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什么?

他们是“人之模范也”,

他们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

怀揣着苦干实干巧干的精气神,

他们敬重学问、关爱学生、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他们怀有美好的

教育理想、教育情怀和教育担当。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教师,

好老师就在我们身边。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听其言、信其道、效其行。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足以渗透内心,雕刻灵魂。辛苦了,老师!

他们很平凡,平凡得像尘埃,激不起一点波澜;他们默默无闻,不争不抢;他们又当爹又当娘,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一待就是数十年;在遇到危险时,他们像老鹰护小鸡一样护着孩子……这些在农村工作的老师们,坚守似乎成了他们的使命,但他们却对自己的家人充满着愧疚。

坚守人物:唐明华

坚守时间:23年

感悟:真的很感谢妻子的宽容,就算责备,也是轻轻带过,让我有了坚守的力量。

10年前的那场强降雪,

他步行四小时一一把学生送回家

23年,8300余天,是唐明华对四明山区教育毫无保留的深情;来回两个半小时的车程,他总是风雨无阻。

“对山区的老师来说,日子最难过的时候就是遇到极端天气的时候。”说起自己的23年,唐明华忍不住感慨,“山区一到冬天,气温骤降,时常有强降雪。孩子回不了家,就只能在学校,最长的时候在学校要住上一个月。”于是,给孩子洗澡、洗头、弄吃的,这些活都落在老师们的头上。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08年临近期末的那次强降雪,可谓百年一遇。”唐明华说,“当时我在四明山镇初级中学,学校的储备物资只够师生撑四五天,与主管部门商量后,果断决定提早放假。”为照顾城区的教师,作为学校的校长,他让其他老师护送附近的学生,自己带着另外两位老师护送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到离学校最远的村庄。

“当时雪积得很厚,车子根本没法开,我们只能步行。”为了让孩子们走得顺畅,老师们会提前去撒盐,让雪尽快融化。唐明华手机里还保存着一张照片,是当时一位老师用手机拍的,虽然有些模糊,却定格了那个瞬间。一走就是四个小时,等他把学生一个个送到家时,天已经暗下来了,他的衣服、鞋子全部湿透了,而自己却浑然不知。

穿梭在余姚城区和四明山之间,

他对妻儿充满内疚

2013年那年的水灾,余姚受灾非常严重,学校同样被洪水淹没,一楼的水淹到1米多高,唐明华和同事们花了两三个小时才把一些电脑设备抢救出来。

那几天,台风造成通讯中断,他也没有顾得上和妻儿联系。等大水退去,他赶回余姚,才知道,自己的妻儿已经困在房子里数日,靠过年时所储备的冻肉维持生活。

事实上,这23年,唐明华穿梭在余姚城区和四明山之间,内心一直对妻儿十分愧疚。

“妻子也是老师,教初中数学,一直担任班主任,教学任务其实挺重的。她要上班,还要带一个孩子。家里老人,也是她照顾多一点。说真的,挺辛苦的。我在山区,平时都是周五下午回家,然后周日下午回来上班。作为管理者,为了让其他老师安心在学校住宿,我也一直住在学校。”唐明华说,“为了补偿孩子,要是周五没其他工作上的事情,我总是会去学校接儿子放学,看到儿子欢呼雀跃的样子,我会感觉特别开心;但是周日我要回山,儿子总是无奈地冲着我笑,我又感觉特别心酸。”

唐明华说:“这些年,真的很感谢妻子的宽容,就算责备,也是轻轻带过,让我有了坚守的力量。”

曾有很多跳出山区的机会,

但一想到离开就万分不舍

和所有的山区教师一样,唐明华教过语文,也教过数学;教过体育,也教过美术;上过单式班,也上过复式班,在山区里的小学、初中、成人学校都任过教。23年里,在走上管理岗位之前他一直担任班主任,仅一周课时就有17节,工作之余还需处理学生管理工作,白天是老师,晚上是“保姆”,他像一个陀螺,从早转到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