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着城市的气流

这里的时光被拉得迟缓又悠长

棉一东生活区

以一种慢到几乎静止的速度

重复着旧时光里的故事

地名,是一个城市的印记,见证岁月流淌和城市变迁。咱石家庄人都知道,石家庄有一连串特殊的地名:棉一、棉二、棉三、棉四……

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与我们而言,既是回忆,也是故事,是心底最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的柔软。无论结婚生子还是蹒跚老去,这些记忆都在心底盘踞着,直到有一天悄然被勾起……

最近,关于棉一东生活区拆迁的消息,铺天盖地的袭来,让我们不禁想起,曾经的那段青葱岁月。虽然具体的拆迁事宜还未商定,但不可否认的是,棉一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

棉一东生活区,记载了无数纺织人关于青春的一切!

如果说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建设是石家庄近代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那么‘一五’期间的几家棉纺企业的落户,就是石家庄腾飞的第二次大转折。

棉一就是其中的一个,1953年4月,棉一破土兴建。

棉一作为最早一批的棉纺织宿舍,聚集了天南地北的兄弟姐妹。大家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住在里面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很多人一起渡过幼儿园、小学、中学…

他们中有的在这里相识相恋,最后成为携手一生的劳动眷侣;有的从技术上的竞争对手,变为惺惺相惜的挚友;有的是师徒,慢慢建立起有如父子的感情纽带,他们都还在你身边吗?

那时候,棉一还是子弟学校,是只有“厂里人”才可以上的,而且学费是免费的,如今,现在棉一的孩子们上学,大都在公园城小学或长征街小学!不禁感慨!子弟学校不见了,曾经一起的玩伴,你们还有联系吗?

那时候的孩子们,有一种情谊叫“发小”!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在楼下喊一嗓子,整个楼栋的孩子们都会跑出来一起玩!吃着百家饭,穿着爸妈织好的衣服,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后来有了立交桥,便跑到桥下玩!

那时候,妈妈们很多都穿着工装带着白帽子回到家,那是一家子最骄傲的事情,出来进去倍儿神气!

在棉一人心里,这里承载着的不仅仅是记忆,还有一种叫作归属感的东西。

棉一总是有他特殊存在的意义,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似乎都有他们的故事。

重走棉一,这个承载了无数石家庄人记忆的地方,感慨万千。

径直走在建设大街上,路过燕风楼,再走上2、3分钟,“棉一招待所”字样的牌子就映入眼帘!

走进棉一,与外边的车水马龙相比,这里宛若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有人觉得破旧而落后,我却从这里看到生活。这里虽没有昔日的繁华,但这里真实而平淡,有着每个人的小日子!

映入眼帘的便是棉一的集市了,严格上来讲,算是早市,但还是有很多人在固定摊位上卖东西。水果、蔬菜、主食、肉制品在这里出门就能买到,就是家门口的小乐园!可以想象,生活在棉一的人们,是有多幸福!

在棉一东生活区的大街小巷闲逛,小区里头、街头巷尾,步履蹒跚的老人随处可见,有事没事就聚一起闲聊成了常态。就连逛早市,也能看到许久不见的姐妹,在街头遇见的那份开心,溢于言表!

棉一有大量天津籍的老职工,不少老人还是在用天津话交谈,走在街头,还能依稀听到天津味的地道方言!

一旁色彩鲜艳的幼儿园,与周边的斑驳相比,更加的夺目,时常见到来回踱步的老人,在此处默默的等待着自己的孙子、孙女放学!

穿梭在这里,满满的都是过去的影子,墙壁上的“共建文明家园”大字,在岁月的洗礼下,没有那么清晰了,但在棉一的那些往事如喷涌般四溢!

棉一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骏辉羽毛球馆、棉一招待所、大众浴池……,棉纺织厂的职工们,在这里出生、成长、工作、见证历史然后老去。这里不是年轻人的地盘,而是他们的养老之所。

作为石家庄棉纺织工业的长子,与西区挺拔楼宇欣欣向荣不同,棉一的东区部分表现出的更多是市井人家略带繁杂的平淡。

楼与楼之间空隙不大,老旧的电线因为长期没有干预,静静的躺在那里。

高低不齐的老旧楼,墙壁因经久不修,有些脱落。

就连涂了好多遍油漆的门上,虽一遍遍“伪装”,也不得不承认,这座屹立在石家庄60多年的小区,已经慢慢老了!

不远处,“单身公寓”字眼的告示吸引了我的注意,听说是五几年盖的,但白底红字像极了七八十年代的大字报!只是时过境迁,这里居住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走进院里,“单身公寓”字样的标识,还是随处可见,发黄的墙壁与颜色鲜亮的车辆相比,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三楼的一处阳台上,还亮着一盏灯,怕是为了前来怀念的人,在此处化解孤独的吧!

一角的爬墙虎,静静的呆在那里,也不知道是何时在这里生根发芽的,只是恍惚间觉得,曾经繁华的时候,应该很美!

随处可见的几平米的小房,放着他们平常用的杂物,现在应该很少见了吧!

不自觉走到一处老筒子楼,听说是1953年建成,苏联设计。

筒子楼里还是老式结构,三个单元,每单元两层,每层六户。家中无下水管道,共用厕所和水房。

这里的居民还是从前的生活习惯,喜欢养花,喜欢晒被子,扑面而来0的市井气息,却是令人心动的感觉!

就连小区一角随意摆放着的两辆自行车,意境也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不远处的高楼,与置身于此时的棉一相比,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格格不入,才让棉一生活区,仿佛又回到了旧时光,只是在闹市中,并没有觉得那么真实,只害怕也许就在明天,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这里的生活很慢,但却总有说不清的故事在记录着这座城的变迁,再回首,看着这里的人、物、事,留给这里的时光,穿越时空的长河,涌进脑海,用余生去怀念!

忘不了每次都排很长队的“棉一炸串”,以前是在找棉一的立交桥东南角,如今搬到燕凤楼底下,下次再来找寻儿时味道的时候,一定不要走错路~

忘不了曾经住过的那个老小区,以前觉得那里很破,知道后来才慢慢发觉最怀念的时光,还是住在棉一的时光!

忘不了家门口的信箱,那会每期订购的报纸都会看,还有时候会偷偷收到匿名的告白信,也会在这里!

忘不了,每次都偷偷的跟着妈妈去棉纺织厂上班的那段时光,虽然挨过好多次训,但如今看着敞亮的纺织集团的大门,却没有那时候的欣喜!

那会只要一下班,就自行车铃声一片,头发烫着大花,身穿布拉吉(连衣裙)的“织女”们各个漂亮的走出大门!

其实最忘不掉的还是那段岁月,那段永远不会磨灭的回忆!

走出棉一,看到繁华的路上车水马龙,有一种又回来了的小恍惚。街内依然平静如水,街外依旧繁花似锦。

有时间,就过来这里走走吧。趁着时光尚在,去附近的理发店里理个发!

起个早去棉一的早市上看看!买些喜欢的水果、小吃!感受下这里人们的热情!

约几个曾经的玩伴去附近的大众浴池洗个澡,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还热水器,但是澡池就如同一个社区八卦集散中心,谁家儿子考大学了,谁家闺女一个月挣多少钱……再真真切切的感受下那里的市井味!

再逛一逛棉一的商店!怀念小时候那会被妈妈硬拉走的瞬间!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能够唠叨自己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如今,或许我们无法阻止城市的发展,未来的棉一也许会在不久后退出历史的舞台,只是希望这座城市猛烈的发展脚步,对棉一温柔一点,再温柔一点。

希望,等有天我们老去,还能记得从前棉一,儿时最幸福的模样。

部分图片来源:太行人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