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

白酒又名烧酒、白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大部分的人都喜欢喝酒,无论是风靡了大街小巷的啤酒,还是在应酬中经常见到的红酒,但对于饮酒惯了的酒友来说,啤酒太过寡淡,红酒又不够畅快,只有白酒令人心醉。

酒界中有句俗话说,“酒需三分酿,七分藏”。优质白酒的特点是:“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余味悠长”,而想要酿出好的白酒,必须有适当的贮存期和储藏方法,才能使其酒体得到充分的反应,香味和口感达到最好的效果。

白酒中98%—99%的成分是乙醇和水,它们构成了白酒的主干,其它1%—2%的成分主要由微量的有机酸、酯、杂醇、醛、酮、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以及极其微量的无机化合物(固形物)等组成,它们决定了白酒的香和味,构成了白酒的典型性和风格。

储藏过程中白酒发生的变化

在适宜的储藏过程中,白酒会发生三种变化:

1、挥发作用

刚蒸馏出来的白酒,含有较多的低沸点成分,如硫化氢、硫醇、丙烯醛、游离氨等,使白酒带有强烈的新酒臭和刺激感。在储藏过程中,这些低沸点物质分子不断扩散和挥发,从而降低白酒入口的刺激性,使酒体变得成熟、柔和。

2、分子间缔合

乙醇和水都是极性分子,相互之间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储藏过程中,乙醇分子的活性会随着时间降低,酒体分子间相互进行缔合与重排,口感会变得绵软柔和。

3、化学变化

新酒中的某些分子不太稳定,在储藏过程中酒体发生某些化学反应。醇类物质与有机酸能发生酯化反应,使白酒中的酯类物质种类和含量增多,增加香气。空气中的氧与酒液接触,可缓慢氧化酒中的醇类等物质,促进酯类生成,使酒产生老熟醇厚的口感。

决定白酒品质的三大要素

人们常说:“酒越陈越好。”其实这话不全对。白酒的储藏是白酒制造的过程中必不少的一道工序,而真正决定酒品质的储藏工艺有三大要素:时间、容器、环境。

1、时间

白酒一般没有保质期,但并不是所有的白酒存放时间越久越好。普通香型的白酒到5年以后,口味变淡,香味变弱。

对于浓香型白酒陈酿2~3年便可以达到很好的品质,存放时间过久对酒质并没有好处,还会增加酒精的挥发损失。然而酱香型白酒却是越陈越好,原因是酱香型白酒的特点是香气柔和优雅,回味绵长,隔夜留香和空杯留香。

2、容器

贮存白酒的容器材质与贮存白酒的质量有密切的相关性。我国白酒企业的贮存容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陶土容器(陶坛)

陶坛坯胎结构比较粗糙,吸水率大,周身存在许多气孔,空气中的氧易进入陶坛中,促使酒体内氧化反应加速进行。

此外,陶坛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金属离子在贮酒的过程中溶于酒中,对白酒的老熟有促进作用。新蒸馏的酒辛辣、冲、暴香并有糠糟味,老熟可以去杂增香,减少新酒的刺激、燥辣,使酒的口味协调醇厚。

最大的缺点是机械强度和防震能力极弱,常因受到碰撞后,或破裂,或形成内伤, 后者在外观上不易察觉,容易出现漏酒。

(2)血料容器

用荆条或竹蔑编成筐,或用木箱、水泥池内壁糊有猪血料作为传统贮酒容器之一。

所谓血料,是用猪血和石灰调制成一种可塑性的蛋白胶质盐,遇酒精即形成半渗透的薄膜。其特征是水能渗透而酒精不能渗透。对酒精含量为30%以上的酒有良好的防漏作用,称为“酒海”。

最大缺点,用这种容器贮存酒时间一久,一般会使酒变色,由无色变成微黄色,而且血料还易损坏,需要经常检查和修补。

(3)金属容器

铝罐是早期贮酒容器之一。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酒中的有机酸对铝有腐蚀作用并产生混浊沉淀。后来酒企开始使用不锈钢大罐。不锈钢大罐结构稳定,不会影响储存白酒的质量,但不锈钢大罐的造价较高。经不锈钢贮存的优质白酒与传统陶坛贮存酒相比,口味不及陶坛酒醇厚。

(4)水泥池容器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制成水泥池,内壁贴面有桑皮纸猪血贴面,陶瓷板贴面,玻璃板贴面,环氧树脂或过氯乙烯涂料。水泥池壁厚一般在15cm—25cm左右,墙体用防渗漏材料制成。

3、环境

在酒厂的酒库中,白酒的贮存环境始终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传统的酒库有地上和地下两种。

地上酒库,室温随季节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酒中的硫化氢、硫醇、硫醚等挥发性硫化物杂味物质挥发较快,但同时也造成酒中香味成分的挥发耗损,原酒中乙醇也有蒸发、损耗。当室温低时,酒中香味成分挥发慢,但酒的老熟速度也会放慢。

地下酒库,温度、湿度相对恒定,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比较小,地温一般维持在9 度—22度之间。在这样的温度下,可起到除去新酒味的老熟作用。而原酒中有益的香味物质能较好地保存,并且乙醇损耗少。酒中醇、酸、酯、醛、金属离子等微量成分之间的缔合,进行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能够自然平缓进行,经过长时间贮存后,酒体更加细腻、丰满、醇厚。

酒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水和酒精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包括:高级醇、甲醇、多元醇、醛类、羧酸、酯类、酸类,含氮化合物等。这些决定酒的质量的成分往往含量很低,约占1%~2%,但种类很多,目前已经检测出过千种,同时其含量的配比非常重要,对白酒的质量与风味却有着极大的影响。酒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水和酒精是其主要成分,约占白酒总含量的98%以上,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包括:高级醇、甲醇、多元醇、醛类、羧酸、酯类、酸类等。这些决定酒的质量的成分往往含量很低,约占 1%~ 2%,但种类很多,特别是传统工艺生产的白酒,同时其含量的配比非常重要,对白酒的质量与风味却有着极大的影响。

里面还有各种关白酒香味成分种类有:醇类、酯类、酸类、醛酮类化合物、缩醛类、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台物和呋喃化合物等。醇类除乙醇外,最主要的是异戊醇、异丁醇和正丙醇,在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正丁醇,属于醇甜和助香剂的主要物质来源,对形成酒的风味和促使酒体丰满、浓厚起着重要的作用;醇类也是酯类的前驱物质。

酯类是具有芳香的化合物,在各种香型白酒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形成酒体香气浓郁的主要因素,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是白酒的重要香味成分。

酸类主要是乳酸、乙酸、丁酸和己酸等有机酸类,影响白酒的口感和后味。是影响口味的主要因素。

醛酮类化合物包括乙醛、2,3-丁二酮和3-羟基丁酮等。缩醛类 乙缩醛含量最多。4-乙基愈创木酚、苯甲醛.香草醛和酪醇等芳香族化台物是酱香型白酒的重要香味成分,β-苯乙醇在豉香型白酒中含量最高,而在米香型酒中次之。

含氮化合物主要是四甲基吡嗪、三甲基吡嗪和2,6-二甲基吡嗪。呋喃化合物中以呋喃甲醛较为突出,是酱香型白酒的特征成分之一。

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兑而成的配制酒则可能种类少些

并且储存时间和储存条件也影响着微量物质的变化,正是这些不到2%微量的的物质使白酒产生了高低贵贱之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