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

罗利英:从下岗工到家政CEO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雷晴 胡耀元)从迷茫下岗,到主动学习创业;从最初3个人在40平方米办公室里接到160元的首笔订单,到如今拥有百名员工的公司,年收入达800万元。这是一个靠女性肩膀撑起的创业励志故事。

“盘龙最美创业巾帼”罗利英的创业经历并不复杂,但她的踏实和温暖却一直让她闪闪发光。10年来,她带领“好人缘”家政团队在昆明一万多个家庭中留下了身影,300多家单位客户、300多万平方米保洁服务面积、每年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这正是罗利英用毅力和坚持铺筑的家政创业之路。

罗利英是温暖的家政CEO,更是一名自立自强的妇女创业者。她于1997年大专毕业,2002年起进修本科,2006年开始心理咨询师学习,之后进行了3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培训工作,2009年起创办企业,2012年到清华大学进修,2014年成为云南省家政协会副会长。罗利英一直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助老助困、关心大学生心理成长,获评“优秀心理志愿者”。此外,罗利英还带领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司成为云南省大学生见习基地,有多名大学生在罗利英的公司就业,有5家公司创业成功,成为家政行业的新秀。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当好人。”在创业的第十个年头,罗利英更加坚定自己的“家政梦”,在她的世界里,女性们只要有梦想、有坚持,定能凭借特有的细腻、实干,让高跟鞋也能踩出交响乐。

勤奋

马达:在建筑业筑起守护梦想

昔日军装,今日工装。在“盘龙最美退役创业标兵”马达的身上, “军人”意识已深深刻入他生命的每一个细节。

“2010年1月,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发生地震,我的3位好战友在执行任务时被砖混结构建筑物掩埋,牺牲了。但在钢结构的防暴队营房里,战友却无一人伤亡。”每每想到这里,马达心中都不禁惋惜,但更多的是一份激励他转业后从事钢结构建筑业的动力。

在部队期间,完成本职工作后的深夜里,马达唯一会做的事就是在书桌前挑灯夜战,报考了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自考本科的他,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最终取得了自考本科毕业证。

2012年,在云南武警总队政治部担任副团职干事的马达脱下了戎装,那时他刚刚41岁。离开部队后,马达将每一个机会都视作新的挑战。创办云南天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延续“钢结构”守护梦,到云南省委党校继续深造研究生……无论何时何地,部队炼造出的军人品质和毅力都始终如一。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如今,戴了23年的军帽已换成安全帽,每天去得最多的地方也从训练场转移到建筑工地。不忘初心的马达,用7年时间在建筑业筑起守护梦想,也成就200余名退役士兵的就业之路,这一切都将成为他创业历程中必不可少的独特注脚。

坚强

曹艳华:眼光独到的“光纤”女强人

“人无完人,只不过我的缺陷表现在了身体外表上。”初遇曹艳华,便可感受到她身上那一股坚强与自信并存的力量。当她遇上最熟悉的光纤材料,摇身一变就是专业人士,操作讲解、分析市场,从她身体里迸发出不同寻常的力量。

无论酷暑严寒,创业初期的“盘龙最美自强创业模范”曹艳华,在昆明大街小巷一走就是一整天。为了“第一桶金”,她付出8年的时间,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痛苦,终于在云南光纤市场站稳脚跟。

“我在风雨里发过传单,也做过仓库管理员,但我一直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创业。” 在曹艳华做销售的那段时间,她意识到云南光纤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后毅然辞职,于2011年成立昆明征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经与全球知名企业长飞光纤光缆集团联合,实现年度营业收入350万元。

如果说理想信念是描绘蓝图,是“河对面的风景”,那么砺能笃行就是实践的路径,是渡河的桥与船。曹艳华和团队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开拓出自己的人生。从仓库管理员开始,到辞职创业,再到现在成功联手全球知名光纤生产企业,她所历经的角色转变难上加难。

在困苦中争取,在逆境中奔波。从开始创业,曹艳华走过了坎坷的每一天,但她更是不平凡的,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所有困难,一直奋斗在路上,只因她始终坚定“我能行”的信念。

创新

王波深:为家庭餐桌提供健康食材

每一个青春梦想,都是励志之余需要耕耘的地方;每一个努力耕耘的地方,都是梦想青春最响亮的鼓点。

对于青年创业者王波深来说,“高原有机蔬菜”就是他为之奋斗多年的目标。运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提供解决方案,以电子商务为主导建立全产业链综合体系,是他创新走传统种植道路的新思路、新方法。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拥有的梦想也会不同。王波深虽与“象牙塔”擦肩而过,却凭勇气走出另一条人生轨道。

“盘龙最美青年创业先锋”王波深立于现实的地平线,审视自己的人生坐标,在盘龙区滇源街道的中所、南营、甸尾3个村委会撒下一片片梦想的种子,为每个家庭餐桌提供新鲜、健康、安全的食材。他努力探索,为更多创业方向不明确的年轻人指明实践的路径。

“面对成长过程中最需要帮助、最期盼支持、最渴望交流的青年创业群体,我们一定要坚持往前走。” 王波深说,人生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意义,但无论身处何方、年龄几许,只要心怀青春,生命就不会褪色。

青年人最少保守思想、最富创造激情、最具创新梦想。在未来几年里,“盘龙最美青年创业先锋” 王波深将致力于把芸岭鲜生打造成集全产业链供应、电子商务平台、网络协同、数据智能应用、线下体验于一体的新零售模式下的“农业+互联网”公司。

感恩

秦振坤:创业不忘带贫困户致富

“公司是靠水源区的山山水水和群众帮助成长起来的。无论何时,我都忘不了水源区贫困群众的笑容,更忘不了他们并不富裕的生活。” 12年,可以让一个人与山水草木结下不解之缘。在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绿水青山承载了秦振坤的菌之梦、帮扶心。

2006年,秦振坤从建筑行业转行来到水源区做高原特色农业,成立了云南汇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距离昆明城区35公里的阿子营街道牧羊村河畔,开始他的特色农业创业之路。朝夕之间,百亩食用菌运离这里被端上餐桌,始终没有离开的却是那份对村民诚挚的感情。

“盘龙最美返乡创业带头人”秦振坤认为,扶贫不能仅靠向贫困户捐款,这样的扶贫不长久,即使脱贫了也容易返贫。扶贫要着力消除贫困户的精神贫困,要从“输血”变为“造血”,要让贫困户有一技之长,让他们凭借自己的双手创收,才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自尊心,实现永久脱贫。

授人以渔教之以法。如今,羊肚菌和云茸让果东村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以土地入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获得公司每年每亩800元的保底分红、每年每亩1000元的土地租金收益。

为了让贫困户能一起过上好日子,秦振坤在创业路上,始终坚持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本组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