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报告日”制度有百利而无一害

“以前有人觉得低保户评选不透明,最近一批低保户,在上报乡政府审批之前,都经过了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讨论并公示……”说起村里的变化,湖南省永顺县高坪乡马鞍村党员代表向显文一脸满意,这些变化都得益于马鞍村推行的“报告日”制度。(9月7日,人民日报)
所谓“报告日”制度,就是村“两委”每季度向群众报告一次工作,并接受群众监督质询。这是永顺县今年上半年推行村委监督机构如何发挥作用的一项探索性改革。县委组织部开始在全县“海选”试点单位,然而,一位副部长连探了好几个村子的村干部口风,都没人敢“接招”,唯有马鞍村党支部书记向言奎领取了这项让人害怕的艰巨任务。
去年5月,马鞍村“两委”刚刚换届,新任村支书向言奎被告挪用国家项目资金给自己办养猪场,另外还私占了村里的两个门面。尽管组织上调查很快证实了他的清白,可向言奎心里的那根刺却迟迟未能彻底拔出。“人多嘴杂,我就是浑身长嘴,也讲不清楚。”向言奎说,“为了充分与村民沟通,我接下了‘报告日’的试点工作。”
在“报告日”会上,马鞍村会议室里满满当当围坐了好几圈人,有县领导、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坐在前排的则是村里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民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全体成员,以及马鞍村“两委”成员。向言奎首先作报告。听完后,村民们没有多少客套,直接“发难”。“什么办公用品要用8万多?”马鞍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彭善菊问。原来,2017年村部搬迁,购置了一批办公用品,花了8万多元,村民们多有质疑。村主任向泽海作答后,村民向言洲要求看开支项目发票。很快,一份购置办公桌椅、文件柜和沙发等物品的明细复印件被送到了参会人员手里。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完账单明细之后,彭善菊在票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除了这笔费用,村里全年财务收支凭证也都被摆上了桌面:23个收入款项,包括门面租金16000元,收农业部结对帮扶资金100000元,上年结转20570.29元;30个支出款项,包括垃圾清运费13400元、公路养护款3300元……
作报告、答问题、查凭据、提建议,会议整整开了三个半小时。干群间零距离接触,有疑就问,有问必答。村两委的工作,村民看得见,摸得着,只是有些决策、意图村民不够知晓,造成了群众对干部的猜疑。通过“报告日”制度,群众对村里的财务、决策一清二楚,心中的疙瘩、顾虑全然消除,利于凝心聚力,推动村务工作的开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行动,值得更多的村效仿。
(文/韶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