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年,陈寅恪年79岁。胡适与陈寅恪。

民国是近代出产大师最多的年代,在民国众多大师级人物中,陈寅恪是唯一被冠以“教授中的教授”的一位,他还曾被公认为是中国三百年才出一位的大师。

世人皆知陈寅恪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但鲜少有人知道:他是四人中唯一一个只有中学文凭的导师。

中学文凭,在当时和今日社会要找到一份正经工作尚艰难,要混进大学校园简直有些异想天开。但这个看起来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民国。

让陈寅恪这块真金初放出光彩的,是清华国学院的邀请,而这邀请背后则与戊戌变法领导者、大学问家梁启超的引荐有关。

梁启超长陈寅恪17岁,但他却一直对这个晚辈的学问推崇备至。他向清华校长直接推荐陈寅恪做清华导师时,校长面对这样“三无”的被推荐人很有些无奈地说:

“陈寅恪 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

梁启超听到校长的质疑后有些急了,不等校长说完他便大喊道:

“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吗? 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直到此时,校长才开始意识到梁启超推荐的这个人绝非等闲。1925年,36岁的陈寅恪便收到了清华的邀请。

他是学历最低的清华导师,西方游学十多年,回国后却带回东方学

作为最高学府,清华对导师的甄选自然极其严格,所以后来清华肯定曾对陈寅恪做过严苛的考察。但至于具体,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了。只知道,陈寅恪最终得到了清华的极度礼遇。

至于,“没学历、没著作、没经验”的陈寅恪为何能得梁启超如此推崇、并最终得到清华的礼遇,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陈寅恪生于1890年,祖籍湖南长沙。他的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而父亲则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陈三立。

陈寅恪自幼嗜书如命,他在诗文上表现出的天赋让父辈欣慰不已,自然他也是父辈“变法救国”理想的寄托人。

因着这种寄托,12岁这年,陈寅恪便随哥哥陈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学习。正是在这里,他竟与大自己9岁的大文豪鲁迅成为了同学。也是这段经历,让鲁迅对他有了极深的好印象。

这里的“好印象”自然是指陈寅恪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大约也是后来鲁迅在文里骂尽所有人却唯独不骂陈寅恪的原因所在了。鲁迅对陈寅恪虽不似梁启超这般推崇,但从他的文中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小同学很尊崇。

3年后,因足疾发作陈寅恪不得不返回了国内。归国后,陈寅恪进入了上海复旦公学学习。在这里他拿到了平生唯一的一张学历证书,陈寅恪自己回忆时说:它相当于中学学历。

21岁这年,陈寅恪开始自费留学,这期间,他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四年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陈寅恪归国。

再四年后,陈寅恪得到了一次官费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的机会,这一年已经到了1918年,此时的陈寅恪也已经29岁。

他是学历最低的清华导师,西方游学十多年,回国后却带回东方学

清华四大导师

29岁,在民国已经属于大龄,但为了求学,陈寅恪却丝毫未把婚姻放在眼里。与同时期留学途中忙着恋爱的徐志摩、胡适等不同的是,留学期间,陈寅恪的眼睛从没有离开过书本。

32岁这年,在哈佛跟随篮曼教授学了梵文和巴利文后,陈寅恪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他还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

这期间,通过日夜苦读、多方积蓄后,陈寅恪掌握了22门语言,他还学了物理、数学,研读了《资本论》。文字从来是研究史学的工具,陈寅恪掌握的22门语言如翅膀一般,为他在史学上的“致远方”提供了便利。

相比同时期仅在国外留学四年左右的留学生,陈寅恪的留学经历着实有些骇人:

从1902年到1925年,陈寅恪在国外的留学时间总计是17年(加上日本三年)!这个时间是普通留学生留学时间的四倍!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陈寅恪17年留学生涯的足迹踏遍了西方各国!

17年,陈寅恪的留学足迹从日本到德国到瑞士、后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

对了,17年间,他从未干过学问之外的任何事!这样的陈寅恪,整个民国,谁人可比?

那么为何陈寅恪留学17年却没有拿到一张博士文凭呢?答案在多年后,陈寅恪与侄子陈封雄的一次对话中被解开了。当被侄子问到学历问题时,陈寅恪淡淡道:

“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这段听来云淡风轻的话里,透露出的,是陈寅恪“为学问而学问”的治学态度。他的这段话,真真打脸了如今无数为文凭而学问的学子!

他是学历最低的清华导师,西方游学十多年,回国后却带回东方学

而,在文凭与学问相冲突时,陈寅恪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问,而非那一纸文凭。

相比之下,陈寅恪“为知识不为名利,为学术不为学位”的求学态度,真真让人钦佩。后来,陈封雄将陈寅恪的答案告诉姑夫俞大维时,这位哈佛博士很感慨地叹到:

“寅恪的想法是对的,所以他是大学问家。我在哈佛得了博士学位,但我的学问不如他。”

留学17年归国后的陈寅恪,未带回一纸文凭,却带回了真正的学问。但颇有些让世人难以相信的是,在各国游学多年归国后的陈寅恪与那些在西方学习几年后归国的学子截然不同:国学基础深厚的他,在各国游学完后带回来的竟是东方学。

陈寅恪归国后告诉世人:

“在世界学术中,中国文化的地位很高,中国传统文化有其深远的价值。”

这样的呐喊,与当时国内批判传统文化、打倒孔家店自是完全不一样。但在大潮面前,陈寅恪始终坚定自己的想法,在那个推崇西方文化、流行白话文的年代,陈寅恪大概生出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灵魂号哭。

他是学历最低的清华导师,西方游学十多年,回国后却带回东方学

胡适与陈寅恪

这样的坚持,与他写在王国维墓碑上的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是一种呼应。

留学归国三年后,陈寅恪才与30岁的唐筼在上海结婚。想来,如若不是因为此时他在学问研究上有了进展,此时他是定不会考虑婚嫁之事的,毕竟,在陈寅恪眼里,世间事没有任何一样能与他的学问相提并论。

“学贯中西”四个字,是当时人们用来形容自西方留学归国学子的话,然而,当这四个字被用到陈寅恪身上时,却似乎没有任何人敢与他并排。毕竟,之于真正的中西合璧,无人敢出陈寅恪之右。

清华,是陈寅恪一生才学得以迅速被施展的大舞台。也正是经由这个舞台上的陈寅恪,无数真正的人才被推向了世界。

清华讲课期间,陈寅恪源源不断地将自己的学问输送给学生。他上课旁征博引,其思想更是如火花一般喷涌。上过他课的学生几乎没有不为他倾倒的,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学生几乎都成为了后来的大家。

后来的语言学家王力、敦煌学家姜亮夫、历史学家谢国桢、考古学家徐中舒、文献学家蒋天枢等等,都是陈寅恪的弟子。陈寅恪曾在讲到教学时说:

“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陈寅恪的学生,均无一例外地做到了他的精髓。这是陈寅恪的大幸,也是时代的大幸。

教授学生之外,陈寅恪一刻也未曾停止过他对学问的深究,即便那个年代他一直处在战火中。陈寅恪之被赋予如此多的好评、受到如此大的礼遇,绝与他在任何艰难中都坚持治学的精神分不开。

他是学历最低的清华导师,西方游学十多年,回国后却带回东方学

中山大学的陈寅恪小道

因为陈寅恪在清华俸禄极高,于是他便得以一心在教学之外进行研究,这自然也为他的再次发光发热提供了可能。

随着陈寅恪无数著作的问世,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此时的他,真正全面论证了梁启超那句“我的著作等身却不及他300字有价值”。

1937年,陈寅恪获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历史学科学研究奖,这个奖自 1928 年设立以来,获得个人奖励的只有八人,陈寅恪便是其中之一,他还是史上唯一的文科获选者。

正是在陈寅恪获奖的这年,因为抗战爆发北平沦陷,陈寅恪携妻开始流亡。这期间,他的藏书虽经他千方保护,却也终究没能逃过战火。这批藏书之毁于战火,对陈寅恪的打击相当深重。

陈寅恪做学问的方式不是做卡片或者笔记,而是在书上随读随记,也就是古人说的“眉批”,眉批上写满了他的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

可偏偏,这些珍贵的藏书都在战火中被烧毁了。这意味着,往后他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他积攒的记忆了。

这般毁灭性的打击,换做旁人估计早已崩溃,可陈寅恪却在一脸凝重中接受了这个事实。随后,他便开始在几乎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这两部书,都是后来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著作。这两部巨著在得到国内首肯的同时,也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肯定。因为这两部巨著,《剑桥中国史》在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以下是原话部分:

“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然而,这些骄人的战绩背后,始终隐藏着危险,因为陈寅恪在恶劣条件下的苦钻,很快,他的视力开始急剧下降。也正是在此时,陈寅恪收到了牛津大学聘请他出任中文教授的聘书。这是牛津大学近300年来第一次在中国聘请教授,而且还是以极高的薪资。

他是学历最低的清华导师,西方游学十多年,回国后却带回东方学

遗憾的是,因为战乱,陈寅恪未能成行。陈寅恪缺席后,牛津一直虚位等待他。二战结束后,牛津大学更是再次向陈寅恪发出了邀请。

然而此时的陈寅恪依旧未应邀前往牛津,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也与他此时双目失明有关。

双目失明这年,陈寅恪已经54岁了,失明,是晚年陈寅恪做学问的最大障碍。但这仅仅是“障碍”,这个障碍并未能真正阻止陈寅恪做学问。

实际上,这期间的陈寅恪在妻子帮助下不仅坚持做学问还坚持给学生上课。

只是,这以后,他的学生便也都有了遗憾。他们回忆说:

“以前陈寅恪教授上课到深处,他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眼睛失明之后,再也没有人看见他闭着眼睛讲课。他永远睁大着眼睛,一如我们今天见到的他晚年的照片,目光如炬。 ”

更让人钦佩不已的是,失明后的陈寅恪还在妻子帮助下,坚持在黑暗中写下了百万字的著作。

陈寅恪病中的坚持研究学问,无疑加速了他的死亡。1969年10月7日,他终因心力衰竭,伴以肠梗阻、肠麻痹辞世了。这年,陈寅恪年79岁。

陈寅恪死后,他被世人称作为“永不熄灭的学术之光 ”,今天,他为世人留下的语言学、宗教学、突厥学、藏学、敦煌学、蒙史、明清史、隋唐史、魏晋南北朝等等的研究成果,将一直影响着后世。

他是学历最低的清华导师,西方游学十多年,回国后却带回东方学

陈寅恪的一生,是没有被“学历”耽误的一生。说来,他的未被学问耽误离不开那个特殊时代的“保护”。在那个叫做民国的年代里,世人看重的从来不是表面而是内核,也正因此,那个年代才有那么多如陈寅恪一般的“三无”大师走出。

陈寅恪之外,中学没毕业的钱穆先后破格被聘为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教授,后来发了光热的他,还被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

相比之下,初中毕业的华罗庚学历就更低了。他的被发掘,是因为他发表在杂志上的一篇小文被清华数学系主任熊庆看到了。

当熊主任听说华罗庚只上过初中,还是一个杂货店店员时,他并未评论任何,只是在称奇的同时将他破例请到了清华。经由这个舞台,杂货店店员华罗庚后来成了中国最伟大的数学家。

在他们之外,同样学历极低却成为民国大师的还有:刘半农、沈从文、金克木、启功等等。

这些群体的出现,不得不让世人确信:他们之成为大师,与那个开放、包容的年代息息相关。

倘若,才高八斗的陈寅恪、华罗庚等未能顺利进入清华,他们的一生还能发光发热到如此吗?在今时这个“用人惟学历论”、“成才惟学历论”的年代,若真有如陈寅恪、华罗庚这样的“三无”天才,他们又会是怎样的际遇?

本原创文相关参考书目:

《百年风雅》刘宜庆

《陈寅恪的学说》刘梦溪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陆键东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