIKE IT

「城市精神:当代公共设计档案展」将于9月19日至10月6日在北京798艺术区的玫瑰之名艺术中心隆重举办。本次档案展是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都·设计之旅798分会场的重要项目,展览将展出30个全球最前沿的城市公共设计项目档案,来自美国、荷兰、德国、英国、西班牙、日本、印度、韩国、泰国等国家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多个闪耀人性光辉的城市公共设计项目将首次在中国大陆集中呈现。在玫瑰之名艺术中心这个气势恢宏的老厂房里,观众可以安静地观看、阅读和思考,感受这些公共设计项目给我们生活的城市带来的多样色彩和人文温度。

城市精神是一种设计精神、一种友好精神

城市精神并不是运动式的城市口号,而是一种真实推动城市运作的内在精神能量,它与城市的物质化建设以及历史文化都有密切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城市运作系统中的协调关系。当代公共设计通过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建筑、设施的设计以及关系设计、社会创新设计,赋予了城市友好的交互界面,给城市提供了一种精神能量,从而驱动城市走向成熟和人性化。城市精神就是一种设计精神、一种友好精神,是通过设计思维来创造友好的城市交互界面的思想和意识,它强调城市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物的交互。

30个闪耀人性光辉的城市公共设计项目

首次集中呈现

“城市精神:当代公共设计档案展”将一批极具研究价值的城市公共设计项目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同时也为设计思维如何介入城市治理提供有效的经验参考。

展览将以公共空间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城市更新、社区设计、公共服务设计、公共信息设计等六大板块来集中展现最前沿的城市公共设计项目,通过展出项目的文字、图片、影像、模型、图表、实物和历史文献等来向社会公众呈现设计驱动下的“城市精神”内涵。

1

公共空间设计

Public Space Design

公共空间不仅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反映一座城市独特风貌与人文风情的重要媒介。在这一板块中我们可以看到创意和人文情怀是如何注入到城市空间的建设和改造中的。设计师不只是单纯地筑造一个空间,而是尝试让空间最大化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激活市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营造出真实的、活跃的社会生活。

台北邻里公园翻转计划 Re-create Taipei

自造校园

IDEO学校 Self-made Schoolyard IDEO School

I LOVE Street光州街道装置

I Love Street Gwangju Folly

台湾水越设计与西班牙Basurama团队将一座邻里公园变为社区中最具想象力的场所;Basurama在马德里让学生亲自动手将“停车场”改造成“游乐场”;荷兰MVRDV设计事务所在韩国光州用艺术装置将街道秒变乐园,以及在鹿特丹盖起一座宛如“时光隧道”般的巨型菜市场;玛丽斯·侯麦建筑规划事务所在阿姆斯特丹建起艾瑟尔堡漂浮住宅,带来与众不同的水上居住人生。

市集住宅 Markthal

艾瑟尔堡漂浮住宅 Floating Houses IJburg

2

公共设施设计

Public Facilities Design

市民的生活舒适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公共设施的完善与否。那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各类公共设施是最为平凡的“建筑”,但正是这些像一个个“触媒”般的公共设施催化出城市空间的活力,它们让市民可以安全便捷地出行、畅快地游玩、舒适地休憩,让城市角落变成平等交流、共享互助的空间。

与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公共设施不同的是,这些设计项目让“冰冷”的设施变得“温情”,着重于为市民带来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台湾水越设计为“街头英雄”清洁队员改造装备;英国dRMM设计事务所给意外摧毁的码头带来更美好的重生;荷兰Ector Hoogstad Architecten建造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停车场;香港元新建城 GROUNDWORK用“排档创新”计划诠释出最动人的香港精神;英国McCloy+Muchemwa设计的公共长椅如温暖诗句般在城市延伸。

台北市清洁队员装备提升计划

TaiPei Street Cleaner Equipment Renovation Project

海斯廷斯码头重建

Hastings Pier Redevelopment

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停放设施

The World’s Biggest Bicycle Parking

排档创新 Hawker Reload

▲ 人人长椅 A Bench for Everyone

3

城市更新

Urban Renewal

经济的高速发展让许多城市的边界不断扩张,一些老旧的城区逐渐被更新取代。在历史与现代,过去与未来之间如何留存城市的人文景观,如何让凋敝的社区重焕生机,这是城市设计者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幸运的是有这样一帮设计师用实践告诉我们城市更新还有如此多的可能性:水越设计在司空见惯的街道制造惊喜;Basurama团队在废弃的高架桥下用回收的材料创建游乐场,给居民带来快乐;简·沃曼用积木修补城市裂缝,为城市景观的灰泥增添了人文色彩;Sampartners团队用设计防止街头犯罪的发生;MVRDV设计事务所将韩国的一条废弃的高架桥变身为空中花园;以及创造出工业奇迹的Lab1886戴姆勒创新园区。

小招牌制造所

Signboard Design Specifications of Taipei

台北市景观改造计划

Taipei Urban Iandscape Planning

利马自造游乐场

Self-made amusement park “Ghost Train Park” RUS Lima

积木修补城市 Dispatchwork

盐道 — 通过设计防止犯罪

Salt Way - Prevent Crime Through Design

首尔空中花园

Seoullo 7017 Skygarden

Lab1886 戴姆勒创新园区

Lab1886 Daimler Innovation Campus

4

社区设计

Community Design

社区是构筑成一座城市的重要单元。而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社区变得越来越冷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发疏离。如何用设计回应当下城市社区关系的复杂需求是城市未来建设需要思考的议题。一些已经实践或者正在发生的设计项目或许会带给我们不少启发:水越设计将大人的菜市场变为孩子的小学堂,拉近代际间的距离;Basurama团队用色彩刷新邻里彼此的关系;日本Studio-L工作室将公园变舞台,让市民成主角,在断流的河道上让市民的思想汇聚成河;日本Furuya设计公司尝试在出租屋里建立更开放的社区关系。

市场小学计划(2015、2016、2017)

Parent-child Market

泉佐野丘陵绿地 Izumisano Green Park

有马富士公园 Arimafuji Park

圣克里斯托瓦尔自造街区

Self-made Neighbourhoods San Cristóbal

搬运家 Hakobuie

5

公共服务设计

Public Service Design

城市设计除了物质性的空间设计,还需要重点考虑居民与城市的交互关系。而以往的公共服务设计在构建人-城交互界面上容易忽略真正使用者的感受,导致许多设计沦为无用的摆设。在这一板块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设计项目是如何以人的尺度思考和实践,让公共服务设计真正改变市民的生活。美国EPAM CONTINUUM公司为养老社区提供未来服务蓝图与创新方向的概念规划;印度RC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为女性设计出安全舒适的灯箱厕所;泰国一家房地产开发商AP Thailand与CJ WORX设计公司利用城市的边角空间建起一座不规则形状的足球场,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天堂;美国设计师Doniece Sandoval将公共交通巴士变身为移动淋浴间,让城市流浪者重获尊严;香港元新建城 GROUNDWORK设计事务所用“策略性提问”的设计方法让儿童参与到游乐园的建设中。

未来养老院 COPERNICUS

Envisioning the Future of Retirement Communities

灯箱厕所

The Light Box -Restroom for Women

不规则的足球场

The Unusual Football Field

洗澡巴士 Lava Mae

参与式设计:香港未来儿童游乐空间

Next Generation Play Space

6

公共信息设计

Public Information Design

作为公共文化信息的海报

本次展览中还有两个特别展项。其一是向大师致敬的特别项目——“公共文化信息海报”,将展出由德国视觉诗人、世界设计巨匠冈特·兰堡教授为主的欧美一批设计大师历年来为城市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出版社所设计的经典海报。这些海报作品用视觉化的语言精炼地传达了城市公共文化信息,在充斥着网络信息和动态影像的当下更加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展览另一项特别项目“创意、文字、影像中的城市”展现的是两所高校中以城市为主题的课程教学实录。这些课程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吴学夫老师的以“我们的城市”为主题、运用设计思维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意设计课;中国传媒大学卜希霆老师以“创意工坊”读书会形式展开的城市研究Workshop;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林铜老师主持的“扫描城市—纪实影像档案”的城市摄影实践课。

设计思维引领城市治理回归理性

2017年,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名单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开始了“公共设计在中国”的调研活动,用大量的文字和图像资料记录了当下中国城市的公共设计并最终形成一份报告。报告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城市在经历快速发展和“大拆大建”的更新改造后急需设计思维的介入,从而让城市回归理性化管理、重塑人性化城市。

在对中国本土城市进行细致观察和系统研究的同时,艺术设计研究中心策划了这次以“城市精神”为主题的当代公共设计档案展,将国内外最具前沿性的城市公共设计项目汇集于北京展出,从全球经验的视野来探讨当代城市公共设计的发展模式,希望这些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进步的城市意识形态的设计实践项目能激发人们更多的思考和交流,同时为我国的城市公共设计提供别样的视角和经验参考。

2018年9月19日,这场汇聚全球前沿性当代公共设计项目的展览将在北京798艺术区玫瑰之名艺术中心正式开幕!同时向公众免费开放,届时期待您的参与!

策展团队

策展人:吴学夫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

策展执行:赵东宝

本次展览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团队策划执行

城市精神:当代公共设计档案展

| 展览日期 |

2018年9月19日-2018年10月6日

开放时间:10:00-18:00(17:00停止入场)

| 展览地点 |

玫瑰之名艺术中心

(北京798艺术区七零六北一街)

- END -

9月22日,盛大开幕

设计周期待您的参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