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考中,如果除去压轴题不算,其实最终80%的考试内容都属于基础题以及再次基础上的一些简单变换。而这些基础题本身并没有多少的难度,而许多考试之所以会在这些题目上丢分,很多时候是因为不小心掉进了出题人设下的陷阱中。

今天为大家提供的这19条物理规则口诀,就是中考里最经常考察的基础题解题思路和易错点。背下这些口诀,至少能少丢20分!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弹簧秤原理:

弹性限度是条件,伸长缩短很关键,变化包括两方面,外力可拉也可压。

2、惯性定律:

不受外力是条件,保持匀直或静止,平衡效果合为零,相当没有受外力。

3、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浸在液体中,要受浮力不密底,排开液体的重量,V排ρ液乘以g

4、功的原理:

任何机械不省功,总功有用额外和,对物对功才有用,机械绳重摩擦额。

5、杠杆平衡条件:

静止不动匀转动,力乘力臂积相等,支点受力画力线,作出力臂是关键。

6、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两角等,成像都是虚像的,物像镜面对称轴,镜面凹面均适用。

7、折射规律:

两种媒质密不同,三线共面角不等,密度大中角度小,垂入射很特殊。

8、欧姆定律:

同一导体同状态,电压电阻定电流,电阻导体本属性,材料长短粗细温。

9、焦耳定律:

通电导体产生热,I平电阻乘时间,电能全部转热,纯阻两推经常用。

10、串联电路:

串联电流路一条,电流大小处处等。总阻总压各部和,正比关系归电阻。

11、并联电路:

并联电压处处等,干路电流支路和。总倒等于各倒和,反比关系归电阻。

12、安培定则:

通电导体产生磁,电流方向定磁场。右手握螺旋管,四指电流拇指北。

13、滑动摩擦力:

压力粗糙成正比,滑动大于滚动的,匀速直线或静止,根据平衡力来求。

14、大气压强:

高度温度和湿度,睛夏高于阴和冬,海拔高度2千内,上升12下降1。

15、物体沉浮:

浮力重力相比较,也可比较物液密。物小漂浮悬浮等,物大液密必下沉。

16、决定电阻大小因素:

温度一定看材料,长度正比截面反,拉长压缩很特殊,四倍关系要分清。

17、决定蒸发快慢的因素:

蒸发吸热要致冷,快慢因素三方面,温度高低接触面,空气流动摇扇子。

18、影响沸点的因素:

沸腾沸点要吸热,沸点高低看气压,高山气低沸点低,高压锅内温度高。

19、晶体熔解:

吸热升温倒熔点,熔解过程温不变。熔点温度物状态,固态液态或共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