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意见稿明确了该平台司机送还失物要收取合理费用,终结无偿归还乘客失物的“免费午餐”。在这些纠纷里,拾金者往往认为自己花了时间精力来归还失物,失主应该给一些补偿费。

6月13日,国内一网约车平台在线上公布了关于“有偿还失物”的征求意见稿,却惹来不少网友质疑。到底该拾金不昧还是拾金有偿,你怎么看呢?

网约车平台拟有偿还失物惹争议

近日,某大型网约车平台称,为进一步优化平台协助乘客寻找遗失物品的流程与机制,公示《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征求意见与建议。

意见稿明确了该平台司机送还失物要收取合理费用,终结无偿归还乘客失物的“免费午餐”。让司机有偿还失物不仅有规可依,也让司机有底气与乘客送还失物“讨价还价”,不至于做好事而自身受到损失。

网约车平台拟有偿还失物招质疑,拾金不昧成本该谁担?

此意见稿一出,立马引来了网友热议。其中,有不少网友对此不太认可,觉得这样有违“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甚至还认为该平台是变着花样圈乘客的钱。

也有网友认为,“可以给一些油费,但是好处费不能硬性要求,应该由乘客自愿”,不然乘客心里会不舒服。

甚至还有一些想法比较极端的网友,觉得有偿还失物的行为,是“这个时代病了,做什么都要钱”“不敢苟同,道德沦丧”“拾金不昧这个美德恐怕以后会消失了”。

当然,也还是有网友支持这个规定,但是希望价格要合理,不能漫天收费。

拾金者与失主易发生纠纷

拾金不昧在我国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为何该平台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要有偿归还失物?

该平台的数据显示,平台每个月帮用户找“遗失物”高达9万件。说明每个月都有9万次,司机为了归还乘客的失物,付出时间、精力甚至金钱。毕竟,车一跑就要用油用电,归还失物的路上,司机也没办法接单赚钱。

现实中,拾金不昧所付出的时间、精力或钱财等成本和损失,究竟由谁来承担,往往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在这些纠纷里,拾金者往往认为自己花了时间精力来归还失物,失主应该给一些补偿费;而一些失主偏偏认为自己被要挟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很不是滋味。

网约车平台拟有偿还失物招质疑,拾金不昧成本该谁担?

在2018年12月,一名男子去湖南长沙出差乘坐出租车时,将手机落在车上。他联系司机,却被告知需要给100元才能送。他支付100元后拿回手机,但觉得不甘心,于是发帖曝光了司机,指责司机并没有想象中好。

另外,因为如今并无有偿归还失物的具体法律法规可以参考,拾金者索要报酬有时会漫天开价。在2015年8月,一名男子将自己的钱包遗落在了一家房屋中介店铺,但当他找到该中介负责人时,对方却要求他给3000元钱的“受累费”,才能拿回自己的钱包。

拾金不昧的成本谁来担?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不昧”真的意味着必须“无偿”吗?

网约车司机乃至其他捡到失物的人,如果拾金不昧还不图任何回报,也不索要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这当然是值得称赞的君子行为。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由于乘客自身过错遗失物品,司机在保管和送还失物等过程中必定会造成误工、油费等一些损失,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就可能影响到司机送还物品的积极性。

即使《物权法》规定,拾得人有归还拾得物的义务。但请注意,归还绝不等同于无偿送还;从职业义务角度说,司机也仅仅被要求“将乘客遗失物上交公司招领”。

网约车平台拟有偿还失物招质疑,拾金不昧成本该谁担?

更何况,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不是拿来捆绑别人的。你既然犯了错误将物品不小心落下,凭什么还要道德绑架要求别人拾金不昧,为你的错误买单呢?这毕竟是你自己的问题。自己犯错自己承担,这是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的道理。

退一步说,如果你不想承担归还失物的费用,那就请在下车之前保管好随身物品。毕竟,网约车司机又不是无偿快递员,他们只要正常服务好每一笔接送乘客的订单就行了,没有义务还要无偿运送物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