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首届彝海学术峰会在四川省冕宁县召开。90多名来自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等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弘扬彝海结盟精神,推动民族地区振兴发展”为主题,围绕长征文化与彝区红色文化传承、脱贫攻坚与基层党支部建设、彝区区域性整体贫困与精准脱贫施策、精准脱贫与红色旅游、精准脱贫与彝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16个方向展开广泛的研讨。

十二届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唐双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中共凉山州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龙伟,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李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编审胡学举,中共冕宁县委副书记、县长郭均出席峰会。

本届彝海学术峰会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共冕宁县委、冕宁县人民政府承办。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冕宁,刘伯承司令员与彝族果基支首领果基小叶丹在彝海之滨“歃血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百里彝区,为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争取了宝贵时间,从而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让红军重蹈石达开覆辙的阴谋。

冕宁是凉山州唯一的革命老区县,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彝海结盟处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彝海作为红色旅游景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国家发改委、中宣部、交通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通知:冕宁的“彝海结盟遗址”和县城“长征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冕宁红色旅游参观线被列为全国三十条精品旅游中的“昆明-会理-冕宁-西昌”旅游线;2006年,彝海结盟纪念馆被中宣部、国家民委评定为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2017年3月彝海结盟纪念馆挂牌“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冕宁是“万里长征”概念的明确提出地,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创制实践地,是红色政权力量的希望播种地。在冕宁发生的伟大历史事件“彝海结盟”,是长征宣言书的民族篇,是长征宣传队的高潮段,是长征播种机的试验田,是践行党的民族政策的第一考,是引导彝族同胞革命觉醒的第一课,是汉彝兄弟信守契约的第一章。

本届彝海学术峰会向社会发出倡议,要继承弘扬“信守承诺、团结一致,不忘初心、为民谋利”的彝海结盟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做伟大事业的奋力推进者;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做人民福祉的忠实实现者;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做先进文化的努力弘扬者;咬定青山不放松,做新时代的接力奋斗者。

本次峰会上,唐双宁、龙伟为“彝海干部学院”揭牌,唐双宁、李后强教授受聘为彝海干部学院名誉院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授予冕宁县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研教学基地”。

据悉,彝海学术峰会将每年在冕宁如期召开。

(杨发超 伍忠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