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召开联合部署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

一直以来,“保健”市场顽疾难治,无数家庭深受其害,小则损失点钱财,重则人命也搭了进去,且受害群体均以老年人为主。尽管媒体多次曝光,监管部门多次出手也未能根治,整肃“保健”市场乱象尤为迫切。

江阴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96个单位被查 企业负责人签承诺书

为切实整治“保健”市场乱象,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江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了《江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方案》,并召开了百日行动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分局根据行动方案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扰乱市场秩序、欺诈消费者等各类违法行为。务必集中查办、曝光一批违法典型案件,形成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保健”市场乱象,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江阴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96个单位被查 企业负责人签承诺书

市场监管局各分局立即成立“保健”市场百日行动工作组,对各辖区进行全面摸排和宣传发动。执法大队会同澄北分局、澄南分局对市区两家保健医疗器械以及保健食品经营户进行了检查,检查中发现某医疗器械经营户的经营场所内有涉嫌违法广告,市场监管局将根据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江阴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96个单位被查 企业负责人签承诺书

江阴市场监管局共摸排梳理出96个单位,包含保健食品、保健日用品、医疗器械等“保健”行业种类,有体验店形式、会销形式等。

各分局工作人员要求辖区内医疗器械体验店张贴相关的《消费提示》、《商家承诺》,并要求企业负责人在《商家承诺》上进行承诺签名。针对春节年关部分单位暂停营业的情况,各分局将会作为重点单位,在后续的监管中持续加强检查。

江阴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96个单位被查 企业负责人签承诺书

江阴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96个单位被查 企业负责人签承诺书

江阴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96个单位被查 企业负责人签承诺书

重点查看经营资质、索证索票,并向老年人发放了宣传材料,引导他们理性消费,帮助消费者识别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常用的“九大套路”,保护自身权益。杜绝出现不符合条例规定的营销制度与直销经营行为。

江阴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96个单位被查 企业负责人签承诺书

江阴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96个单位被查 企业负责人签承诺书

江阴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96个单位被查 企业负责人签承诺书

检查是否存在虚假宣传保健品疗效、组织虚假宣传行为;以普通食品冒称保健品的行为;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价格违法行为;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消费者合理要求等行为,杜绝出现不符合条例规定的营销制度与直销经营行为。

江阴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96个单位被查 企业负责人签承诺书

江阴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96个单位被查 企业负责人签承诺书

江阴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96个单位被查 企业负责人签承诺书

江阴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96个单位被查 企业负责人签承诺书

“保健”市场乱象有哪些?

1、假专家

保健品公司以名医或专家义诊的形式开展免费咨询或义诊活动,通过发传单、免费送药等形式吸引老年人听“权威专家”的健康知识讲座。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名医”、“专家”或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健康隐患,借机推销保健品或医疗器械。

2、假疗效

保健品并不是药品,但保健品销售商往往会大肆宣传保健品的疗效,模糊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让老年人误以为自己买的是药品。有些保健品甚至被吹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权健就有多款产品涉嫌夸大宣传被立案调查。

3、假科技

一些保健品往往打出“高科技、专利产品、绿色环保”等旗号,吸引老年人;或请名人、明星打广告暗示保健品有神奇的保健功效,有的列举了疗效神奇的案例,甚至在宣传单上印着“中国医师协会”、“中国保健协会”、“著名医院”授权等字样,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其实,这些神奇的保健品往往就是普通保健品,也可能是冒牌货。权健的负离子磁卫生巾和按摩鞋垫就被批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4、假亲近

保健品销售商投其所好,极尽所能地拉近与老人的情感距离,主动上门陪老人拉家常、做家务,甚至赠送小礼品,实际目的打动老年人买保健品。

5、假体验

一些兜售保健品的商家通过开展免费听课、免费体检、免费试用、免费参观、免费旅游等活动,用小恩小惠引诱老年人上当,通过讲课对老年人进行“洗脑”,最后忽悠老年人花重金购买保健品和保健器械。甚至还有以高价购买保健品可以投资入股为由诈骗老年人钱财。

如何预防保健品骗局?

1、打好预防针

子女平时要多关心老人的生活问题,多宣传安全教育,有意识地将报纸上、电视上看到的诈骗案例告诉老人,让他们对保健品诈骗手段有所了解,有所防范。

2、多关心老人

很多骗子利用子女对老人关心不够,大打亲情牌。老人们因孤独,容易被骗子的甜言蜜语哄得心甘情愿把钱掏出去。子女应常回家陪陪老人,有事没事多打电话陪他们聊聊天。

3、把钱存银行

让老人把钱存银行而不是放在家里,最好由子女帮忙存储,密码也由子女设置。假使骗子成功骗到老人的信任,想要取钱还是要联系子女。子女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阻止老人落入陷阱。

4、不要听信“托儿”的话

老年人年纪大了,身体出现毛病在所难免,但千万不要听信一些陌生人的话,比如某某神医专治疑难杂症,某某神药包治百病。一定要相信科学,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子女,去正规医院检查。子女也应多关心老人健康,定期带老人检查身体。

5、对待广告宣传要谨慎

谨慎看待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作用,不要轻信药店、商场、超市里所谓“专家”的夸大宣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