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期内生病,为什么保险公司不赔钱?

经常有用户问深蓝君:刚买完保险,就在等待期内体检出异常,对保单会不会有影响?

比如说,在等待期查出甲状腺结节,以后要是得了甲状腺癌,保险公司会拒赔吗?

其实关于等待期出险,不同险种、不同条款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今天深蓝君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保险等待期。

主要内容如下:

  • 等待期出险,一定不赔吗?
  • 等待期出险,保险还有效吗?
  • 买保险,要不要关注等待期?

    一、等待期出险,保险赔不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买到手的东西马上就能使用,但保险却有点不一样,很多产品都会设置“等待期”。

    等待期内生病,为什么保险公司不赔钱?

    1、等待期是什么?有什么用?

    简单来说,在等待期内出险,保险公司是不会理赔的。

    之所以要设置等待期,主要是预防恶意骗保和带病投保。在《骗保,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一文中,深蓝君也分享过一些骗保案例。

    那等待期一般是多长呢?不同险种略有差异:

  • 重疾险、寿险:一般是 90 - 180 天
  • 医疗险:基本都是 30 天
  • 意外险:没有等待期,保单生效就能保障

    除此之外,像百万医疗险这种一年期产品,如果第二年成功续保,通常也是没有等待期的。

    2、等待期出险,保险一定不赔?

    我们所说的等待期,都是相对疾病而言。但意外是无法事前预测的,如果在等待期内发生意外,是可以正常理赔的。

    比如说,小 A 投保了一份 50 万的重疾险,等待期是 90 天。在第 10 天发生交通意外,导致双腿截肢,这种情况就符合重疾险中"多个肢体缺失"的理赔条件。

    等待期内生病,为什么保险公司不赔钱?

    因此无论是意外险,还是重疾险、医疗险、定期寿险,在等待期内因意外导致出险,都可以获得理赔。

    二、等待期生病,重疾险能赔吗?

    正常情况下,买完保险就在等待期内生病,这种概率是很小的。但万一真的这么不幸,重疾险还能不能赔?

    情况1:等待期内确诊

    如果在等期待内确诊重疾,不管事前是否知道自己患病,这种情况都无法理赔。

    情况2:等待期发病,等待期后确诊

    但假如在等待期内查出问题,等待期后才确诊重疾,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往往会引起理赔纠纷。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① 投保重疾险

    2018.11.14 :高女士为儿子投保了平安爱满分重疾险,在 2019.2.12 前为等待期。

    ② 等待期内发病

    2019.2.5:被保人因反复发烧到医院检查治疗

    ③ 等待期后确诊重疾

    2019.2.21:医院出具证明,确诊“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

    等待期内生病,为什么保险公司不赔钱?

    高女士儿子的情况,正好属于“等待期内发病,等待期后确诊”。对于不同的保险条款,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赔结果。

    条款类型 1:只审核确诊时间,可以理赔

    以高女士投保的平安爱满分为例,条款是这样写的:

    在等待期后,被保人经医院 确诊初次发生 重大疾病,我们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

    可以看到,这类条款只关注确诊时间,即便在等待期内发病也可以理赔,案例中的高女士最终也拿到了理赔金。

    除了平安爱满分,市场上很多热销产品也是这种条款,例如:复星备哆分 1 号、妈咪保贝、瑞泰瑞盈等。

    条款类型 2:审核发病时间,不能理赔

    还有一类要审核发病时间,条款的写法会有点不一样。例如:

    在等待期后,被保人 首次发病,并经医院确诊首次患有重大疾病,我们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

    如果高女士的重疾险是这种条款,就无法获得理赔。

    等待期内生病,为什么保险公司不赔钱?

    深蓝君也查看了市面上的热销产品,友邦全佑惠享 2019、天安健康源增强版 2019、百年康惠保旗舰版 等都是这类条款。

    毫无疑问,条款 1 比条款 2 对消费者更加有利,但也并不是说一定要买条款 1 的产品。

    毕竟,等待期只是挑选保险的一个小细节。相比而言,保障齐全、性价比高更加重要。

    而且很多人都是“裸奔”了二三十年才想到要买保险,这个时候才来纠结几个月的等待期,个人觉得有点吹毛求疵了。

    三、等待期出险,保险就白买了?

    假如真的很不幸,在等待期内就出险了,那我们的保单是不是就作废了呢?下面我们分不同险种来看看:

    1、重疾险出险,保单有影响吗?

    在等待期内发生重疾,几乎所有产品都会终止合同并退还保费。但如果是 轻症、中症,一般会有三种处理方式:

  • 整份合同结束:大多数产品会终止合同,并退还保费。例如康惠保旗舰版、好医保终身重疾等。
  • 附加险结束:以慧馨安、瑞盈为例,轻症都是以附加险投保的。如果在等待期发生轻症,只有附加险会失效,主险的重疾还是继续保障的。
  • 合同继续:这种情况是最好的,只有等待期内发现的疾病不提供保障,其他几十种疾病继续有效,比如复星备哆分 1 号、泰康惠健康等。

    同样深蓝君也不认为,这是挑选一款重疾险的核心因素,但我们做到心里有数还是好的。

    等待期内生病,为什么保险公司不赔钱?

    2、其他险种出险,保单怎么办?

    相对于重疾而言,其他几个险种的处理方式会简单直接一点。

  • 医疗险:等待期内生病无法理赔,但保单还是有效的。等待期后再发生的其他疾病,那就可以理赔。
  • 定期寿险:等待期内因病身故,合同会结束,因为人已经不在了,无法继续保障。
  • 意外险:本来就没有等待期,合同生效后出险,就能拿到理赔金。

    总的来说,等待期出险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事前了解清楚,也可以避免日后产生理赔纠纷,大家适当关注就好了。

    四、等待期,这些误区要知道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念,有些人对等待期满不在乎,但也有些人会过分紧张,常常就会陷入一些误区。

    误区 1:等待期不能去医院?

    有人买完保险后,明明身体不舒服,却为了撑过等待期,强忍着不去医院。

    老实说,深蓝君能理解这种想法,但我们要知道,身体健康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千万不要为了一份保险,而耽误了治病的时机。

    等待期内生病,为什么保险公司不赔钱?

    另一方面,如果你没有不舒服,只想做些常规检查,那就建议在等待期后再去。要不然在等待期内查出来疾病,有可能会拿不到理赔,这些在前面已经讲过了。

    误区 2:等待期得了病,也要健康告知?

    也有一些朋友,投保时完全符合健康告知,但是在等待期内却发生了告知中的疾病,这种情况需要告诉保险公司吗?

    实际上,健康告知只是投保时的要求。只要购买时符合告知,即使等待期内发生告知中的疾病,我们也没有义务告诉保险公司。

    但如果这个疾病和重疾有关联,那就有可能对日后理赔产生影响,具体可以参考文章第二段的分析。

    假如你还不知道如何进行健康告知,也可以看看《一篇文章,掌握健康告知全部技巧》这篇文章。

    五、写在最后

    保险是一份融合了金融、医学和法律知识的合同,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理解的门槛非常高。

    但等待期的设置,并不是要故意刁难我们。相反,等待期可以把一些带病投保、恶意骗保的理赔排除在外,这样保险公司也可以给我们更优惠的价格。

    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等待期对我们还是有利的。

    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用,也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