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提到这么一家公司,曾经被某产业园用投资、土地和厂房吸引落户,几年后就回报给产业园50亿的投资收益;

到今天,这家公司已有的、在建的、规划中的生产线已超过14条,总投资超过4450亿,遍布全国各地。

这家公司就是京东方,京东方A最新市值已达1201亿,京东方B最新市值904.8亿。

鲜少有人知道,京东方的前身也曾是王者,却因战略失误一度沦为包袱,连职工医疗费报销都成了问题。26年饱受争议,26年的沉浮,2017年上半年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出货量超过三星;2018年上半年,京东方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超过LG;2019年第一季度京东方出货数量和面积双双排名第一……

Part 1

被战略失误耽误的王者

京东方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774厂(北京电子管厂),成立于1952年,不仅是当时国内最重要的军工企业之一,而且一度成为亚洲第一大电子管厂。

它还是国内最早的半导体公司,当时国之重器项目都绕不开这家公司,其中包括东方红一号卫星要用到的集成电路。

改革开放后,为了快速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当时彩电成了重点发展行业。绝大多数精英包括当时联想的掌舵者都认为造不如买,他们将国产化定位为组装国产化,用全套引进国外生产线和元器件的方式,实现了弯道超车。

这种理念被广泛应用到了家用电器、集成电路、汽车、飞机等各个领域。

这种做法见效虽快,却也相当于是自废武功,帮助他人成长,长期下来必然会导致原本差距不大的技术被发达国家越甩越远。

京东方的前身北京电子管厂却还是决定自主研发,甚至在1981年就成功研发出了液晶面板。另类的北京电子管厂,就因为研发投入过高,在当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排挤,连年亏损导致北京电子管厂的技术迅速老化、产品老化、陷入破产边缘,连职工医疗费报销都成了问题,曾经的王者彻底成了包袱。

曾因战略失误频临破产,非议中坚守26年,与三星硬碰硬市值超千亿

它的同行,信奉拿来主义的彩电巨头们,产量一度跃居世界第一,何等春风得意。

然而没等它们得意太久,崭新的平板显示技术呼啸而来,冲击着当时的CRT技术,严重依赖国外供应商的彩电巨头,不得不再次以高价从外资厂商手里采购液晶面板等关键零部件,陆续陷入经营困难,不少巨头倒在了北京电子管厂的前面。

Part 2

债转股抱住银行大腿

1992年,北京电子管厂迎来了命运的转折,它们迎来了一位新的厂长,王东升。这位厂长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挽大厦之将倾。

王东升出生在浙江东阳这个人口不足85万的小县城,他见证了北京电子管厂的衰落。当时他本来是要到电子工业部去报道的,却被北京电子管厂的财务经理直接挖了过来接手这个烂摊子。

看到死气沉沉的老厂,他果断选择了到当时如日中天的中信集团下属单位任职高管,但不忍看到自己付出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的老厂长再三挽留他,希望他能够给北京电子管厂带来新生。

在时代的关键转折点,王东升还是接手了北京电子管厂,1993年,他和干部职工一起凑了650万元资金,将北京电子管厂改制成为市场化的高科技企业——东方电子集团。这不仅是国内第一家完成股改的亏损企业,还是最早的“债转股”企业。

通过债转股,东方电子集团抱住了银行的大腿。银行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利益的深度捆绑使得

这家老厂从银行得到了充裕的资金支持。

完成市场化改制的东方电子集团,当年就实现了扭亏。

Part 3

战略决策>战术勤奋

通过充分利用财务规则,1997年6月10日,东方电子集团B股在深交所上市,募集到了3.5亿港币,也是那一年,王东升决定从传统领域向新型显示器工业进军。

因为之前北京电子管厂积累了足够的液晶面板研发经验,当王东升看到日韩液晶面板行业火爆时,他认为总有一天液晶面板会取代CRT,于是1999年下旬,京东方再次成立TFT-LCD项目组,把液晶面板作为未来的方向。

当时与液晶面板同样火爆的等离子显示和真空微电子显示同样风头正劲,当时A股最为耀眼的“股王”长虹就押注了等离子。

生死存亡时刻,王东升押对了。

当时有不少人建议王东升带领东方电子集团去做来钱更快的房地产,王东升一句话把这些人噎了回去:“我们是搞工业起家的,如果连我们这些人都去做房地产,那谁来搞工业化?”

正是这份对理想的坚持,使得东方电子集团业务能够稳步推进,2000年12月,东方电子集团在A股增发上市,募资9.7亿元。

在A股上市后,东方电子集团将视野转到了全球市场。

Part 4

突破封锁逆势发展

2001年6月,东方电子集团更名为京东方。

2001年11月,京东方收购了现代STN-LCD和OLED业务。

2003年1月22日,京东方宣布韩国子公司以3.8亿美元收购现代全部的面板业务。

这次收购非常坎坷,但通过一系列的斗智斗勇和巧妙运作,京东方自己只出了1.5亿美元,另外约2.1亿美元是找韩国银行贷的款,还有3千万美元获得了减免。

直接收购,是因为京东方明白合资和引进自己什么技术也得不到,不过这笔收购并没有亏。当时面板价格处于下跌趋势,现代急于脱手,京东方就把价格压到了地板上摩擦,结果刚完成交割,面板价格就反弹了,一年半盈利6000万美元。

这还不算,当年九月,京东方就立刻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开建了属于自己的5代线,结束了我国大陆“无自主液晶屏时代”,又从韩国公司薅了1.25亿美元羊毛。

2003年至2012年是京东方突破“屏”颈、迈向领先的阶段,京东方真正进入TFT-LCD产业,结束了我国显示产业动辄被外企哄抬物价和技术封锁的局面。

在这些年里,国外巨头降价打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等让公司由盈转亏,承受巨大压力。一边是显示产业举步维艰,一边是借助酒仙桥老厂区地域优势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诱惑,王东升选择了坚守。

还在亏损中的京东方出人意料地逆势发展,连续上马了成都4.5代线、合肥6代线和北京8.5代线,掀起了一场“液晶风暴”。

曾因战略失误频临破产,非议中坚守26年,与三星硬碰硬市值超千亿

这给三星、LG、夏普等当时国际上主要TFT企业带来很大压力,他们纷纷改变了对中国技术封锁的态度,开始在中国建设高世代线的项目。

Part 5

饱受争议的股价与圈钱模式

由于自建生产线投入太大,2004年底,京东方的资金链几乎断裂。

当时引进京东方落户的亦庄经济开发区没办法,只好帮助京东方拿到了7.4亿美元贷款和28亿人民币借款,暂缓破产危机。

但2005年、2006年京东方的境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分别亏损了15.87亿、17.71亿。

那些喊着支持民族工业,支持民族科技发展的银行迅速抽贷,证监会甚至怀疑京东方财务造假,京东方变成了*ST东方。

当时亦庄经济开发区有点懵,京东方迫不得已将政府的28亿借款“债转股”。为了活下去,京东方甚至卖掉了冠捷股份、卖掉了从现代买的生产线,差点把5代线剥离出去。

危急时刻,面板价格复苏了!

在亏损期间,得益于京东方咬牙提升产能和质量,其5代线的开工率和良率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面板价格复苏后一个月就实现了扭亏。

三星反过来采购了京东方的面板,这给了京东方很大的信心。

亦庄经济开发区也因此因祸得福,京东方的5代线每年可以上缴10多亿税收,上游配套企业每年上缴近30亿的税,而且依托京东方的龙头企业产业集聚效应,带动了当地各个方面的投资。

在京东方盈利后,股价上涨了近5倍,亦庄经济开发区随手卖掉一部分这笔被迫“债转股”的京东方股份,就套现了50多亿。

所以得知京东方要扩大生产线,筹备建厂时,深圳找上门,成都也找上门。

2008年3月总投资34亿的成都4.5代线正式开工,不到一个月,合肥政府直接找上门,希望京东方能够在合肥建一条高世代线(6代及以上),在上门前合肥甚至直接把地址都选好了,而且深圳给啥合肥就给啥只多不少。为了京东方,合肥承诺出资60亿,如果增发不成功保底90亿,为此甚至把地铁项目都暂停了。

后来深圳再来谈,条件更加诱人,但因为与合肥的君子协定在前,京东方也不好反悔。

京东方如此受欢迎,不止是因为它代表着高新技术产业方向,而且在就业、产业、税收等各个方面,都是提升政绩的好渠道。

但正是这种模式,使得京东方陷入了舆论漩涡,被无数人痛骂是“圈钱”扩张模式。截止2019年2月底,京东方在A股募资8次,累计募资金额排在A股第11,累计募集资金与累计分红资金差额706亿,排在A股第三,股民的不满可想而知。

曾因战略失误频临破产,非议中坚守26年,与三星硬碰硬市值超千亿

当然,纵有非议,京东方的前进脚步仍然不会停下,其半导体发明专利挺近全球前三,2018年新增专利申请量9585件,其中发明专利超90%,累计可使用专利超过7万件。

2018年京东方甚至开始为苹果iPad以及MacBook供应显示屏,并且是中国唯一一家为苹果提供显示屏的公司。

企业成败,出身并非决定因素,市场不看背景,但找到符合自己定位的园区,打通上下游资源,好过单打独斗。

参考资料:神速筹、东方财富网行情、芯智讯、半导体投资联盟、股票数据猫、证券日报、人工智能学家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