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方在搭手时,所采取的是混元桩的姿势,丁八步,前三后七,或是前四后六,两臂胸呈抱球状,横撑竖裹,撑三抱七,两脚前后站立的位置,要自由舒展,以舒适得力为主,前手呈半握拳,后手则划圆圈,后手只起一个用前臂的中、后部位去搭对方的前臂进腕关节处,这样一搭手即处于优势,有利于单推手的技术发挥。双方前臂接触以后,向外拧转前臂,变成掌心向下,手指向前,通过点上的控制,直奔对方胸下肩下的部位,在前臂拧裹的同时,要增加点上的摩擦力,带动对方前臂使对方指向自己的指力改变方向,落在自己身体中线的侧旁,从而取消了对方对自己的威胁。

意拳单推手的技法和注意事项

意拳的单推手

(窦世明)

意拳单推手的技法和注意事项

王芗斋

通过守中用中的锻炼,不管处予什么形势,都能时刻依靠本身的均整协调保持自己:始终处于合理的待发状态。不论对方怎样进攻,都要保持自己的中线不受侵犯。在单推手,双推手的锻炼中也是如此。

推乎时做到全身得力,运用变化,始能随机发动。至于在推手时快慢虚实,与精神时机的运用,开合松紧,动静互用,以及力量的假借和分析,尚需在推手的点上研究和体验,这也就是常言的劲。

单推手,双推手时都能在点上摸劲,例如松紧矛盾,动静互根,推拉互用,遒放同一,顺力逆行,斜正互参,刚柔相济,进退吞吐,单双 轻重,都是矛盾对立统一的,非笔墨所能形容,必须通过推手时在点上的摸劲才能体会到。

王芗斋老师说, 单重不偏,双重不滞,不过分的强调单双轻重,在意拳推手中没有固定的线、固定的步法、固定的招法。有齐出独进,或是单出双回,也有左实右虚,上重下轻,也就是形不破体,意不有象,力不出尖,就是在推手中保持自己的平衡,不被对方破坏以得随时发力。

意不着象是指:不暴露自己的意图。

王芗斋老师说,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贏,在又去又回的状态中,使对方不可捉摸,处于被动的地位。

力不出尖:即力不注意一个方向,手足前伸后撤,不失掉自已所能控制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进可攻,退可守,处于自己能随心所欲的地位。

在点上究竟应该松,应该紧,这要注意当时的情况。例如对方拉我时我一松对方即可失去重心,这时松就恰到好处。发力及时就要调动全身一切能量,在一瞬间全身一紧,目的也是发挥更大的力量,也就是王芗斋老师经常教导的松松紧紧勿过正,虚虚实实互为根。所以在锻炼时,松的时候多,紧的时紧只是一瞬间。

搭手

双方在搭手时,所采取的是混元桩的姿势,丁八步,前三后七,或是前四后六,两臂胸呈抱球状,横撑竖裹,撑三抱七,两脚前后站立的位置,要自由舒展,以舒适得力为主,前手呈半握拳,后手则划圆圈,后手只起一个用前臂的中、后部位去搭对方的前臂进腕关节处,这样一搭手即处于优势,有利于单推手的技术发挥。单推虽然是半边肢体的接触,但要通过这个接触以达到控制对方整体的作用。

单推手

双方一搭手,就有了点上的较量,这个点就是双方手臂的接触,在点上是互不相让的,要保持自己的重心不受侵犯,又要不使对方手臂滑脱,既保点上的灵活反应,又随时掌握对方的动向和企图。要依靠这个点来辨别对方的虚实,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以及有无整劲的表现,这就是所谓的“听力”。在单推手中也随时要注意点上的各种变化,因成败都在这一瞬间。但无论如何我们的“点”都要指向对方的中线,以保持自己的中线不受攻击。

谁都想一搭手即可将对方击中,但不是一方情愿的。因为一搭手对方即刻迎上点的接触,而变化无穷。单推手也有划圈儿,这可以扭转对方的攻击力及寻找对方力量的空隙。双方前臂接触以后,向外拧转前臂,变成掌心向下,手指向前,通过点上的控制,直奔对方胸下肩下的部位,在前臂拧裹的同时,要增加点上的摩擦力,带动对方前臂使对方指向自己的指力改变方向,落在自己身体中线的侧旁,从而取消了对方对自己的威胁。如果对方点上没有变化,只这前臂一拧就可以用正面发力的形式将其放出。

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点上的感觉,判断出对方的意图,首先要保持住前手的撑抱力,不要松点,然后顺来势稍往下坐后胯,重心后移,同时身体与前手做反方向的运动,即前手相应做向右向外的拧裹,改变对方的指力,以螺旋对付螺旋,同时身体向左横向移动,利用整体之力破坏对方之平衡。当对方进攻失败之后,立即翻转手掌压在对方的前臂上变被动为主动,得势后马上转入反攻向对方胸部推去。

单推手怎样才能制胜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必须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

1.前手被对方控制时的变化

当前手被对方压死不可反抗时,不必用力向上托顶,可顺势将肘关节托起,手腕向里旋转,使前臂由一个腕关节在上,肘关节向下的斜面变成肘关节在上,腕关节在下的斜面,这样可将对方的压力引向斜下方,这时不管对方的力量多大也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突出的肘关节构成对对方胸部的威胁。

当对方仍想想我进攻时,我又可以乘势将手腕翻转回去,仍变成肘关节在下,腕关节在上的斜面,同时作全身的协调配合,头顶向上领,后脚蹬地重心前移,充分利用自己的体重,变被动为主动,最终将前臂压在对方的前臂上,在控制对方的基础上发起攻击。

2.身体偏倚时

在推手过程中,无论前伸后撤,都应保持身体不偏不倚,但有时被对方牵动,会造成自己暂时失去平衡,这不意味着非输不可。只要及地补救,还可以稳定局面。

例如我的前臂被对方牵动形成了超过自己身体的中线形势,这时单靠臂力是很难以挽回的。莫若就势将前臂向内侧拧转着向前伸出,将对方的指力改变方向引向自己的身体的侧部来保护自己的中线,与此同时身体向前手的同侧倒重心,仍用点指向对手的中线,这样就可以挽回失利的局面。

如果对方继续抵抗,我则可以顺势将前臂向相反方向拧转,并往回抽手,变成掌心向上的形势,用前臂和手臂形成曲折控制住对方,变被动为主动。

意拳推手不执着于脚步的固定位置。在单推手中也可以靠步法的转移来调整全身的平衡均整,再有单推手也离不开另一只手的帮助和呼应。

意拳单推手的技法和注意事项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中所选图文来源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