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临其境》第二季开播评分下跌,嘉宾争议是原因之一

一年前,湖南卫视的《声临其境》开播,以“声音”作为核心元素,通过三轮比拼考验演员的台词功底和配音水平,很快成为综艺类黑马。

《声临其境》的成功在于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揭示了影视行业的部分幕后环节,将配音呈现在舞台上。从播出后的讨论来看,观众开始了解拟音师这个工种,以往只知道一些影视都由配音演员完成后期配音,但目睹专业演员用多变的声音塑造不同人物,能够感受到非常直接的魅力。

而在嘉宾选择方面,赵立新、周一围、朱亚文等嘉宾也用鲜活的配音表演打破了观众的预期。相比 2017 年年底开播的《演员的诞生》的 5.4 分,《声临其境》第一季最终得到 8.2 分的豆瓣评分,在国内原创综艺中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声临其境》第二季开播评分下跌,嘉宾争议是原因之一

不过,今年 1 月回归的第二季刚刚播出 2 期,虽然第一期收视率也过了 1,但总体好评度远不如第一季。2 月 1 日晚上的第 2 期播出后,《声临其境》第二季的豆瓣评分持续下跌,从第 1 期播出后的 6.8 分及格分跌到了 5.5 分(2 月 3 日早晨)。

尽管整体配置其实有所升级,有着更大牌的明星和更华丽的舞台设计,但相比起第一季时给观众带来的惊喜,第二季的配音节目绝对算不上好看。第一期播出后的不到 7 分还能归咎于嘉宾表现比较普通、节目剪辑不够好。

引起更大争议的是第二期的嘉宾迪丽热巴。观众认为她的表现要归功于更有表现力的配音选段、更多的戏份和镜头剪辑,但最后却拿到了当期的第一的“比赛结果”,与真实实力不符,这引发大量观众的不满,并因此在豆瓣给出了许多 1 星评价。

《声临其境》第二季开播评分下跌,嘉宾争议是原因之一

在某种程度上,选择迪丽热巴其实违背了《声临其境》播出的初衷。第一季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就是节目组不追求流量明星,导演徐晴曾经公开讲过选择标准:“在邀请嘉宾时,注重的不是知名度,而是遵循表演创作本身的规律……配音表演相当具有专业度,不是那些只有流量、没有才华的明星能够玩转的。”

但不追求流量明星,在当时也是一种成本上的考量。作为一档新生综艺,《声临其境》第一季还在尝试阶段,流量明星意味着高昂的片酬和试错成本。有了第一季的成功,第二季又投入了更大成本,势必要求更多的回报,选择流量明星是为了新观众和更高的收视率。

邀请迪丽热巴对节目组来说其实是个相对谨慎和稳妥的决定,她确实在《跑男》中展现过模仿声音的才能,但当她出现在《声临其境》的舞台上时,节目原本的受众和明星粉丝出现了错位,喜欢她的粉丝之前不看《声临其境》,但因为她去看了第二期节目,而本身是这档节目的观众却因有迪丽热巴选择不看这一期。

从节目组的立场来看,选择粉丝多、忠实度高的明星肯定有收视方面的考虑,但它势必是把双刃剑。原有观众想要看实力派演员,但偶像派明星才能带来更多新鲜血液和热度,这会是《声临其境》接下来需要仔细衡量的问题。

不过从目前公布的嘉宾名单(秦海璐、万茜、赵忠祥、倪萍等)来看,基本还是延续了第一季的稳妥风格。

题图来自豆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