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弃婴如今长成“小学霸”

2007年冬天,在六安市霍邱县花园镇,一位名叫鲁先玉的老人,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后来,鲁大爷将这个孩子带回了家,并给孩子取名为鲁勤贤,时间一晃11年过去了,当初的婴儿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小姑娘。而最近由于鲁大爷身体不太好,他唯一的心愿,就是想给孩子找一个家。

鲁勤贤扎着小辫,是个黑黑瘦瘦的小姑娘,小姑娘言语不多,但时常皱着眉头,小小的眼睛,看起来显得很机灵。当记者来到鲁大爷家时,11岁的小勤贤,正捧着一本唐诗三百首一个人在默默地翻看。

在这本唐诗三百首的目录上,歪歪斜斜地作了不少标记。小勤贤说,这些作了标记的诗都是她需要背诵的。

一首《月下独酌》,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小勤贤就能熟练地背下来。小勤贤告诉记者,这几天她又学会了五六首诗。而从这份暑假通知书上,记者看到,小勤贤的每一门科目都是优秀,俨然就是一位“小学霸”。

“下去我看到那个土地庙旁边,庙铺上面,搁一个纸箱子,纸箱子都搞着好好地包着,我把它打开,我讲这肯定是个小孩呀,揭开一看,里面一个小包被包着,我讲我不能见死不救呀。”

一看是个孩子,鲁大爷赶紧把她包在了棉大衣中,带回了家。“我不就留着了吗,一直从那我天天就喂她牛奶,那个时候计划生育紧呢,谁也不敢要,因为我没孩子所以把她留了下来。”

从此以后,他是既当爹又当妈,带着小勤贤过了11年。这些年来,鲁大爷把小勤贤当做亲生孩子一样照顾。鲁大爷说,他自己没什么手艺,平时就种点地,养点鸡鸭来维持生活。由于生活条件不好,在加上自己年纪也越来越大了,他也曾试着,帮小勤贤找过家人,但最终都没有消息。

无论是割菜,摘菜,洗菜还是切菜,小勤贤干起活来都很娴熟,在她的身上已经完全看不到了11岁孩子的稚气。而在邻居的眼中,小勤贤也是一个非常乖巧听话的孩子。

小孩很懂事,读书成绩也比较好,在家里做饭洗衣,几乎一部分家务自己已经承担了。

能干的就帮他(鲁大爷)干,干不动的就不干,就是喂喂鸡,撵撵鸡,搞搞弄弄,小活啊。

现实生活中的小勤贤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聪明又勤快。而小勤贤的养父,鲁大爷也是一位非常有善心的人,就在30多年前,鲁大爷还曾收养过一个男孩。

大概在36年前,那时候鲁大爷还不到30岁,妻子就已经去世了。当时独自生活的鲁大爷,通过别人的介绍,抱养了一个男孩。

养子结婚生子后,就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加上家庭负担重,养子和鲁大爷的来往也渐渐地少了。

脑梗留下后遗症 抚养孩子力不从心

2007年,养子离开后,小勤贤就来到了鲁大爷的身边。虽然那时候,鲁大爷已经63岁了,但还是坚决地收养了小勤贤。“我养这小丫头,我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打工,后来这小丫头6岁就搁这学校读书了。我自己有地,种点地,够吃就算了。”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逐渐地鲁大爷有些力不从心了。“四年了,得病四年了,四年前我还能种地,得了脑梗死,带了后遗症,眼看不见,眼一看那些就模糊,你看我这手, 腿脚也不好。”

霍邱县花园镇圆觉寺村村委副书记赵永明

他是我们村的一个贫困户,几年前是因残致贫,脑梗带的后遗症。

霍邱县花园镇政府宣传委员李庆琼

这个人他家里比较困难,他自己年龄大,有病 ,我们帮他申请了这种低保,一年有3000多块钱。

除了生活上的救济,当地政府还把小勤贤列为,爱心组织的帮扶对象。“由爱心企业家一对一结对资助,鲁勤贤,这个身世很可怜的小女孩,她就是和我们安徽汇隆集团,六安片区的总经理,也是我们关心下一代爱心协会的副会长章太月同志,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带他们去浙大还有南京这些地方看看,都去过。”

虽说,在政府的救济下,鲁大爷家的生活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随着小勤贤渐渐长大,鲁大爷心中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希望能重新给小勤贤找个家。

身体状况差 希望能帮孩子找到新家

今年7月份,在爱心协会的安排下,小勤贤被送到了江苏溧阳一户人家生活。鲁大爷说,原本这家人,是打算收养小勤贤的,但是因为对方的身体状况不太好,这件事情也就终止了。

霍邱县花园镇政府宣传委员李庆琼

小孩以前很内向,不爱说话,家庭比较贫困嘛,平时也没有管,没有人问的小孩,到那边去,用6天时间学会了游泳,又学了英语,然后又去到游乐场,到那玩,开阔了眼界。小孩现在变得也爱学习了, 也很懂事了,脸上笑容也很多了,以前从来都不笑。

看到小勤贤回来后的变化,鲁大爷更坚定了,帮小勤贤重新找个家的想法。鲁大爷说,自己身体有病,也没有办法再劳动了,随时都可能倒下去。两个人生活了11年,虽然有很多的不舍,但鲁大爷还是希望,未来小勤贤,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成长环境。

“鲁先玉想把她带成人有一定难度,他也有心看可能找到 一个合适的人家,能够收养他这个小孩,来培养她读书,他也算了了一桩心愿。”

来源 帮女郎帮你忙AHTV 经视记者胡锦安 马继强报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