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庞维双 通讯员 高菁

“一晃60年了,你身体还好吗?”“老同学,好多年没见了,真想你啊!”教师节前夕,黄骅中学1958届的70余名学生再次相聚。当年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如今都已是年过七旬、两鬓斑白的老人。再聚首,道不尽六十载同学情。

毕业照里找自己

9月2日早晨,在蒙蒙细雨中,70多位老人坐上大巴车,来到了共同的母校——黄骅中学。

“你看,学校的这几棵榕树,是咱们当年种下的。”“这么多年了,母校变化可真大啊。”老人们踏进校园,心情都激动起来,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

“欢迎老校友们回家!”黄骅中学校长李拥军一行人的热情接待,更是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

来到校史馆,老人们感慨不断。看着陈列的图片,他们一下子被拉回到了60年前的时光。“快看,这是咱们的毕业照。”一句话将大伙儿的目光全部吸引了过去。他们伫立在照片前,寻找着自己。“哈哈,我在这!”“你快看,我找到你啦!”此刻,他们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那段青春岁月。

回忆吃“小火轮”

大家围坐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回忆不完的往事。

“想想咱们上学的时候,每天饿得发慌。”75岁的贾兆亭老人说,“那时候每天就吃‘小火轮’(棒子面饼子)。”

“你记得咱们还吃过纸浆吗?”王月森老人在一旁补充道。

“想想那段日子是挺苦的。我当时作为大队长,还号召女生们少吃点,给男生们省出点‘小火轮’来。”74岁的贾荣荷老人笑着说。

“对对对,我个子长得高,饭量大,你们就把省下的‘小火轮’让给我吃。”王月森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动地握住了贾荣荷老人的手,“多亏了你们,不然真饿坏了。”

73岁的王志成老人即兴创作了一首诗:“曾经年少聚黄中,已过古稀又重逢。举座盈盈皆笑语,满堂朗朗尽欢声。凝神对视寻背影,把酒畅怀话平生。三载共读成追忆,一朝窗友一世情。”

雨中坐车游览新城

70余名老同学,60年后再相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赵吉高老人说,当年这一届总共有4个班,100多人。这次聚会,好多人的联系方式发生了变化,组织者四处寻找他们的亲戚朋友,最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联系上了70多名同学。

聚会当天,在细雨中,他们又一起坐上大巴车,游览黄骅新城。一路美景,让老人们禁不住感慨黄骅的变化真大。雨中的新城,60年的回忆,让这次聚会更加温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