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第六届中国多式联运合作与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秉承“合作与发展”的脉络,围绕“新时代、调结构、换动能”的主线,旨在通过实践案例的分享,加快多式联运创新成果转化的进程,使多式联运成为物流业降本增效和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引擎。

大会现场。

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洪义介绍,多式联运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顶层设计不断强化,产业实践不断升温,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他强调,多式联运已经从一种高效的运输方式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方向转变,成为物流发展的头号工程。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带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服务交通强国建设”的讲话,并在会上介绍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内容,着重强调为实现调整运输结构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实施6大行动,将推进多式联运作为调整运输结构的下一个攻坚战。

国家铁路局副局长苏全利强调了多式联运对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的促进作用,突出了多式联运低运输能耗和运输成本优势。他表示,国家铁路局将全方位推进多式联运,促进铁路货运发展相关措施的落地,将加快铁路多式联运法规建设,推进铁路多式联运建设规划,制定铁路多式联运发展政策,促进运输技术装备创新,加强铁路多式联运安全监管,强化国际铁路合作,进一步发挥铁路多式联运骨干所用,加快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

海关总署监管司处长李华东认为标准化是多式联运发展的重点,能有效促进多式联运规则统一、运单统一、装备统一,实现相关节点有机结合,提高通关效率。同时,积极呼吁与会嘉宾携手努力,积极回馈海关多式联运监管办法征求意见,共同推动多式联运发展!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在会上强调,多式联运带动经济动能转换,应以物流通道为引擎,发展通道经济,建立物流产业集群。她提出多式联运发展的架构,明确政府部门和多式联运企业在多式联运发展规程中的职责。同时强调多式联运发展应该以“工程技术+管理技术”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程序创新带动多式联运的系统创新。

此外,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海平在会上介绍中车创新开发的空轨智能集疏运系统,引发了与会观众的强烈反响。据介绍,该空轨智能集疏运系统包含轨道组成、货运动车、转接模块、模块控制、供电系统和信息模块等六大系统组成,适用于港口、铁路场站、公路场站之间的集装箱转运,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物流园区内部集装箱转运。空轨系统相对于传统的集疏运方式,具有开辟空中通道,全电驱动、节能环保,无人驾驶,占地面积小、施工期短,可单行、可编组、运输效率高,投资费用不高,运力相对较高等优势。

空轨智能集疏运系统

来源:中国水运报

作者:杨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