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守信用,有其历史渊源。古人用印信来表示信用,源于周朝。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皇帝有六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六玺的用途都不同,由符节令丞掌管。然而,传国玉玺不在这六玺之内,因为这个玉玺是用来代表正统的。

到现在还有很多人相信,玉玺仍然存在,只不过流落民间。玉玺的前身——和氏璧,比玉玺本身还有名。然而,与大多数传说一样,传国玺的故事也有非常多的疑点。有时甚至有人怀疑其和氏璧的出身都并不可靠。

据传,传国玉玺是用著名的绝世宝玉“和氏璧”制作,传国玉玺的传奇也要从这块和氏璧说起。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给楚厉王,楚厉王叫玉工前来辨识,恰好这宝玉属深藏不露的类型。不识货的玉工说是一块普通石头,卞和以欺君罪被砍去左脚。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献玉,玉工们又一次冤枉卞和,卞和再次被判处欺君罪,右脚被砍去。楚文王即位后,年老的卞和抱着这块玉在荆山下号啕大哭。楚文王知道来由后,叫人将卞和的石头剖开,果然雕琢出一块稀世宝玉,“和氏璧”因此得名。被楚文王视为国宝,在楚国历代国君手里相传了370多年。其后和氏璧出现了一系列的坎坷辗转,还演绎了一出如今众人皆知的完璧归赵的千古传说。

历史上的玉玺是秦朝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印玺。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和氏璧自然也就归秦始皇所有了。秦始皇下令镌造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方圆四寸,螭虎纽,一说龙鱼凤鸟纽。玉玺正面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从此,历代帝王无不把传国玉玺当作权力的重要象征,当作一统天下的象征。自此,和氏璧就成了“国玺”。

玺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后来,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秦王子婴杀死赵高,把璧献给刘邦。刘邦入咸阴,子婴“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和氏璧成了天下的象征,类于“九鼎”。刘邦建立汉朝,并把秦玉玺作为汉朝的国印,从他起,将玉玺一代一代传了下去。此后,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

由于后来的朝代更替频繁,战事丛生,导致传国玉玺几度下落不明,至今,一直不见载于文献。至北宋,已经没了传国玉玺。太祖赵匡胤以后的皇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印章,而且不止一颗。虽然后来的王朝也多有声称发现传国玉玺的,但那都是民间伪造仿刻之作,为了证明自己“受命于天”而编造出来骗人骗己的,官吏借此以讨好皇帝罢了。

乾隆玉玺“八徴耄念之宝”

清初时,故宫藏有御望三十九方,其中一方被人称为传国玺。公元1746年,经乾隆皇帝钦定,证实是一块赝品。直到1924年11月,末代皇帝博仪被逐出宫时,警察总监张壁和鹿钟磷等人仍在追索这块镶金王玺。传国玉玺的失踪,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的重大损失。

古代玉玺印章赏析:

“西魏王宝”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4cm。清宫旧藏此印青玉质地,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西魏王宝”四字。此为明代托名楚汉之际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西魏王”为楚汉之际封王,名魏豹,原是魏国公子。

“河南王玺”玉印,明,印面2.2×2.2cm,通高1.9cm。清宫旧藏青玉质地,覆斗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河南王玺”四字。印身如覆盖斗形,斜面较宽,印材质粗。此印为明代托名楚汉之际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河南王”本为楚汉之际封王,名申阳。

“韩王之玺”玉印,明,印面2.3×2.3cm,通高2.65cm。清宫旧藏青玉质地,辟邪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韩王之玺”四字。印钮琢辟邪神兽,独角巨目,扭首睥睨,两前足踞地,身背后向下倾斜,借势于印材。此印为明代托名楚汉之际或汉初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韩王”本为楚汉之际或汉初的封王,其时有三人得此封号。

“太原王玺”玉印,明,印面2.25×2.25cm,通高1.95cm。清宫旧藏印白玉质地,龟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太原王玺”四字。此印为明代托名汉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所谓“太原王”本为汉文帝时的封王,名刘参,汉文帝刘恒之子。

“江夏王章”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2.2cm。清宫旧藏印白玉质,羊钮。印文字体为篆书,朱文,右上起顺读“江夏王章”四字。印钮为一曲腿侧卧的小羊,意态恬静。印材白玉无瑕,光亮耀目。此印为明代托名南北朝时期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江夏王”在南北朝时有数人。

“南康王章”玉印,明,印面2.3×2.3cm,通高1.8cm。清宫旧藏印白玉质,瓦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南康王章”四字。印钮为弧拱形覆瓦状,宽与印台等齐,瓦面满琢精美的勾莲纹。此印为明代托名南朝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南康王”在南朝时有数人。

“乐成王玺”玉印,明,印面2.1×2.1cm,通高1.7cm。清宫旧藏印黄玉质,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乐成王玺”四字。印材色黄如蜡,晶莹不足而润泽细腻。此印为明代托名晋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乐成王”本为晋代封王,有二人,一为司马融,一为司马融的侄子司马钦,后过继为司马融之嗣子。

“中山王宝”玉印,明,印面1.4×1.4cm,通高1.5cm。清宫旧藏印青玉质,辟邪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中山王宝”四字。此印为明代托名汉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中山王”本为汉代封王,名刘胜。

“大同府印”印,清,印面8.3×8.3cm,通高11.8cm 印铜铸,柱钮。印面有阳线宽边框,铸汉、满两种文字,内容对照。汉文右上起顺读,满文左上起顺读,印文为阳文篆书体。印台有汉、满两种文字刻款“大同府印。礼部造。此为清代官印。

“文县守御所印”印,清康熙,印面7.6×7.6cm,通高10cm 印铜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阳文叠篆书体印文,右上起顺读。印台有楷书刻款“文县守御所印。礼曹造。

“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印,印面7.7×6.1cm,通高11.4cm 印铜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汉、满两种文字,内容对照,汉文右上起顺读,满文左上起顺读,印文为阳文篆书体。印台有汉、满两种文字刻款“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礼部造。此为清代官印。

“正黄旗满洲四甲喇十叁佐领图记”印,清,印面5.7×5.7cm,通高9.4cm 印铜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汉、满两种文字,内容对照,汉文右上起顺读,满文左上起顺读,印文为阳文篆书体。印台有汉、满两种文字刻款“礼部造。此为清代官印。

太上皇帝之宝,通高15cm,纽高7.3cm,印面22.5×22.5cm 碧玉质,交龙纽,满汉文篆书,四周刻乾隆皇帝《自题太上皇帝之宝》御制诗,盛于雕云龙纹紫檀匣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