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来了,不少孩子烤糊了,问:只考了普一或者二本,不甘心,到底要不要复读?

此前已就此事发文,但未能言尽。在此,围绕“复读与就业”这一根本问题,再做论述。

要不要复读,先得摸清以下4个问题:

要不要复读?大学教师:搞懂4个问题,再决定不迟|论复读与就业

问1:复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复读是为了上更好的大学,争取更好的就业机会,这一点毋庸置疑!

因此,要不要复读,不应以“多考几十分”来衡量,而应权衡“多的这几十分,是否等价于更好的就业机会?”

搞懂这个问题之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什么样的“复读”,有利于就业。

问2:复读后能多考几十分,是否更利于就业?

很多人仅比预期成绩少考了20分、30分,心有不甘,这样的复读极不理智。

90%以上的复读生,复读一年,成绩提升了几十分,乃至一百分,看似可喜;

殊不知:考不上985、211,一年的青春白费,一年的汗水白流,换来的仅仅是量变,却没有“质变”——等价的求职竞争力,大学毕业求职时,依然被歧视。

只能说,这几年三本并入二本,二本升为一本,“一本”多如牛毛,现在的“一本”太不值钱了,挣扎来挣扎去还是不值钱。

问3:复读,来年考上985、211,你有把握吗?

若有9成把握当然可以复读,拿到名校毕业证,本科毕业后,就业优势巨大。

因为,70%以上的大学生都是混4年,领一张扫盲证毕业,985、211院校也不例外。在这样的情况下,扫盲证的质地就很重要了,985、211院校的扫盲证为“24k纯金打造”,同等条件下,就业优势明显。

每年“双选会”校招,500强企业只招录985、211毕业生,非名校学子的简历铺地毯用,便是实证。(详情可参见本人另一篇文章《500强企业只招985毕业生》)

即便如此,尖子生复读也仅是“不亏”,谈不上“划算”,非985、211的苗子就更应当绕道了!

问3:如果不复读,勉强上二本或普一,未来求职,没有竞争力,怎么办?

把复读这精力,拿出一半,用来备战考研,考入985、211院校,要“划算”得多。

事实上,考研的竞争压力远小于高考:付出同样的努力,也许复读后能考上一般985院校,而考研时却能考上清华北大。

本人的一位同学就是这样,高考失利,本科就读211院校金融专业,通过考研步入人大金融专业,目前就职于某投行,此类案例并非个例!

必然会有人质疑:用人单位,难道不看本科学历吗?不急,下一问正是这个问题。

问4:很多人说企业看中第一学历,“第一学历”不好,名校硕研学历也不受认可,是真的吗?

无稽之谈!

以讹传讹的人无外乎两种:

一种情况是:高考不行,读的普一、二本,领了第1张扫盲证;考研又不行,硕研仍然读的普一、二本,又领了第2张扫盲证。

另一种情况是:考研还行,从普一、二本晋级到985、211;但读研不行,空有一张“24k纯金”名校硕研毕业证,其他神马也不会。

以上两种人,硕研毕业找不到工作,不从主观上找原因,却推卸责任,见人就说:不是我硕研不努力,而是“第一学历”不行。(这里的第一学历是打引号的,很多人连什么是第一学历都没搞清楚。本科4年+直读硕研3年,第一学历为硕研;本科4年,工作后发现学历不够,再读硕研,第一学历为本科,这不是重点,跑题了,见谅)

甚至有呆瓜质疑:你拿着985硕研学历求职,以为企业不看你本科学历吗?

我只能说:都熬到985全日制硕研这份儿上了(注意“全日制”三字,圈起来要考),还需要靠本科学历混饭吃,说明985硕研真的是白读了,恭喜你拿到第2张扫盲证。

这种层次下,正常人怎么也会做做项目,搞搞科研,大多数人毕业都有些成果了,毕业求职不带毕业证复印件,照样应聘成功,信不?

本人虽是大学老师,前两年还真去体验过应聘,神马都没带,直接去人才市场,跟某企业HR聊了半小时。HR表示有点儿晕,帮我预约了,次日跟总裁谈。第2天,跟总裁谈了20分钟,总裁表示:销售总监职位很适合你,什么时候能上班。。。

如果读个硕研下来,肚里没点儿干货,还得靠文凭混饭,说明你还真不适合读研。

综上,孩子们,能买到“后悔药”的只是1%的少数人,还是赶紧想想志愿怎么填报吧。大学才是真起点,高考只是热身赛。若对专业情况、就业形势有疑问,我很乐意给家解答,可在评论区留言

四筒爸爸:大学教师,你身边的脱坑砖家(高中国重清北班,大学某985王牌专业,拍砖的轻点儿,别把我拍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