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给大多数和我一样家境一般般,凡事靠自己,智力不超群,运气也平平的普通孩子看的,如果你本身就十分出类拔萃,卓尔不凡,看到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时,可以将此文合上。

又是一年大学新生开学季,最近我的某乎上各种热门推送的问题都是什么

“大学四年应当如何度过?”“如何不虚度大学的时光”……

作为一名已经从大学毕业的“老学姐”,说实话谈到当年的大学生活我至今仍是记忆犹新 ,回顾大学的四年时光,还是觉得无比充实、美好。

我上大学都已是10年前左右了,或许现在的后生们比我们那时候更加独立、更有个性、比我们那时候见识过更多的世面、更善于思考,更“青出于蓝胜于蓝”……

不过,接下来我所提的建议都经过“亲测有效”,虽不能放之众人而皆准,但还是希望能给到可爱的学弟学妹一些思考。

1.谁的青春不迷茫

“一开始一定要给自己设定好目标。这是你接下来努力的方向……”但是,我见到过的中途“改旗易帜”的人不少,到毕业仍不知“路在何方”的人更多。

考研?考公?出国?就业?创业?自己将来到底要做什么?

这个问题几乎每个人都会碰到,而它几乎跟“今天吃什么”以及“今天穿什么”并列为我们大学生活中的三大难题,一想到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就十分“焦虑”。

先不要着急,乌龟和白兔赛跑,虽然有个先来后到,但是最终都会跑到终点。

边学边做边思考,不断地调整自己人生的航向,因为除此以外,根本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试过拉着舍友去小商品批发市场批发过货回来挨个宿舍“敲门推销”,我觉得自己能吃苦、脸皮厚、擅长推销、有经营头脑,适合创业;

而学生干部的任职履历和政府机关的实习经历,又让我觉得考公务员似乎更能发挥我的才能;

时常和老师、同学关于观点的探讨和思想的交锋,又让我对学术科研充满了兴趣……

我感觉自己可以干这个、也可以干那个,更“可怕”的是我还是个有“选择困难症”的天秤座。HHD

一个人的成长其实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这一路上你会有习得,也会有舍弃。

切莫“贪大求全”,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让你做到面面俱到。

还有就是要提防学习的时候出现“松鼠症”,就是从图书馆借了一大堆书放在宿舍,在网上download了一大堆论文存在硬盘里,在微信收藏夹里收藏了各种“干货”,给自己营造出“很忙很努力”的错觉,却不会真的去翻开几次。

我知道虽然已经强调过了,但还是不一定能做得到,因为这种假装徜徉在知识海洋里的感觉真的是太爽啦!这样做能够在不同程度上缓解我们的“焦虑”,但是其效果最终还是治标不治本。

谁的青春不迷茫?迷茫的时候不要慌,学着去接受这团专属青春的“迷雾”。

因为,大家其实差不多都一样,差别只在于,有的人迷茫的时候就坐在原地抬头望天开始放空,有的人则是开始脚踏实地去付诸行动。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往往却忽略了,只有努力才能让你有更多选择的可能。

成功也好、受挫也罢,惟愿在此过程中心中试图寻找的答案能显现轮廓,能越发明晰。

2.上大学就可以轻松了么?

我们高三的班主任那会儿整天苦口婆心跟我们说什么“你们好好学,上了大学就会轻松啦!”

后来,我上大学的时候回中学母校给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的时候,我就跟大家说:“千万别相信那些什么‘上了大学就会轻松’之类的鬼话……”

(邀请我回去做分享演讲的)英语老师在讲台下小小声地跟我说:“被你们班主任知道了,回头要来‘打死你’的。”果然,话没说完,台下立马就有把班主任讲话奉为金科玉律的学弟举手表示明确反对。估计跟你们现在看到这里的心情差不多?

哈哈哈,年轻人不要冲动,稍安勿躁,听我说完。

在新生阶段,总有那么一阵小鹿乱撞心脏扑通久久难以平复的激动,校园里的各种新鲜让人巴不得自己的“胃口”大点,再大点。本人天性开朗喜张扬,那时听说学校有各种组织各种活动,摩拳擦掌地跃跃欲试。

于是,我开始转战各种面试各种招新,从班委竞选到团委学生会、再到学术社团、校广播台,无一落下。其实,最初不过是想过一种“积极而充实”的校园生活,不想上了大学以后像媒体中报道的一些大学生那样吃饭、睡觉、打游戏地荒废自己而已。

回想起来,那段日子都充斥着些什么?繁杂的班务工作,名目繁多的部门会议,社团的各种活动聚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presentation……一开始还乐此不疲,认为这是能者多劳,可凡事都想兼顾周到,到最后只会在各种活动中“疲于奔命”。

大一大二很少有时间去什么逛街、旅行、谈恋爱,享受生活,我总在忙着自己的学业和“事业”。

对,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主,其他的学生活动和学生工作都不过是你大学生活的锦上添花。我大学四年拿了三年的奖学金,除了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有一定比例的加分以外,关键还是要以学习成绩为基础。

不要觉得“奖学金”离自己有多遥远,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少搞些幺蛾子,还是很有希望的嘛。

网上曾经还流传过一种所谓大学“必做的事情”,其中一项就是“挂科”,还说什么“如果你上大学没有挂过科,那么你的大学生涯就是不完整的。”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这也是“鬼话”!Ttbs!

这其实不过是安慰那些挂科的人的鸡汤话语,不要轻易去相信。因为残酷的现实会告诉你,挂科会令你日后在求学或求职的路上错失很多机会。

在大学,自律比他律更重要。你不学,没有人逼着你去学,甚至都不会有人提醒你去学,因为别人都在卯足劲偷偷进步,根本没有人有义务去管你的“死活”。总之,你在大学“逃”过的课,等到了社会自然会一课课“补”给你,分分钟教你做人,一点都不带落下的,哈哈哈哈。

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自己毕业了也不一定会从事跟大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所学的知识基本派不上什么用场,我还学那么多干嘛?

我要问问,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受教育,那么教育最后带给你的又是什么呢?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过,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

所以你相应要学习什么?应该是学思辨精神、学习方法、素质与修养。

我现在毕业了,我不会跟别人说我学过什么“伊朗核问题研究”“饮食和国际政治的关系”“南海问题与地缘政治”……我现在甚至连《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哪一年制定的都不记得了。

但是,从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就能很分明地感知到大学教育在我身上留下的烙印,这是伴随我一生并且有所裨益的事情。

请记住无论哪个学校毕业出来的都有混得好和混得不好的学生,混得不好的人归根结底真的是在“混”而已,混起来真的可以感觉相对“轻松”,但是你总有一天会渐渐发现混不下去了。

还有就是不要因为自己的母校不是名校以为可以为自己的不思进取找借口,毕竟你的母校又没欠你什么,是你自己选择浑浑噩噩上完这四年大学而已。

3.上大学要当“官”吗?

我们系每一届招生人数不超过30人,不管男女生比例是1:4、1:7还是1:10的年代,雷打不动的一条传统就是要配备“男女班长”,不分正副,只分男女。我是我们班唯一一个担任过两届班长的人,第一次是在大一新生班,第二次是在大四毕业班。

大一,可能是因为我在军训的良好表现?又或者是群众基础比较好?给学长学姐以及班代留的印象也不赖,所以被“钦定”了?不鬼知。

但是以我小学、初中、高中担任班长的丰富经验告诉我,当一个负责任的班委很累,很多千头万绪甚至鸡毛蒜皮的事要去处理,班长更像是一个班的大家长,总之说白了就是个“操心命”。

大一,当班长的时候要给大家领书、发通知、组织开班会、搞活动,做好学院和学生之间的各种上传下达工作,还有要协助搞好各类的奖助学金评定以及申请……当时,我同时也在学院的团委学生会中任职,发现其实上了大学,

很多人不拿“班干部”当干部,觉得只有担任更高一级的学院、学校的干部才算是个“干部”。

班干部当然也是干部。

不过学生干部不是“官”,学生干部就是学生的“服务员”。

到大四的时候,我动议班里的同学选举没当过“班干部”的同学担任这一年的班委,美其名曰是让我们班的“干部经历轮任”覆盖率达到100%,实际上是为了让大学三年都享受“班干部”服务的同学也“服务”一下大家。

大四的时候我主动请缨让同学们选我当班长,原因很简单,因为大二的暑假我在公安局户籍科实习过,比较了解户籍回迁办理流程以及各种毕业后的档案手续的办理,想着大四一整年,大部分同学都要出去实习或找工作,反正我也不着急,我干脆就留在学校帮大家张罗毕业的各种琐碎事务。所以我成了我们班唯一一个在大学期间两次担任班长职务的人,我觉得这也是同学们出于对我的信任和肯定。

话说回来,我很不习惯那些年纪轻轻摆起“官谱”的学生干部,试问走出这个校园,谁又会拿你这些所谓“头衔”当回事?

曾经听到很多学生竞选或者面试时,说自己来干学生工作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能力。大多数人的这种说法,也许只是一种对自己企图心的刻意掩盖,因为接下来我们就会听到他吹嘘自己的能力如何非同一般。

我留意到,他们普遍缺乏一种东西——服务精神,一种敢于吃苦,不怕吃亏的利他主义。有谁真正去想过,自己做的事是否能与集体利益相结合,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意义?

大多数人投身到这些工作来是为了打着学生工作的幌子给自己“建功立业”,人有功利心那是无可厚非,但是整天不干实事那怎么能行?为了开会而开会,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硬要把发型梳成大人模样,成天自编自导拉着大家演,戏精得好像跟真的一样……

前面某高校学生会发布的“干部任命公告”被网友群嘲,他们之所以“诟病”,是因为大家意识里把学生干部当成了“学生官”,把学校当作了“权力操演”的官场。也许跟每个人的见识和经历有关,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出奇。

但是,我始终坚持认为,学生干部不等于“学生官”,他们由学生选出来,是学生的代表,要为广大学生服务,因为我大部分的小伙伴们是如此践行的。

其实大学还有更多远比这些有趣的事情,大家都可以亲身去体验一下。

——————正文结束分割线——————

今天先谈这三点,至于还有什么关于人际关系啊、谈恋爱啊、考证实习等等,以后有机会再分享吧,在这里暂时就不细讲了。

最后,开学了,Enjoy your journey!

如果有兴趣,可以前往阅读今天同时推送的另外两篇文章——《毕业 | 趁年轻 多做傻事》《回首 | 活得精彩 一次够本》。

(图中女生为笔者本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