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在一般的观点里,很难想象一个拥有最高学历的人,会做出这种毫无素质、教养、人品可言的事。但想要走得远,站得稳,笑到最后,没有人品做支撑,那就是空中阁楼,迟早都要人设崩塌。


“博士携女友逃票40次,省1430块”:人品这件事,从来和学历无关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071天


01


最近,又看到一则让人瞠目结舌的新闻。

在宁波站的候车室检票口,警察发现了一男一女2名乘客,准备由换乘通道进入候车室。

拦下查问后,发现他们原来是“买短乘长”的逃票人员。

“博士携女友逃票40次,省1430块”:人品这件事,从来和学历无关


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操作的。

两人是分居杭州、宁波的情侣,因此频繁往来两地。

每次从杭州到宁波,就只买到绍兴北的车票,省下51.5元;从宁波返回杭州时,就只买到余姚北的车票,省下48块5。


一来一回,正好省下100块钱。

为逃避出站问题,男子“灵机一动”想了一个方法,将联系人设置为“12306”,然后伪造了12306短信订单的格式,给自己发购票短信。


“博士携女友逃票40次,省1430块”:人品这件事,从来和学历无关



之后,再以换乘为由,从候车室出站逃避补票。

看完我都不禁感叹,这真是把“小聪明”发挥到了极致。

而且这2人还是惯犯,从18年底开始,前后逃票多达40次,共计逃票约1430元。

目前,两人均已被行政拘留,并被挂上了失信名单。


“博士携女友逃票40次,省1430块”:人品这件事,从来和学历无关



但仅仅是逃票这件事,还不足在热搜榜上挂上一整天,让人大跌眼镜的无疑是男子“医学博士”的身份。


“博士携女友逃票40次,省1430块”:人品这件事,从来和学历无关



“博士,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

因为在一般的观点里,很难想象一个拥有最高学历的人,会做出这种毫无素质、教养、人品可言的事。

但正如网友所说:人品这件事,从来和学历无关

余秋雨也说过: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不是看你的学历,不是看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更不是看你读过几本书,而是看你的人格。

简单地把学历和人品挂上钩,其实也是一种刻板印象。

02


事实上,高学历者的丑闻早已屡见不鲜。

前有名牌大学女博士,因乘机超过办理登机手续截止时间,大闹机场,殴打地面机场工作人员:


“博士携女友逃票40次,省1430块”:人品这件事,从来和学历无关



后有在读博士厚颜无耻,耍着无赖占座,更趾高气扬地宣称:

“谁规定一定要按号入座?要么你自己站着,要么去坐我那个座位,要么自己去餐车坐。”


“博士携女友逃票40次,省1430块”:人品这件事,从来和学历无关



还有知名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在北京西单大悦城,用手机偷拍女性裙底被当场抓获。


“博士携女友逃票40次,省1430块”:人品这件事,从来和学历无关



早在2017年,清华大学发布的一则违纪处分公告,涉及11名研究生,包括8名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

这11名学生被处分,和学习无关,而是因为“婚外情”、“偷窥异性如厕”、“在宿舍内殴打异性”等让人大跌眼镜的行为。


“博士携女友逃票40次,省1430块”:人品这件事,从来和学历无关



无数案例早已证明,学历跟人品,不成绝对的正比关系

一个人具有学历高,只能说明此人善于学习或应试,或是能坚持,但这些都不与人品直接挂钩。

考试,看的是分数,而非人品。

985高校里也会有人渣,文盲里也会有好人。

多少农民工大哥,坐车不敢放下脚,甚至不敢坐在座位上,只怕弄脏车。

还有人取钱都脱鞋进去,甚至是跪在地上,就怕把地面弄脏......

想起《长江七号》里周星驰饰演的一位底层劳动者,反复强调的就是:

“我们虽然穷,但是不能说谎,也不能打人;不是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能拿;要好好读书,长大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个人的学历不足,可以用人品来弥补,但是人品不行,却无法用学历挽救。

作家李思圆说:

许多时候,一个人可以靠狡猾,奸诈,不讲信用,获取一些不正当的利益,甚至看似过得还不错。但想要走得远,站得稳,笑到最后,没有人品做支撑,那就是空中阁楼,迟早都要人设崩塌。


很有同感。你的人品,往往也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03


求职节目《非你莫属》,曾经有一个应聘者,他的履历无可挑剔:

月度最高销售额纪录、年度最高销售额纪录、接连3年销售冠军、最高月薪超10万……

当主持人问他:说一件最能体现你才能的事情。

这位应聘者想了想,小伙子说了自己刚刚大学毕业的一次销售经历。

把一个价值5500多元的情商训练课程,卖给了一位月薪仅有2000多元的环卫工。

说完之后还颇为得意的补充:“我这个人讲话就会让人感觉很真诚”。

“博士携女友逃票40次,省1430块”:人品这件事,从来和学历无关


他的推销能力的确很强,但节目上的12位老板,却不约而同的在第一轮时就灭了灯。

有一位老板的评价一语中的:

我不怀疑你的能力,但是却不看好你的人品。

人品差的人,或许可以暂时伪装,但细节会出卖一个人,你很难伪装一辈子,总会有暴露的那一天。

白岩松说:“人品是最高的学位,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

马化腾也曾公开表示,腾讯的用人观里,最重要的就是人品:

人品要特别正直,如果说有人品任何的问题,哪怕能力再强我们都不会要这个人。

是啊,人生到最后,拼的都是人品。

而好人品,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

04


还记得八年前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吗?

2011年10月13日,两岁的小悦悦在广东佛山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后,又被一辆货车再次碾过。

连续被两车碾压,7分钟的监控视频显示,当时有18名路人经过现场,但无一人伸出援手。


“博士携女友逃票40次,省1430块”:人品这件事,从来和学历无关



直到第19名路人拾荒阿姨陈贤妹出现,才抱起了躺在地上不停哭喊的王悦。

遗憾的是,因为伤势过重、错过救援时间,小悦悦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这起震惊全国的事件,当时引发了一系列道德大讨论。

如今,八年过去了,救人的陈贤妹怎么样了?

一读报道,小悦悦事件发生后不久,陈贤妹就离开了原来的雇主。

之后,陈贤妹家乡政府特地找到她,邀请她住进当地的养老院。


“博士携女友逃票40次,省1430块”:人品这件事,从来和学历无关



前两年,陈贤妹因为身体不舒服去医院做手术,总花费在两万多。

交钱的时候,医院知道了她就是救人的陈贤妹,一分钱都没让她交。

陈贤妹说:

“如果没有救小悦悦,我现在的生活也不会这么好。以前只知道救人就行了,不知道会有这么好的生活。”“我一直相信,好人是有好报的。”


人生在世,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世界就像一个圆。

糟糕的人品,最终反馈给你的,可能是一生的污点。

而好人品,不仅惠人,更能利己。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653:善意》中提到:

通常意义上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由于复杂的多因多果关系,以及偶然性,成立具有条件,并不是绝对、必然成立的。但释放善意、行善积德,能够增大获得善报的概率。

即便没有额外的回报,善意养身、善意养心,本身就是回报。

《芳华》中说:善良从来都不是为了什么回报,善良是发自内心的选择。

希望我们都能选择善良,也有保持善良的能力。

也希望每一位人品好的人,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