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中国西部广袤的戈壁、荒漠成了外国探险家们的乐园,无数的“探险队”、“考察队”前仆后继的前往新疆进行考察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曾经到过新疆地区的“探险队”、“考察队”多达数十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人斯塔因。

1906年,斯坦因在新疆发现了尼雅遗址,并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盗挖,发现了很多汉代的竹简,这些竹简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简牍文物的第一次发现。后来斯坦因又在敦煌莫高窟、酒泉等地盗走了大量的竹简,这些出土的竹简在史学界被称为“敦煌汉简”。

1700年前,一盗墓贼挖出十车“天书”,考古专家:与《史记》齐名

虽然“敦煌汉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它在“出土的古代竹简”中并非最伟大的发现,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晋朝时期,就曾有过一次惊天动地的“天书”出土,《晋书·束皙传》对出土过程做了详细的记载。

公元279年(西晋咸宁五年),在今天河南省卫辉市的汲县,一个名叫不准(fǒubiāo)的盗墓贼趁着夜色挖开了一座战国魏国诸侯的墓葬,他本以为墓中一定是金银满地,可进入墓室之后,才发现根本没有任何金银财宝,相反墓室中摆满了一捆一捆的竹简,上面的文字像一个个“小蝌蚪”,根本看不懂。

1700年前,一盗墓贼挖出十车“天书”,考古专家:与《史记》齐名

这些沉重的竹简对于盗墓贼来说一文不值,为了照明他甚至捡了几捆竹简生火,在确定墓中并无其他随葬品之后,盗墓贼爬出墓室扬长而去。后来事情败露,当地官府抓住了盗墓贼,在他的指引下,官府在墓室中一共清理出了十大车的竹简。

面对这些写满蝌蚪文的“天书”,当地官府不敢怠慢,立刻将事情禀告了朝廷。晋武帝司马炎听说之后非常重视,为了弄清这些古书的来历和内容,他特意派当时晋国最出色的两个人才中书监荀勖(xù)和中书令和峤前往汲郡,对古书进行翻译,并调查弄清墓主人的身份。

1700年前,一盗墓贼挖出十车“天书”,考古专家:与《史记》齐名

荀勖两人来到现场之后,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才解开了竹简上面的“蝌蚪篆”,这是一种流行于战国时期的文字。除去被盗墓贼烧掉的一小部分,经过整理出土的竹简一共75篇,内容文字超过10余万,记载了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超过89位帝王,以及1847年的历史。

竹简上的内容让荀勖两人非常激动,虽然西晋距离春秋战国不过数百年,但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春秋战国之前的大部分古书、典籍都被焚毁,所以从汉朝开始,文人学者就开始找寻先秦的古籍。

1700年前,一盗墓贼挖出十车“天书”,考古专家:与《史记》齐名

而这次出土的竹简,书写的年代很早,所以保存了大量的先秦史料,就连司马迁的《史记》都无法与它比拟,因为这些竹简是唯一留存的逃过秦始皇焚书事件的编年通史。除了记载1847年的历史纪年,竹简上还记载有《易经》《公孙段》《国语》《名》《缴书》《大历》《穆天子传》等大批失传的古书。

1700年前,一盗墓贼挖出十车“天书”,考古专家:与《史记》齐名

这批竹简因为发现于汲郡的墓葬中,因此被称为“汲冢竹书”。现在史学界将它与汉武帝时从孔子旧宅发现《尚书》、殷墟发现甲骨文、敦煌发现藏经洞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但是从西晋发现“汲冢竹书”至今的1700年间,这批竹简又不断丢失损坏,因此现在流传的根据“汲冢竹书”编写的《竹书纪年》只是当年发现的竹简中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晋书·束皙传》、《竹书纪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