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皮色是大自然赐予和田玉的美丽外衣,从目前而言,和田玉的皮色有:黄皮、枣红皮、秋梨皮、洒金皮等等。

想要鉴别真皮还是假皮,首先要先明白,真皮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性?

1、和田玉的皮微透明,手摩挲有油脂感

了解和田玉籽料的成因,就知道和田玉籽料呈浑圆状,外表有厚薄不一的皮壳,颜色常有枣红皮、秋梨皮等。浑圆状的籽料,皮色必然是全包裹的,巧雕、人工开门子和分割成小块的除外。皮呈微透明、亮亮的有油脂光泽,放很久没盘玩的籽料,用手摩挲有油脂感一下就会出来。

2、皮色自然天成

籽料在河床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上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由浅至深。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很喜人,抢眼而不碍眼,并且,色泽随岁月增进愈显亲和力。

3、颜色层次一定有过渡

由于籽料的皮色是在原砾石表面慢慢形成的,是风化和水的解析作用以及大、小气候循环制约等因素共同制造的,是分阶段的,所以颜色沁入玉内有层次感,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且呈渐变过渡状。

4、皮色一般没有打磨,那么皮色上一定有毛孔

石皮由于形成璞玉的特殊围岩条件以及透闪石矿物的纤维交织结构,这类籽料尽管已风化磨砺为浑圆状,但是其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砂眼”,呈毛毡状,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出--留皮的籽料皮上没有打磨,那么皮色上一定有天然毛孔!

5、有好皮一般没好肉,有皮有好肉的一般也不白

大家喜欢的枣红皮是极其少的长在白肉上的,大红皮碰白肉的几率也是相当的少的,一般来说,枣红皮闪青肉的会比较多,如果料质细腻的话,皮色聚集会为上品的(下面我会解说聚皮和肉质的关系),大红皮雷同。 所以对和田带皮色籽料不要过于挑剔,不要一味追求过白的料,要不让碰上的会是假皮或俄籽料。

6、带真皮的籽料脂粉差不了

相对来说,我还是喜欢脂粉好点,最好能带着真皮的青白籽料的~作为新疆和田玉,质地的油脂密度这一点更加体现在青白籽料上。

7、如今市场皮色基本都加强,真皮好料不容易

现在的撒金一般是点状的金色或带金色都称为撒金,也许是老撒金不多见了就要加强,从源头新疆产地开始,如今市场皮色基本都加强,所以大家接受也相对宽容了很多,很难见到特别好的皮色,虎皮的肉一般花的比较多,黑皮和油烟皮的肉一般很少白,但是是非常细腻的,黑皮出白肉的几率也很低的,一般黑皮白肉价值就会很高,但是高不过红皮白肉的,因为产量的关系,物以稀为贵,这句话用在籽料上一点都不过分的!

再知道真皮的和田玉情况下,再让大家看看,假皮是什么样的,这样大家就能对和田玉皮色鉴别有一个数了。

这种皮色给人总的感觉很不舒服,在皮色的过渡上很不自然,这种皮色看的多了也没有什么问题。一般都能分辨出来,这种皮色千万不要和别人轻易打赌哦。

当然假皮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料用同一种颜色会做出不同的效果。从这几张图片上很容易分辩出真假来,但也有很多料做的真假难分,对于这种皮色,拿不准的建议大家还是少碰为好。

下面这块料是二次上皮,原本料上带有一些皮色,但人为的又给上了一层假皮,我们看一下第三张图图,原石子料本身是白肉带黑点,但加上皮色之后即变成了红皮下的黑点,给人的感觉很真,实为假皮一种,这种皮色可以蒙不少的行家。

下面这些料是高档料,皮色很漂亮,还是中间透肉,两头带皮的假皮料,皮色的色调完全一样,制作手法上也稍微复杂一点,但这种皮色在做好之后,还要经过人工的长期的盘玩,才能形成现在的这种皮色,大眼一看是真假难分,这种皮色的料价格极高。首先这种情况的料从形状上料形上还是料的润度上都很不错。但错就错在了皮色。

看完假皮我们再看看这些不真不假的皮吧,这种皮色也是我们最常见的假皮色,如玩的时间久了,皮色也就越来越淡。的确是真假难分了,但可以这么说,这种皮色95%为假皮。如果你想赌剩下的5%你也可以试试!!!

不同的假皮我们可以不同的对待,比如下面有些料,因料形好,肉质佳,皮色也很淡的,我们对这种料的皮色,可以对皮色采取不用计较的办法来对待。也是很值得收的料。毕竟收的是料不是皮。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戈壁为,第一张图片为人工做的假戈壁料,图片可能看不清楚,但仔细看有人工加工的痕迹,也就是刀痕。这要仔细的看,再往后看后面的三张图为真戈壁料,但要多仔细的看图或实物,实物在手会更清楚一点。

无论是假皮假子料,还是假戈壁料,在形式或是方式方法上做假的程度不同并且多种多样,我这里只是列举一二,在实际情况中假的会有成千上万种的形式。所以说要多看实物,或细看图片,从中来慢慢的领会,这方面的知识要有一定的积累时间,不可操之过急。

如需鉴别,欢迎加我QQ/微信(645460283),不收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