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大学方面也向媒体回应:北大自主招生初审名单公布后,接到了来自广东省考试院的通知,考生崔某某和张某某不具有在广东省2019年高考考试资格,经核实并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后,我校取消了两位考生的自主招生初审通过资格。深圳“高考移民”事件后续:两名考生被北大取消自主招生资格。

深圳“高考移民”事件后续:两名考生被北大取消自主招生资格

深圳富源“高考移民”事件,又有了新的进展。

6月初,北京大学发布2019自主招生过审名单公示,初审通过共1347人,其中包含两名来自深圳富源中学的学生。在广东招生第一网上,记者仍能查询到这一名单。

但6月10日,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发布北京大学2019年自主招生报名审核通过名单公示,初审通过共1345人。

对比可发现,富源中学的两名学生已不在初审通过名单之列。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富源学校工作人员已确认,此次被取消北大自招资格的学生确属于此前被确认的32名“高考移民”。

北京大学方面也向媒体回应:北大自主招生初审名单公布后,接到了来自广东省考试院的通知,考生崔某某和张某某不具有在广东省2019年高考考试资格,经核实并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后,我校取消了两位考生的自主招生初审通过资格。

5月,富源“高考移民”事件发酵时,广东省教育厅已经表态,对普查出来的“高考移民”让他们妥善回到原籍地去考试,同时如果在高考结束之后还发现有“高考移民”,就要取消这些考生的高考成绩。

而即使是在录取工作完成之后,名校取消“高考称民”的学籍,也素有先例。

早在2006年,青海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和青海省教育厅致函清华大学,认定宋某某家长采取伪造证件和欺骗手段为其取得在青海高考、录取资格。清华大学根据规定,决定取消宋某某的学籍。

今年4月30日,贵州省招生考试院通报了一起对“高考移民”的处理结果,三位2018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分别被录取至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已被三所大学作出取消学籍的处理。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指出,三名学生在高中阶段未在贵州省实际就读,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获取贵州省高考资格。

今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严格规范大中小学招生秩序的紧急通知》,其中提出,加大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严肃查处违法获取高考报名资格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