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流失日本的第一国宝——鸿胪井石刻,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鸿胪井石刻被发现后,中国多次与日本交涉,希望能将此石归还。

“在历史长河之中,世界各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一些文化精品虽因为战争流失各地,但战争结束后理应归还到属于它的土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战争与流失宝物的归属问题,联合国早已经有过规定。而事实上,在归还他国宝物的问题上,不少国家却置若罔闻,一意孤行。

一块石头,被日军盗走100年,老人追讨20载,日本:这是日本国宝

太宗接见使臣图

中国流失日本的第一国宝——鸿胪井石刻,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鸿胪井石刻,是一块10多立方米的驼形石头。大唐开元二年(714年),当时统辖东北三省的渤海国向大唐皇帝称臣。唐玄宗李隆基派出鸿胪卿崔䜣前往渤海慰劳渤海王,并在旅顺的黄金山下用一块大石头刻字纪念。

崔䜣在石头上刻了“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䜣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共29个字,其中的“口”因为字迹模式遗失,原意已经难以查清。但正是这块大石头,成为了东北归入中华,融入中国的最直接证据,堪称活地契。

一块石头,被日军盗走100年,老人追讨20载,日本:这是日本国宝

大唐帝国版图

岁月流转,光阴飞度。转眼千年已过,中国却已经羸弱不堪。1905年7月,占领旅顺的日军发现了这一千年古碑。7月14日,日本海军部长松村直臣派出间谍内藤湖前去查探。

1908年10月,内藤湖带领日本海军前往黄金山。日军用大锤、钢钎等将鸿胪井大石整块从山体山凿下,又用船悄悄运回旅顺内的日本海军司令部。时任日本海军司令的富冈定恭接收了这件宝物,随后为了掩人耳目又在盗走石刻的地方立了一块碑代替。

一块石头,被日军盗走100年,老人追讨20载,日本:这是日本国宝

鸿胪井石刻遗址

富冈定恭盗得鸿胪井石刻后,将其运到日本,亲手送到了上司日本海军大臣斋藤实的手上。一直以来,学界都认为日军盗走鸿胪井石刻是蓄谋已久,日本海军大臣斋藤实是幕后黑手。

1910年4月,斋藤实将鸿胪井石刻送给日本明治天皇。明治天皇对此物爱不释手,每每看着鸿胪井石刻,摸着厚实的石头,便联想到了辽阔和富饶无比的东北黑土地,明治天皇下令将其作为传家之宝代代相传。

一块石头,被日军盗走100年,老人追讨20载,日本:这是日本国宝

明治天皇

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国宝被人肆意掠夺,却无力讨要。1945年8月,经过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之后,日本终于被打败,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有大批被掠夺的宝物归还了中国,但由于这一件被藏入深宫,一直不为人所知。

直到1967年5月,日本学者渡边谅得到天皇召见。渡边进入皇宫后,在建安府的前院见到了这块鸿胪井石碑。渡边因此写了《鸿胪井考》一文,文章发布之后中国学者才知道了这一国宝的下落。

一块石头,被日军盗走100年,老人追讨20载,日本:这是日本国宝

日本皇宫

鸿胪井石刻被发现后,中国多次与日本交涉,希望能将此石归还。日本皇室声称,“此物留在日本已经传了数代人,如今已成为日本国宝,断无归还中国的理由。”

数十年来,中国一直没有放弃追讨鸿胪井石刻的努力。在民间,著名教授王仁富从1994年起便开始组建团队研究鸿胪井石刻,并且通过各种努力多次向日本讨要国宝。

一块石头,被日军盗走100年,老人追讨20载,日本:这是日本国宝

王仁富教授

在长达20年的索要之路上,王仁富付出了无数心血,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到日本索宝。20多年来,王仁富写出了45万余字的研究文章,为索还国宝前后奔走数百次。王仁富曾请求能否进入日本皇宫研究鸿胪井石刻,但日本方面以皇宫不对外人开放为由拒绝。

2011年,王仁富还为日本皇宫的内务长官羽毛田信吾写信,询问鸿胪井石刻在地震中的情况。羽毛田信吾回信告诉王仁富,鸿胪井石刻并未受到地震影响,感谢中国对石刻的关心。

一块石头,被日军盗走100年,老人追讨20载,日本:这是日本国宝

藏于日本深宫的鸿胪井石刻

如今,鸿胪井石刻依然深锁日本皇宫。一百多年过去了,鸿胪石刻仍未回归。这一记录着中国百年耻辱的国宝,何时才能够回归故土?这是我们心中的痛。

参考文献:《唐代鸿胪井石刻流落日本始末》、《鸿胪井石刻考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