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背景

昨晚,多名网友告诉我重庆市某接种门诊涉嫌将五联疫苗偷梁换柱,很多家长聚集在接种门诊门口,当地出动了大量警察维持秩序。经过一夜发酵,一些信息浮出水面,我先来把目前掌握的情况梳理一遍:

信息主要来源于医信妇儿频道的报导,如下:

五联疫苗,被偷梁换柱了么?

一位细心的妈妈在涉事接种门诊给宝宝接种第1剂五联疫苗时,看到接种医生使用五联疫苗包装中拆出的标配注射器(蓝色针筒)进行接种。

这位妈妈去涉事接种门诊给宝宝接种第2剂五联疫苗时,她发现接种医生没有使用标配的注射器,而是用了普通注射器(透明针筒)。她问医生何故,医生表示标配注射器被污染了。

宝宝接种第3剂五联疫苗时,这位妈妈去了重庆妇幼保健院。妇保院护士告诉她,标配注射器被污染的可能性非常小。

这位妈妈又到涉事接种门诊观察其他孩子如何接种五联疫苗。她发现有的孩子使用包装盒里的标配注射器,有的孩子使用普通注射器。她质疑接种医生时,医生又说是标配注射器污染了。经质疑后,接种医生放弃使用普通注射器,改用标配注射器。在场家长报警后,涉事医生离开了现场。

之后有消息称,涉事接种门诊进货的五联疫苗数量少于接种数量。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情况,并承诺会尽快向群众公布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

五联疫苗,被偷梁换柱了么?

二、事件分析

我的判断:五联疫苗被掉包可能性很大。

理由如下:

①标配注射器反复被污染一说不成立

五联疫苗,被偷梁换柱了么?

上图是五联疫苗的原始包装,包括一支标配的注射器和一支疫苗瓶,全部封装在密封的塑料包装内,注射器针头有针帽保护。注射器内预装了液体剂型的白百破疫苗和脊灰疫苗,疫苗瓶内是冻干粉剂的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涉事医生所称的标配注射器被污染的情况,只可能发生在取出注射器并卸下针帽后。这时,如果注射器掉在地上或是针管针头碰到了其他物品,才能说其被污染,否则我很难想像出来注射器是如何被污染的。

退一步说,如果真的发生了注射器被污染的情况,也可以对针筒和针头进行消毒,并挤掉一小部分可能受污染的疫苗液,不需要用其他注射器来替代。我很难想像,如何把标配注射器里的疫苗液转移到其他注射器内(这个过程污染概率可能更高)。

宝妈作为旁观者,在涉事门诊观察到有一些孩子使用普通注射器接种五联疫苗。接种医生都将其解释为“标配注射器被污染了”,这个解释实在苍白无力。戴针帽的注射器,怎么那么容易被污染呢?

补充说明:上图中的五联疫苗,产于2010年。其注射器针筒上的贴纸为白色,该事件中的五联疫苗注射器针筒上贴纸为蓝色。生产企业何时更换的针筒贴纸包装,这个我不清楚。所以,不能泛泛地认为“如果自己孩子接种五联疫苗的针筒不是蓝色的,就一定是被掉包了”。

②当事医生的表现

当被家长质疑给孩子打的五联疫苗是否假疫苗时,当事医生未做正面回应,选择了回避。

如果真的只是注射器被污染,医生完全可以告知家长疫苗是真的,没有必要选择回避。

③疫苗账目

已有消息说涉事接种门诊五联疫苗进货数量和接种数量差距较大,这个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五联疫苗的入库数量很容易查清楚,但如果涉事医生有意做手脚,把接种数量调查清楚,有一定的难度。

接种门诊内部,涉事医生可以通过虚假登记的方式,隐瞒五联疫苗接种记录。但是,孩子的接种证上肯定会登记在五联疫苗栏目里,如果漏登记或错误登记,家长很容易发现。所以,要调查清楚到底登记接种了多少剂五联疫苗,需要联系该门诊可能接种过五联疫苗的孩子,逐一核实其接种证上是否有五联疫苗接种记录,并汇总剂次数。

④接种门诊的日常管理

有网友提供给我一份涉事接种门诊在接种证上登记的接种记录,缺少了生产企业、疫苗批号和接种医生签字,见下图。

接种证是法定证件,接种记录具有法律效应。接种疫苗后,按要求填写接种记录是最基本的工作要求。该接种门诊能填出如此不规范的接种记录,足以证明接种门诊平时疏于管理,对疫苗做手脚也并非难以理解。

上级疾控中心是否对该门诊进行了认真的督导,我也表示怀疑。

三、你能怎么做?

在涉事接种门诊接种了五联疫苗的孩子,我建议等待调查结果。一定要明确到底接种的是什么东西,再决定是否需要补种。涉事的家长们可以联合起来,推选1~2位信得过的人做代表,与调查组进行沟通,并尝试是否能参与调查。

为了尽量避免类似事件,我建议你在接种时注意以下4点:

①接种前的登记

关注本次接种哪些疫苗,自费疫苗选择什么厂家。查看接种证上接种记录页预登记的内容是否准确,是否有缺项:包括疫苗种类、接种日期、生产厂家、疫苗批号、接种单位。

②接种前的核对

接种医生应该根据接种记录页登记的内容从冰箱里取用疫苗。此时,接种医生应该将疫苗实物与登记内容进行核对,保证一致。如果接种医生没有执行这个核对环节,你应该提醒医生核对。

有时登记的疫苗批号可能用完了,实际接种了另一个批号,就需要修改已登记的批号。

③注意疫苗包装和取用情况

自费疫苗一般为单支单剂次包装(狂犬病疫苗除外),免费疫苗50%以上已做到单支单剂次或多支单剂次包装,也有不少是单支多剂次包装(卡介苗、流脑A群多糖疫苗、液体剂型脊灰减活疫苗、白破疫苗)。

单支单剂次:指每支疫苗只接种1人,一盒内只有1支疫苗。这种疫苗一般会封装在密封的塑料包装或铝箔包装内。接种医生应该做到从冰箱内取出疫苗盒,当着你的面撕开塑料或铝箔,取出疫苗进行抽吸操作。

多支单剂次:指每支疫苗只接种1人,但一盒内有多支疫苗,目前有乙肝疫苗、白百破疫苗、流脑AC多糖疫苗等。这种疫苗,接种医生可能直接从冰箱里拿出单支疫苗进行抽吸操作。这种单支疫苗有2种包装工艺:一种是安瓿,需要用手扳断安瓿的玻璃瓶颈;一种是西林瓶,需要摘下顶部的塑料瓶盖(如下图):

五联疫苗,被偷梁换柱了么?

这种西林瓶的塑料瓶盖摘下后无法再安装上去。你应该注意,接种医生手上的西林瓶是否有塑料瓶盖,摘下瓶盖时是否有扳断的声音。

单支多剂次:指一支疫苗要供多人接种使用。限于各种因素,我国还有一些免费疫苗做成了单支多剂次。这种疫苗没啥可注意的,还好都是免费疫苗,不至于被换包。

④索要疫苗包装盒

你拿到疫苗包装盒后,就可以将盒子上的生产企业、疫苗批号等信息与登记的接种记录进行核对,还可以查看疫苗是否在有效期内。

绝大多数疫苗包装盒上还有一个20位数字的药品监管码,你可以使用一个叫【药品管家】的官方手机APP扫描药品监管码,查询该疫苗的基础信息和流向信息。其查询结果如下图:

五联疫苗,被偷梁换柱了么?

对于多支单剂次和单支多剂次包装的疫苗,接种医生没法把单份包装盒和说明书给所有人,你可以用手机拍摄包装盒和说明书。

四、结语

五联疫苗是否真的被调包了?我很希望最后证明是我错了,那只是一个误会。

但不管怎样,我提到的那些注意事项,都有助于提高预防接种的规范性。所有预防接种专业人员,应该主动关注并做好这些细节,让我们的预防接种服务做到无懈可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