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类型主要有两种,东南地区以季风性气候为主,包括亚热带季风性和温带季风性气候,西北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性气候的特点是雨热同期,降雨的季节分布十分不均匀。因此,在季风气候区容易产生洪涝灾害。而西北的青海、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黄土高原则常年比较干旱。

在气候气候区,夏季会常常会爆发大洪水,这些洪水流量十分大,会对下游地区的经济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破坏。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洪水的爆发也是一种水资源的流逝,它会使得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在短时期内迅速流入了海洋。而雨季过后,很多地区也容易产生干旱。那么这些洪水可以能够转化为资源储存起来,以带不时之需呢?

中国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对比

想要将夏季的洪水储存起来,必须要找一个容量十分大的盆地。在中国有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格尔盆地适合储存水资源,其中也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最为合适,两大盆地古代均为大湖泊。另外,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盆地也可以储存一定的水资源。

柴达木盆地

那么调水计划该如何操作呢?首先,在在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和黄河的上游修建大型的水电站。这些水电站一方面可以发电,一方面可以蓄水。以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的水量和落差来看,完全可以修建许多座三峡水电站级别的水利枢纽。这些水电站基本是夏季蓄水,冬季放水,以调节下游的水流量。

中国沙漠分布地图

第二步,在青藏高原修建管道和人工河流。当遇到地形崎岖的地方,则采取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既可以减少对青藏地区生态的破坏,也可减少水的蒸发量。当遇到适合开凿河流的阶段,则通过运河运输。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在暴雨时候将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和黄河的水调往柴达木盆地。当然,雅鲁藏布江和澜沧江、怒江等可以常年调取。

青藏高原调水示意图

当水汇集到柴达木盆地后,将会在青藏高原形成一个超级大湖泊。这个湖泊也就是中华的水塔。接着,柴达木湖的水可以不断运往西北地区。在西线,柴达木的水可以自然流淌到塔里木盆地,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沃野千里的绿洲。有了充足的水源,南疆将会成为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盛产水稻、棉花、瓜果,成为中国的“菜园子”。

西线调水地图

在北线,柴达木盆地的水可以调入疏勒河和弱水,这两条河流贯穿河西走廊。再在河西走廊修建大量的水利工程,将柴达木来的水通往各地。而弱水还源源不断地流入了巴丹吉林沙漠,如果水源充足,这里的沙漠也会变成“水草丰美”之地。

北线调水示意图

当然,蒙古高原内部有一个长长的峡谷——可能是远古时代的河流。这里可以作为向黑龙江调水的渠道。(这个只是单纯的设想)。

在西线,当黄河流域出现了干旱时候,柴达木的水有补给给黄河。柴达木河的水通过河西走廊或者黄河上游进入黄河,一路上给宁夏平原、河套地区、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华北平原提供水资源,以恢复生态,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水。当然,这些在黄河流域也修建大量水利工程,以便于将水运输到各地。

西线调水地图

在东北地区,修建黑龙江(江河)到辽河上游、和嫩江上游地区的水利工程,在修建松辽运河。当东北地区爆发洪水的时候,便将洪水调往内蒙古东部的沙漠地区,以帮助辽河上游的生态恢复。

东北调水地图

如果各国能够合作,中国夏季引水,冬季放水,可以减少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对于各国来说,都是有利的。如果中国能够实现对西北地区的调水,那么中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将得到全面的遏制甚至消失。那时候,黄土高原将成为新的森林,塔里木盆地和巴丹吉林沙漠将成为中国肥沃的耕地,棉花、水稻、葡萄等都可以在此种植。中国的耕地面积可以在扩大到200万平方公里以上,成为世界第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