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许多游客在宁波市鄞州公园湖西侧看到工人正在繁忙地种植沉水植物——矮生苦草。

“为了美化内河环境,改善内河水质,一个月前,我们已完成鄞州区区府环河南段6500平方米的‘水下森林’的打造。”鄞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内河处工作人员黄丽洁告诉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近期,该区城管工作人员还将重点开展鄞州公园湖40000平方米的“水下森林”的补种工作,并将在21天时间里全部完工。”

记者从鄞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内河处了解到,所谓的“水下森林”,是指通过种植矮生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金鱼藻、蓖齿眼子菜、伊乐藻等沉水植物,在水底构建一个能够吸收湖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又可供小鱼小虾栖息,螺丝繁衍的生态系统。同时,通过构筑水下生态链,使水里的植物、动物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证水下食物链的平衡,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像人一样会呼吸、能呼吸,水体变得更清澈。

“水下森林”由于其根系在底泥,能吸收水里和泥里的污染物,净化效果较种植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更为彻底,能够有效促进河道的自净和循环。然而,这种治理手段并不是万能的,它在种植区域的选择上,条件比较严苛,一般适合公园里的景观河或者景观湖这种相对封闭,河水流速较慢的河道。

在河底种植沉水植物,程序比起陆地种植花草要复杂很多。“总体施工流程大概可分为:沙包坝堰建设排降水河底地形整理河道土质改良水生植物种植蓄水、水质调控生态围隔安装坝堰拆除。像鄞州公园湖的沉水植物补种工作,目前已进入的是水生植物种植这一阶段。”黄丽洁告诉记者,“在施工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需时刻调控水质,保证河水的透明度和水位高度。一旦遇到污水排入的情况,沉水植物便可能不能存活;或河内鱼类较多,将未完全生根的沉水植物连根拱起,那么不仅起不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不及时打捞、腐烂的植物还可能进一步破坏水质。这种因外源污染或河内鱼类较多而导致‘水下森林’大面积死亡的情况在院士公园河、鄞州公园湖都曾发生过。”

据了解,为了给内河的良好水质提供有效保障,鄞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于2014年在院士公园河尝试打造了60000平方米的“水下森林”,又于2015年在鄞州公园湖打造了40000平方米“水下森林”。相关数据显示,得益于“水下森林”的治水成果,院士公园从劣Ⅴ类上升到了Ⅱ类,其中氨氮和总磷两项指标更是明显下降,分别达到了Ⅰ类水Ⅱ类水的标准,高锰酸钾指数达Ⅱ类。鄞州公园湖从劣Ⅴ类上升到了Ⅱ类,其中氨氮和总磷两项指标更是明显下降,分别达到了Ⅱ类水Ⅱ类水的标准,高锰酸钾指数达Ⅱ类。

记者看到,这两处的河水透明度起码达到1.5米左右,清澈见底。实践证明,“水下森林”建立起了河底治污生态链,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恢复河道自然生态系统,很好地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

当记者再次来到院士公园河时发现,河道水面上成片的睡莲绿意盎然,而水面之下清澈见底,河底植物随波荡漾,舞动着舒展的茎叶,小鱼儿不时在水草间嬉戏,美不胜收。

黄丽洁表示,院士公园河是最早探索打造“水下森林”的河道,也是效果最为明显的。他们在建设这一“水下森林”时,在品种的选择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最终确定下既可以改善水质又可以打造一片茂密的水下森林的矮生苦草,用于营造除景观上视觉上都清澈见底的效果。

目前,除了院士公园河、鄞州公园湖,以及区府环河,鄞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在付家耷河、院士公园二期景观湖、黄鹂河、下张河都人工种植了沉水植物形成了“水下森林”景观,种植的品种主要涉及矮生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金鱼藻、蓖齿眼子菜、伊乐藻等等。

(本文图片由包静琴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