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曾经作为世界范围内最有效、最可靠的即时通信方式,在电话尚未普及的年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电传机、发报机都已变成了展柜中的历史,已经成为历史元素的电报只能停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曾经创下7年100万封无差错电报的电报班老员工温剑宏,将辉煌一时的电报业务拉进我们的视线。

“家有急事,速回”、“儿安好,勿念”、“母子平安”……在电报班工作了15年的老员工温剑宏,已经不记得发出了多少封这样的电报,每一份惜字如金的电报,都传递了一个家庭的牵挂与急迫。

视频加载中...

▵点击观看视频

温剑宏是16岁顶替母亲工作分到兰州邮电局电报班的,当时俗称“报房”。刚上班,对于他来说一切都很新鲜,那时用的电报机就已经是类似打字机的外形,键盘也跟现在的键盘没什么差别,而且不再是那种会发出‘嘀’‘哒’声音的老机子,是通过汉字电报码传送信息。温剑宏随手拿出一本手掌大小、泛黄的册子,随便翻看一页,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汉字,每个汉字下都对应着4个阿拉伯数字。“过去,任何一个报务员都能熟记至少多半本,常用汉字更是背得滚瓜烂熟。”他这样说道。

温剑宏说当时自己每分钟可以发送70字的电报,也就是每分钟要准确打出280个数字。尽管大家都是熟手,但在他的印象里,即便到了深夜,报房依然灯火通明。“电报数量太多了,根本忙不过来,特别是八十年代,最高峰时报房一天的收发电报量能达到1万封。”

温剑宏介绍,在当时,兰州电报大楼是西北地区主要汇接局,此外,天气预报以及政府之间的重要事件等重要电报不仅要求实效性,而且要求准确率,特别是新闻电报少则几页,多则几十页,遇上打新闻稿,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相对于传递国家大事,报务员们平日中最常收发的,就是面对公众的私人信息。

发电报是有专用稿纸的,跟传统书信稿纸差不多大,需要填写收件人姓名、地址、正文、发件人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当时,他们为了节省,对电报的内容可谓惜字如金,这特别考验文字水平,“那时上学,会有专门课程教学生学习如何用最短的语言写电报,有的人用文言文,有的甚至只用一个字。” 温剑宏感慨道,后来,随着长途电话、移动通信、互联网的兴起,传统的电报业务日益萎缩。

“你嘉峪关吗?我是406,现在开始发报。”406是温剑宏的代号。一串电码发过去,这是温剑宏最常用的打招呼形式,对方也用电码回复,“好的,我准备收报。”据说,在当时,和报务员联系最多的,不是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而是线路另一端的报务员。彼此并不知道姓甚名谁,只知道代号,用电码来传输讯息。 “报务员之间有配合默契的,每次一发代号就知道了,哦,今天又是他值机。”温剑宏说,“30年前,我们就用网络‘聊天’了。”甚至还有同事通过电报交流找到了对象。

要想比别人做得更好更出色,就要加倍努力,温剑宏说,“在那个时候,每发错一次电报,第二天名字都会上‘小黑板’,为了减少差错,每天,我和同事们都利用业余时间背电码本,练习指法,生怕发错一个字”。也正是这种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精神,温剑宏创造了连续7年,近百万封电报无差错的成绩,他的事迹还被刊登在了1987年《青年晚报》的版面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