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9月10日教师节当天,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发出题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宣布: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作者:韩大鹏丨文章来源:新浪科技(techsina)

今天上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这是马云深思熟虑、认真准备了10年的计划。10年前,阿里巴巴创建合伙人机制,来解决规模公司的创新力问题、领导人传承问题、未来担当力问题和文化传承问题,以制度和人、文化的完美结合,让公司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马云在信中说:“我们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体系,才能解开企业传承发展的难题。为此,这十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努力和实践”。

▲将在一年后接任董事局主席的张勇,被马云称为合伙人机制下人材梯队中的“杰出商业领袖”。

马云在信中说,要继续传承“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伟大的使命,就需要更多马云、数代阿里人去为之奋斗,“我们创建的新型合伙人机制,我们独特的文化和良将如潮的人才梯队,为公司传承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将在一年后接任董事局主席的张勇,被马云称为合伙人机制下人材梯队中的“杰出商业领袖”。

马云认为,在担任CEO的3年多中,张勇以卓越的商业才华、坚定沉着的领导力、超级计算机一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带领阿里取得了长远发展,实现连续13个季度持续健康高速增长,已经证明自己是中国最出色的CEO;更因为他的战略格局和组织文化传承上的担当,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给他和他领导的团队,是马云与阿里巴巴合伙人群体现在最正确的决定。

▲阿里巴巴不是一个马云基于个人魅力领导的公司,而是有一套真正的“集体决策”机制,有一群有担当、负责任的合伙人群体来治理的开放经济体。

马云并不是退休,他仍然是阿里巴巴000001号员工与合伙人。正如信中所表示将“继续为阿里巴巴合伙人组织机制做努力和贡献”,毫无疑问,马云始终是阿里巴巴经济体的凝聚者,始终是阿里巴巴使命、愿景、价值观最忠实的守护者和宣导者。

▲马云新名片

马云老师也并不会退休,他同时还是乡村教师代言人、阿里巴巴脱贫基金主席、马云公益基金创始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青年创业和小企业特别顾问……他在信中说:“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教育、脱贫、环保、公益,都是他长久以来已经投身和将更加投入的事业。

▲马云在信中表示:阿里从来不只属于马云,但马云会永远属于阿里。

全员信结尾部分的两句话可视作马云此时的心情写照,对自己,他说“世界那么大,趁我还年轻”;对阿里巴巴,他说“阿里从来不只属于马云,但马云会永远属于阿里”。(文末附马云的公开信)

马云的传承计划:

不再需要VS不能没有

这并非马云的首次交棒。

5年前,他曾单膝下跪宣布卸任阿里CEO,并哽咽地说道:“我以后不回来了,我相信年轻人会做得更好”。

5年后,阿里的合伙人增至36人,人才济济。其中不乏多名年轻领袖:淘宝总裁蒋凡、天猫总裁靖捷、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大文娱总裁杨伟东、B2B总裁戴珊……

从湖畔花园的18罗汉,到8.6万人的国际电商巨头,54岁的马云在阿里深耕细作了19年。如今,他将“认真准备了10年”的传承计划公之于众,自己也将追随比尔·盖茨的脚步,用更多的时间和财富投身于慈善事业。

如果马云真的如愿,他将以390亿美元的身价,成为全球最富有的老师。

但是,阿里巴巴真的不再需要马云?失去“英雄人物”后,阿里能否再续辉煌?

零个答案:

勿“跑马选帅” 必问一个问题

对于传承计划,马云很早就有了规划。

在2016年2月,他在联想的一场的活动上曾详细地阐述了对选接班人的态度。

马云坦言,当时还没有明确答案,但会集中考虑两点:

一是要及早考虑,趁着最年轻、最年富力强的时候进行,就像准备生孩子一样;

二是转变思维,从另一角度去思考接班人问题,而且不能再搞“跑马选帅”的老路子,“传统跑马选帅的问题,对公司的伤害超过了想象,因为你只要选出两个帅,必然会有两个团队的拼杀,政治斗争就会起来”。

所以,马云的结论是要“员工选领袖”,这是来自于社会学的启发——“六个人之中有人杰、七人之中有混蛋”。

在他眼中,善恶并行,要观察员工心中的领袖,他会刻意给对方机会,并培养和训练。此外,他还会设置新帅上任三个月后的内部考核,“三个月以后必须回答我一个问题:谁可以取代他,他要自己找出三个人能成为他的接班人,告诉我要怎么系统培养这三个人?”

对于接班人的问题,他还与阿里巴巴的投资人阎焱有过深入讨论。他坚信,外面招人的模式行不通,硅谷那套选取接班人的制度在中国很难嫁接成功。

阎焱也用实际案例佐证了马云的看法。阎焱曾说,在中国互联网创业的高峰时期,很多人信奉硅谷的模式,从海外找回来很多CEO、CFO,等到互联网风暴过后,嫁接回来的所有海归,基本上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功的。

一处归宿:

要重做马老师 教育“不能混”

多年来,马云并未将全部精力投身于企业发展上。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老师、教育才是他更看重的“归宿”。

“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是他的微博名,其个性签名写着“TNC大自然保护协会全球董事会董事马云”。

这是他认可的标签、角色和人设。

查阅他的175条微博,与阿里相关的言论寥寥。今年,他只为阿里在福建的一场签约活动点过赞,其余话题均为乡村老师、失踪儿童、非洲巡护等。

事实上,马云对教育有着特殊的情怀。

自1984年从杭师大外语系英语专业后,他从事了6年教师工作。10年后的1994年,马云曾在《杭电报》上刊登过一段骨干教师的感言,他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当时教育面临的问题。

“学校英语教学,以四、六级统考为准绳,以通过率高低、过与不过论英雄,而忽视学生听、说、读写的实际水平的提高,这就像是拔苗助长,是不足取的”。

同一张报纸版面上,老师们的言论以感谢、激动居多,唯有马云的话,刺耳且真实。

他也经常谈到教育对他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上学时的一些遗憾,其中包含了两次高考失利。

他曾说:“我并未被视作一个好学生,但是我努力了,而且一直在不停的学习。因此我想要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投身到教育中。”

在2017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他同样指出:未来我最担心的是教育变革。以前很多人在教育阶段“混混也可以”,但未来的教育是“混不过去”,若依照现在的课程去教育孩子,这些孩子在未来都将找不到工作。

在今年的杭州师范大学举行110周年校庆,马云回到母校并回忆教书育人的时光。“我觉得我没有一天停止当老师。我把杭师大所学的,自己当老师的所有经验、经历带到了阿里巴巴的创业之中去”。

在前些天的XIN公益大会教育分论坛上,他又总结地说,“我自己最后还是会回到当老师这一行,未来会把所有精力和想法都放在教育上。扶贫真正的目的是去扶人,乡村教育振兴了,这个国家的教育才会振兴”。

两派说法:

不再需要马云VS不能没有马云

马云为了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将要离开,他希望将时间投身到教育、环境和公益上。

他自认为,“阿里巴巴现在的治理制度、企业文化和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允许我走开而不至于带来破坏”。

但事实并非如此,此举无疑会为阿里带来巨大的震动。

自9月7日曝出“马云计划退休”的消息后,阿里的股票在当天收盘时的跌幅达到2.69%。

更重要的是,未来的阿里是否需要这位“英雄人物”掌舵领航?成为外界议论的焦点。

互联网分析师徐丽颖认可马云的言论。她告诉新浪科技,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蚂蚁金服,已完成基础体系的搭建,团队已从磨合期转入稳定期,协作效应已显现。若此时辞任,对马云来说是急流勇退,对阿里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除了中小微企业,还有政府的背书,几年不会有太多震荡”,徐丽颖认为,从近期的财报看出,阿里已经连续9个季度保持55%以上的营收增速,四大板块增速相对稳定,这证明了以电商为核心主导的阿里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影响,在电商行业中的地位无法撼动。

易观发布的电商App榜单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在今年3月,淘宝在综合电商行业的渗透率达到76.2%,京东为28.6%,两者差值近3倍。

徐丽颖认为,云计算和支付宝也是阿里布局的最重要棋子,同样也是嫁接政府部门的桥梁。其中,政务上云是阿里云的优势,资源和营收会持续加大;而中国人保等也成为了支付宝的股东,“它已经不再是靠B和C支撑的企业,与G(政府)密不可分的关系,会让它未来走得更稳健”。

简而言之,马云在“系统性规划”后,可以效仿比尔·盖茨一样淡出,“微软和阿里,不再需要英雄人物掌舵了”。

他的离开真的无关紧要?另一派的观点十分鲜明:阿里不能没有马云,也不会没有马云。

早在2009年,阿里就建立了合伙人制度。从章程看出,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制度,合伙人不必共同为企业经营的盈亏负责。而马云是终身合伙人,即便退休也会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制定。所以不会没有马云。

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对于领导人控制公司的作用愈发明显,京东刘强东不止一次强调,正道的价值观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马云更是如此。

他在合伙人章程第一条就写明,要符合公司文化的价值观。9年后,可以确信的是,马云的价值观、人生观、成败观等已深深地在阿里人心中留下了烙印,阿里不能没有马云。

三处端倪:

淡化内部痕迹 削弱岗位约束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认为,马云是阿里唯一的代言人,也是唯一掌舵者。

实际上,马云已很少插手阿里内部的具体业务,甚至可以说正在淡化痕迹。从三个采访细节中可以看出端倪。

2017年5月17日,在杭州西溪湿地的一间茶楼内,张勇在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透露:“马老师一般两三个礼拜回趟杭州,每次两人会提前约好,两杯茶一包烟,我俩坐下来可以畅谈三四个小时”。

张勇坦言,所聊话题并不局限于阿里的业务,而是聚焦在对外的思想战略上,“业务都是碎片化的,不会细化到处理业务上。在外面跑是产生思想的方式,会有一些新想法,我俩也会彼此触动”。

2017年11月11日,阿里在上海召开双11狂欢节。按照惯例,在零点公开交易总额后,张勇会上台盘点过往成绩,马云会压轴总结。

新浪科技在现场看到,马云在演讲10分钟前赶到会场,却径直走进了会议室,而后又悄悄地坐在了会场第一排,从始至终未上台。

当时有阿里内部人员分析,张勇在双11“战役”中取得了成功,“马老师上台反而会夺了风头,毕竟他已经很少插手这些业务和活动了”。

2017年12月5日,新浪科技在乌镇对马云进行了专访。当时,蚂蚁金服投资了共享单车平台ofo,此举也让“橙黄单车”大战升级成为AT之战。

在问及阿里为何要投资ofo时,马云满脸疑惑,“我们投资了ofo吗?那可能金额不多吧……这种事张勇可能会比较清楚。我从2012年就讲过,我要学会怎么当董事长,我不该去干涉这些事儿”。

同样,在阿里巴巴的法人变更和财报上也露出过蛛丝马迹。

今年7月6日,阿里的法人代表由创始人之一戴珊担任,取代了CEO张勇。对此,张勇助理颜乔解释称,此举并非集团法人变更,所变更法人的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负责B2B业务的公司,而戴珊是B2B业务总裁。

但熟悉阿里的人士或许记得,历次阿里法人代表变更,都会与CEO变更挂钩。

事实的确如此,早在2014年,马云将CEO职位转交陆兆禧,后者成为了法人代表;2016年,张勇上任CEO,法人代表随即更换。所以有分析认为,戴珊也有可能接棒CEO职位,而张勇上任董事局主席职位,马云顺利卸任。

而在7月27日发布的阿里财报中,曾详述至2019年要完成对VIE架构的调整完善,调整的核心内容就是减少马云和谢世煌的个人控制力,改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和高管们集体控制,目的是为规避“关键人风险”。这也意味着,一旦VIE拆解完成,相当于削弱了马云的控制力,减小了岗位约束,也减弱了离开的影响。

一年后卸任董事局主席,这是马云最终的决定。

他在信中的末尾说道:世界那么大,趁我还年轻,很多事想试试,万一实现了呢?!我可以向大家承诺的是,阿里从来不只属于马云,但马云会永远属于阿里。

延伸阅读:企业大佬退居百态

中国在改革浪潮发展中,先后崛起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光阴荏苒,这些企业的领军者也到了退居二线的年纪:他们或投身教育、或关注公益、或游山玩水、或静心写书,但在企业危难关头,他们也会再度出山,奔赴战场,扭转颓势。

01

公益逍遥派

今年3月,商业传奇李嘉诚宣布正式退休,这一计划,他曾酝酿了长达22年之久。退休后,他仍担任集团高级顾问,并花较多时间处理名下基金会工作。此外,他还对教育、医疗和公益等倾注了心血。

去年6月,万科董事长王石宣布退休,日后便频频参与一些环保公益活动。媒体报道,他在退休后变身探险家,他喜欢登山、航海、滑翔等户外运动,多次攀登国内外雪山,近期到戈壁去种庄稼。

02

重杀战场派

今年4月,因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爆发最大危机。76岁的中兴通讯创始人侯为贵再度出山,手拎行李箱奔波于深圳宝安机场。在经历了88天磨难后,中兴事件得到转机,中兴总部的LED大屏幕上挂出标语:解禁了!痛定思痛!再踏征程!

今年5月,联想集团爆发信任危机。在一片斥责声中,74岁的柳传志挺身支援,专门与华为任正非等人联系寻求真相,并在公开信中写道: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誓死打赢这场联想荣誉保卫战。除此之外,在2009年联想盈利危机时,柳传志也曾复出,助力联想走出困局。

03

奋战一线派

今年3月,华为对外宣布了领导层调整,把CEO轮值制度修改为董事长轮值。然而,74岁的任正非仍然选择奋战,留任董事会职务。他不仅是华为的创始人,更是精神领袖。不过也有消息称,他将在今年年底退休,届时将不再享受一票否决权。但该说法未得到官方证实。

附马云的信

教师节快乐!

各位阿里巴巴的客户、阿里人、阿里巴巴的股东们:

今天是阿里巴巴19周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大家宣布:经董事会批准,一年后的今天,也就是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20周年,我将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逍遥子)将接任董事局主席一职。我从今日起会全面配合张勇,为我们的组织过渡做好准备。在2019年9月10日之后,我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成员,直至2020年阿里巴巴年度股东大会。

这是我深思熟虑、认真准备了10年的计划,今天得以实现,要感谢阿里巴巴合伙人的认同,感谢阿里巴巴董事局的批准,也要感谢所有阿里巴巴的同事们以及他们的家人,正因为过去19年大家对我的信任、支持和共同努力,让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迎接这一天。这标志着阿里巴巴完成了从依靠个人特质变成依靠组织机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业制度升级。

1999年,和大家一起创办阿里巴巴的时候,我们矢志建立一家让中国和世界骄傲的公司,让公司能够持久发展102年。我们知道谁都不可能陪伴公司102年,公司持久发展靠的是治理制度、文化体系和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公司不可能只靠几个创始人,更何况我深知从能力、精力和体力的角度,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担任公司的CEO和董事长工作。10年前我们就问自己这个问题,如何保证马云离开公司以后,阿里巴巴依然健康发展?我们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体系,才能解开企业传承发展的难题。为此,这十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努力和实践。

我受的教育让我成为一名教师,能够走到今天我非常幸运。为公司未来负责也为自己负责,应该让公司里更年轻、更有能力和才华的人来担任领导工作,继续传承“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伟大的使命。我们帮助全世界的中小企业、年轻人、妇女发展的使命和愿景让我们激动不已,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福报和责任,真正相信并实现这样的使命就需要更多马云、数代阿里人去为之奋斗。

今天的阿里巴巴最了不起的不是它的业务、规模和已经取得的成绩,最了不起的是我们已经变成了一家真正使命愿景驱动的企业。我们创建的新型合伙人机制,我们独特的文化和良将如潮的人才梯队,为公司传承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事实上,自2013年我交棒CEO开始,我们已经靠这样的机制顺利运转了5年。

我们创建的合伙人机制创造性地解决了规模公司的创新力问题、领导人传承问题、未来担当力问题和文化传承问题。这几年来,我们不断研究和完善我们的制度和人才文化体系,单纯靠人或制度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制度和人、文化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公司健康持久发展。我深信,今天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和阿里巴巴所捍卫的文化,假以时日,将会越来越赢得客户、员工和股东的支持和拥护。

1999年创始之日起,我们就提出未来的阿里巴巴必须要有“良将如潮”的人才团队和迭代发展的接班人体系。经过19年的努力,今天的阿里巴巴无论是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堪称世界一流。作为教师出身的我,看到我们今天的团队、领导群体、以使命价值观驱动的独特文化,以及不断涌现出的一大批以张勇为代表的杰出商业领袖和专业人才,我深感自豪!

张勇加入阿里巴巴已经十一年,自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以来,展现出了卓越的商业才华和坚定沉着的领导力,连续13季度实现阿里巴巴业绩健康持续增长。他具有超级计算机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坚信使命愿景,勇于担当,全情投入,敢于站在未来创新设计新型商业模式和业态。他被评为中国2018年最佳CEO排名第一,这份荣誉当之无愧!他和他的团队已经赢得了客户、员工和股东们的信任和支持。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给他和他领导的团队,我认为这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最正确决定。这几年我和张勇的合作配合经历,让我对他和他领导的新一代阿里巴巴领导团队充满信心!

关于我自己未来的发展,我还有很多美好的梦想。大家知道我是闲不住的人,除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和为合伙人组织机制做努力和贡献外,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再说了,世界那么大,趁我还年轻,很多事想试试,万一实现了呢?!我可以向大家承诺的是,阿里从来不只属于马云,但马云会永远属于阿里。

马云

2018年9月10日

(本文来源于新浪科技,作者韩大鹏,IT大佬已获得作者授权、经IT大佬编辑发布,文中观点为作者观点、不代表IT大佬观点。)

延伸阅读

“威胁”特朗普?马云:贸易停止时,战争就开始了

阿里巴巴与腾讯:中国互联网巨头之争将走向世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