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于8月6日首发于“我是腾腾爸”手机微信同名公众号——微信搜索“我是腾腾爸”并加关注,阅读先人一步!

财报阅读没有那么难(1)——初识报表与企业(点击阅读)

财报阅读没有那么难(2)——五看资产负债表(点击阅读)

今天的文章,我们介绍如何快速而有效地阅读利润表。

在切入主题之前,腾腾爸先为财报小白们普及一下利润表的基本逻辑框架。

一、利润表的基本框架

表面上,利润表是由一堆科目和一堆数字堆砌而成的,看起来有些杂乱无章。实际上它有着一套非常清晰简单的逻辑结构,展示了从营业收入到营业利润、到税前利润再到净利润的全过程。

也就是说,它是为我们描述企业利润产生的全过程的一张表。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问题,我制作了一张利润表的框架简表如下——

上述简表包含着如下几条层层推进的公式:

(1)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并加减投资收益、汇兑收益等杂项)=营业利润;

(2)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即所谓的税前利润);

(3)利润总额-所得税费=净利润;

(4)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综合收益总额;

(5)归母净利润/股东股数=每股收益。

用文字描述的话,就是净利润和每股收益产生的全过程:企业的总营收,减去营业的总本,得到的就是企业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加减上与营业活动无关的其他收入和支出,就得到了税前利润,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税前利润——与营业活动无关的收入和支出应该好理解,比如政府的补助、来自社会上的捐赠等,或者企业对外的捐赠、行政罚款等,这些项目都能形成收入或支出,但很明显,与营业活动无关,所以被定义为营业外收入或支出;得到利润总额后,再扣掉企业的所得税,就得到了市场和投资者都非常关心的净利润——但我们看的是一张合并报表,所以净利润中包含着归母净利和少数股东权益两个部分;如果企业有对外投资,这些投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还有可能带来企业利润的调整与变化,这部分变化的内容,被称后其他综合收益,一般的生产性企业这部分变动是不会大的,所以平时关注较少——净利润迭加上这部分损益之后,得到的结果被称为“综合收益总额”;根据归母净利润和股东股数等数据,就可推算了每股收益——每股收益计算出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市场报出的每股股价,为企业进行估值了。

总体上可以说,从营收到净利的过程,就是层层罗列和剥离相关费用的过程。这个过程说起来有点儿复杂,其实在大的框架上很简单。把上述五个公式熟记于心,净利的产生过程就自然明白清楚了。

从(2)到(5),每个环节的科目都比较少,通过科目名称就能理解得出科目的内容,相对复杂一点的,是从(1)到(2)——因为营业总成本项下的名录相对较多,需要我们关注的点也多。

为了重点说明,我把从营业收入到营业利润的过程,列详表如下:

营业总成本中,主要包含着表格中列示的9项科目,其中前五项,即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是任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产生的费用,我们可以称之为“必然费用”。

从第6项到第9项,即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汇兑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在经营过程中,要么不一定产生,要么产生的大小数额不定,所以不是必然产生的费用,我们可以称之为“或然费用”。这几个项目,如果是正数时,是增加利润的,负数时才减少利润。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重要的概念——核心利润——即:营业总收入减去必然费用,得到的利润值。

公式为:总营收-必然费用=总营收-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核心利润

核心利润,是由张新民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提出和推广的一个概念,其背后的支撑理念是:企业核心的经营业务,应该带来核心的经营利润,核心的经营利润会才是经营性现金流产生的根源。通过公式我们可以看到,核心利润,是排除了企业一切非经营性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利润。因为排除了一切与经营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影响因素,所以核心利润,是观察和分析企业经营活动质量的一个上佳指标。

我认为这个分析很有道理,所以把核心利润的概念纳入到了自己的财报阅读与分析的体系中去。从我个人的实践看,有效,实用。所以推荐给大家——请朋友们,先记住“核心利润”的概念。

在核心利润之前,还有一个毛利润的概念,在通常的阅读和分析财报中,会经常性地使用到——所谓毛利润,就是用总营收仅仅减去营业成本所得到的利润。举个例子:我们10块钱进来一双袜子,15块钱卖掉,15-10=5,这5块钱就是所谓的毛利润。毛利润和净利润还差着十万八千里,比如运费、房租费、水电费、所得税、人工费等都还没有扣除。但毛利能最直观地体现出企业经营产品的竞争力——毛利除以营收得到的百分比率,我们称之为毛利率,毛利率越高,说明企业产品的创利能力越强。比如大家熟知的贵州茅台,毛利率可以高达90%以上,这就充分说明了产品的竞争力。

在核心利润之后,包括营业利润之后的任何一个能影响最后净利润波动的项目,畸高畸低,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一番。

这段话是告诉你,看利润表,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观察和分析的重点,即核心利润之外,任何一个项目的过大、造成净利润大增或大减,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因为核心利润之下的费用或收入,都带有一定的“或然性”,既然是或然的,就是不可持续的——尤其是突然变化而增加净利润的时候,就有粉饰报表的可能。

综上,看利润表,我们主要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查看有无利润产生——有营收无利润,是一件糟糕的事情,排雷;

2、计算出核心利润——核心利润不仅能表现出企业的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还在下一步检验利润质量上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点,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讲);

3、查看“或然项目”有无异常,并寻找到这种异常的原——所有非持续性增加企业净利润的行为,都值得我们好好检验和审视一番。

介绍完基本知识,我们下面进入实战演练。

二、劲嘉股份的利润表分析

劲嘉股份2017年财报的利润表如下:

因为其他综合收益净值数额仅以万计,我们关注的又是净利润的生成及其质量,所以报表我只统计制作到净利润生成。

面对这张合并利润表,腾腾爸的分析如下:

1、营收由2016年的27.77亿,上升到2017年29.45亿,升幅6.05%;

净利润由2016年的6.38亿,上升到2017年的6.73亿,升幅5.49%。

给人什么印象呢?

(1)营收和净利都在增长,但增长不大;

(2)营收和净利的增长趋势一致,似乎在从营收向净利演化的过程中,没有异常的指标发生。

不论怎么样,我们可以得出的放心结论是:劲嘉近两年的营收,实现了正的净利润。

2、核心利润=营收-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9.45-16.46-0.42-1.05-3.91-0.10=7.51亿;

核心利润/营业利润=7.51/7.89=0.95;

核心利润/净利润=7.51/6.73=1.12。

后边的两道计算,说明劲嘉2017年的经营中,95%的营业利润是由核心利润贡献的,而净利润则绝对由核心利润贡献。

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利润表中的其他“或然项目”没有明显的影响——这是好的现象。

3、根据从营收到净利润的“生成”流程,从上到下走一遍,重点检查“或然项目”——重点检查四个方面:有无重大资产减值情况,有无重大投资收益情况,有无重大资产处置情况,有无重大的营业外收支情况。

如果有,请做两方面的工作:

(1)把同类项目与去年乃至更之前的数字作对比,确定是否有生成的“必然性”,是否与经营特点有关,从而确定其合理性;

(2)用财报自带的搜索功能,搜索相关项目,追查附注明细,根据查询到的情况,再作具体的分析和判断。

通常地说,资本结构中投资类资产占比重的企业,投资收益的数字相对占比会大一些,比如雅戈尔,投资收益经常与核心利润相近,甚至超越,这和它独有的经营和盈利模式相配。

除此之外,以经营性资产为主的企业,核心利润是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产生主源,其他项目比重过大,都可视为有调节财报的嫌疑。

当然,我们分析查看的劲嘉股份在上述四个方面,都数值很小,在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中的占比很小。

所以,没有继续深究的必要。

至此,劲嘉股份的利润表就被我们生吞活剥完了。

三、小结

利润表完整地展示和从营业收入到净利润的“生成”过程,展示了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费用和收入情况。这是利润表制作的逻辑基础。

所以依据这个逻辑基础,我们可以详细分析利润生成过程中的异常数值,从中发现企业有无调节或粉饰业绩数据的事实,从而帮助我们判断企业经营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引出了“核心利润”的概念。通过核心利润与营业利润及净利润的占比,可以分析企业的经营质量。同时,核心利润还可以与下节内容相结合,帮助我们分析企业的利润质量。

利润表是市场和投资者较为关注的一张表,因此也是企业财报造假的重灾区。企业的利润是否真实存在,是否为调节后的表象数字,这是投资者必须深究的问题。

另外,需要格外强调的一点是:哪怕企业的利润确如财报所示,未经调节,且都是由核心利润转化而来,也并不意味着企业就真赚到了钱。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下一节,我们谈现金流量表,答案可在下篇文章中找!

好看吗?还想继续看吗?

——微信搜索“我是腾腾爸”并加关注,阅读先人一步!

$中国平安(SH601318)$ $雅戈尔(SH600177)$ $兴业银行(SH601166)$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