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到10月28日,将迎来第六届乌镇戏剧节。昨天,乌镇戏剧节组委会首先公布了青年竞演的命题、规则,并且正式启动青年竞演和嘉年华报名。

  “青年竞演”单元历来就是中国戏剧培养新人新作的舞台,比如话剧《大鸡》的导演陈明昊就是在这里“一战成名”的。那么,今年的“作文题”是什么?

  前五届命题的“三元素”首次有了变化,不再是以往的三件道具,而变成三个“词”,分别为:形容词、名词、动词。

  什么意思?三个词如上述顺序排列并形成完整的一句话或一部剧名,词的内容由参赛者自行确定,但参赛者在所递交的作品中,必须让评委能够感受到三个词所带来的逻辑和创意。举个例子,“红楼梦”,就符合这个要求——“红”是形容词,“楼”是名词,“梦”是动词。

  另外,参赛者可使用由组委会提供的简单桌椅,但不得自行制作或携带其他道具。参赛作品必须为依照该题目创作且演出时间不超过30分钟的舞台戏剧作品,若创作方在现有创作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则该作品第一次公开演出的时间必须在2017年6月1日之后。也就是说,今年青竞首次提出接受“现有创作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即日起至2018年7月31日,世界各地的青年舞台戏剧创作者便可登录乌镇戏剧节官方网站(www.wuzhenfestival.com)进行报名。乌镇戏剧节初评委将于8月31日公布成功入围的18部作品名单。之后所有入围作品将在乌镇戏剧节期间参与两至三场公开演出进行初赛,6-8部剧目进入决赛,最后由赖声川、黄磊、田沁鑫、史航、周黎明评出获奖作品。

  此外,五年来近7000场次的古镇嘉年华的报名通道也在昨天启动。届时,上百组艺人表演团体将以西栅景区的木屋、石桥、巷陌甚至摇橹船为舞台进行表演,即日起可登录乌镇戏剧节官方网站报名。 本报记者 马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