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一方面要代元始天尊封神,一方面又要代武王伐纣,所以工作非常繁忙。在经历了朝歌三十六路大军伐西岐之后,西岐不但没有被灭,反而越来越强大。几百诸侯纷纷投奔西岐,效忠于武王和姜子牙。

既然时机已到,于是姜子牙金台拜将,率领几百诸侯以及阐教第三代弟子,往朝歌方向冲杀过来。此时的商朝纣王如坐针毡,非常着急,因为手上已经没有能出战的将领,要说有战斗力的,只有纣王一人。

纣王与仅有的几名大臣商议:“今周兵驻军城外,兵败将亡,不能取胜,国内无人,为之奈何?”此时,有一位大臣,名叫殷破败,此人与姜子牙算是有点交情,他提议让自己作为使者,去周营见姜子牙,劝姜子牙退兵,让姜子牙遣散天下诸侯,然后各安本土,对他们造反之事,一概不追究。

纣王听从殷破败的建议,让他试着去周营劝说。殷破败来到周营后,姜子牙念及旧情,忙欠身言曰:“殷老将军此来,有何见谕?”随后,殷破败说明来意。

姜子牙或许是碍于情面,始终对其以礼相待,但也没有同意殷破败的劝说,依然要攻打朝歌。两人你来我往的说来说去,倒是惹怒了姜子牙身边的那些诸侯们,其中以东伯侯姜文焕最恼火。

他提剑来到殷破败面前,怒道:“汝为国家大臣,不能匡正其君,使之当道,今已陷之於丧亡,尚不知耻;犹敢鼓唇弄舌,於众诸侯之前耶?

殷破败继续狡辩了几句,姜文焕是个急性子,随手就是一刀,结果了殷破败的性命,姜子牙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但事已至此,只能安排左右:“将破败之尸抬出,以礼厚葬,打点攻城。”

俗话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为什么姜子牙的手下却要斩杀纣王的使者呢?这是因为,如今的西岐已经兵强马壮,胜利在望了,此时纣王派出使者来讲和,很明显是没用的。况且这个使者还强词夺理,咄咄逼人,姜子牙早就想杀了这个使者,但自己出手肯定不合适,要不然以姜子牙的道术,姜文焕出剑的时候,姜子牙完全可以阻止,但最终姜子牙并没有。

姜子牙纵容手下斩杀使者,就是向纣王发出信号,向其示威,我们胜利在望,纣王要是识相点的话,赶紧投降,以免死伤更多将士和朝歌城的百姓。但纣王岂是贪生怕死之人,他并没有屈服,依然决定和姜子牙决一死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