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为了表示关注,特意向做教师的同学打电话,说上些祝福的话语。谁知,他们只是淡淡的回应,没什么,别以为有个教师节就了不起,教师的真实状况你应该清楚的。话语不多,给人感觉却是相当的凄凄惨惨,让人心里不是特别的舒服。

不过,我真的能理解。对于教师这个行业,我真的是爱恨交织。我的祖辈都是教师,尤其到父亲时,他对这个职业的爱惜度能超越他的生命。遗憾的是,在那个荒诞的年代,带有地主和教师双重标签的他,经常被拉出去游街批斗,就连亲兄弟也会毫不留情的参与,信誓旦旦的表示,要与他彻底的划清界限。

再坚强的人也经受不起如此这般的折腾,父亲选择死亡的道路。幸好苍天有眼,都是被及时发现。慢慢的,父亲开始面对现实,内心默默祈祷,总会过去的,总会好起来的。平反后,父亲更是高兴,过去的全然忘记,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把太多的时间都留在学校和学生的身上。

基于此,对教师职业,我们兄妹是没有任何的兴趣。父亲却严厉的说,不管怎么着,至少得有个接班人。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我头上。我原本报考的是园林学校,父亲通过关系把我的志愿偷偷给修改成师范院校。待到生米煮成熟饭,我很窝火,提出不去上学。父亲不讲任何情面,不上就滚蛋。

70年代初期的孩子还是比较老实厚道的,离家出走更是办不到。所以,纵然内心万千不甘,我还是踏入了师范学校的大门。想不到的是,我尚未学业有成,父亲却重病缠身。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加抵触,暗下决心,就算是毕业,也绝不去当老师。

得知我的想法,父亲很是伤心,喃喃自语,儿大不由爹,管不住了,到了我这,竟然要改门风了,愧对列祖列宗啊。我毕业那年,父亲伴随着漫天的柳絮撒手人寰。这下,我彻底成为脱缰的野马,开始不顾母亲和亲人,以及同学的劝说,去追寻属于自己热爱的行业。

到了现在,我有不少的同学都成为优秀教师,有的还成为一校之长,算是混的风生水起。而我,却在京城漂泊。逢年过节聚会,他们总是很惋惜,认为凭我当年的成绩,要是走上三尺讲台,也会有傲人的业绩。可是,我没有丝毫的懊悔。年龄不小了,对很多事情看得开。对错不谈,关键要开心。

当然,他们也有苦衷,说,现在的老师很难,孩子不好管,家长不好惹,挺窝火的。其实,这点是很多人难以预料到的。老师与学生,还有家长的冲突俨然成为复杂的社会问题,与医患没有太大的区别。家长认为老师不顾师德,和商贾走同样的路子,把教育学生当做敛钱的手段,有的甚至去祸害孩子。

这话没毛病。这两天,网络的热点就是,家长在讨论,教师节如何给老师送礼,送什么样的礼才合适。这样的场面确实很悲哀。都知道,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健康幸福的成长,从而担负起延续国家和民族兴旺的重责,原本是羞于谈钱的。但眼前却形成了见钱眼开的局面。

不单公开收受礼物,还有的更龌龊。课堂上原本该讲的不讲,偏偏以补课方式完成,变相的让学生拿钱才能听到,相当的缺德。提到这点,同学就不高兴,反驳道,别以为教师很了不起,说什么享受公务员的待遇,能真的相比较吗?我们也是有家小的人,吃喝拉撒谁给解决,站着说话不腰疼。

的确,与有权的公务人员相比,人家的隐性收入都非常可观。再者,看似提出重视教育,但依旧有不少的地方拖欠教师工资,对教育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直接推动教师的惰性,甚至道德滑坡。况且,以往的教师没有什么太大的行政功名压力,现在呢,要评职称,发论文等等,谁还有心思尽职尽责搞教育。

所以说,老师的兴衰是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导致而成,破解混乱局面同样得从根子上下手。否则,就算优秀的老师也会被边缘化,或者随波逐流,逐渐的泛滥。尊师重教,不能成为泛泛之谈,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也只有老师成为心无他用的园丁,我们每个人才能真正的安心。(文/孙新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