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中对日本的记载是这样的,“日本在东海之东,古称倭奴国,或云恶其旧名,故改名为日本”。后来有人考证,其实“倭国”这个词是来源于汉代,在公元57年的时候,日本南部很多小岛的岛主,向汉王朝朝贡,想让汉王朝风自己为王,当时是光武帝时期,于是便封日本南部岛国的岛主为倭奴王,后来到了唐代,才有了日本这样的称呼。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日本民族已经自立门户了。到了元朝,日本有了很好的发展。都知道忽必烈远征欧亚,可因为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忽必烈一直没有渡海征服日本的念头。但忽必烈派了很多的使臣东渡日本,很多使臣因为大风巨浪没有完成使命。令人痛恨的时,即使使臣到了日本,日本人也不买账,明确表示不称臣不朝贡。

  既然谈的不好那就开打吧,于是在公元1274年的时候,元朝开始了第一次远征日本,这一次元朝出动了近千艘战舰,加上作战人员和水手有仅五万人。这次战争元朝派出了蒙古人忻都,当时的高丽人洪茶丘,他们分别任正、副元帅,然而这支庞大的军队刚刚占领两座小岛后,元军就不了了之的退兵了。

  元朝政府心有不甘,于是在公元1281年的时候,开始了对日第二次战争,这一次战争元朝出动了十万多人进攻日本。这一次把日本人吓坏了。全国上下都开始在海边建筑高墙。可是,这一次远征日本更加诡异,海上突然起了大风,元朝还没有登陆就全军覆没了。

  这时候,我们或许会想到,是上天在护佑日本,总是起大风。但是,从当时元朝戏曲作家的诗词中我们发现了另一种线索,元军的全军覆没或许还另有他因。这位戏曲作家就是当时的白朴,他在诗词中写到了“薏苡又何冤”。这句话很值得研究,“薏苡”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植物,有很强的医药功效。

  这种植物最早在《后汉书》中就有所记载,薏苡除了是一种植物以外,还有一个典故,当时的马援远征越南的时候,他在返回途中,满载了一车的薏苡,想用这种植物来医治士兵们长期跋涉带来的伤痛,也希望在自己的国家可以种植这种植物。可是,随军的很多大臣却说马援将军是载了一车的金银珠宝。

  因此,我们从白朴的诗词中不难看出,元朝军队中也有着很多居心叵测,用心不良的家伙。他们肆意诬告,让很多军官士兵不和,这就为远征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后来,元朝统治者也有远征日本的想法,可是我们国家历来的优越感又出来搞怪了,很多大臣都认为日本蕞尔小国不值得大费周折去征伐,让他自生自灭好了,再加上元朝是马背上的民族,不适合在汪洋大海上作战,于是征伐日本最后也没有成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