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金秋时节,又到一年中路跑运动的黄金季。根据《中国马拉松》官方网站的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在国内举办的A类认证赛事达到169场,较去年增加12场,B类认证赛事更比去年翻番,达到了44场。而如果将视线聚焦到上海的话,每逢周末大小路跑赛事、活动扎堆的情况也成了从夏末一路绵延至11月尾声的常见景象。

老少咸宜势头足 又到一年黄金季

翻开上海全民健身赛事9至11月的赛历,不难发现,路跑板块确实在这一季里迎来了又一波升温。从亲子跑到各种类型的企业健步行活动,再到趣味跑步比赛等,借着渐渐秋高气爽的天时,上海又迎来了一年中路跑运动的黄金季。

说到上海的路跑,“头牌”自然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里,历来都被广大跑友戏称为“看脸”与“比拼血统”大事件的2018上马抽签公布了结果:38000位幸运儿从近14万的预报名跑者中脱颖而出。对比2017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今年的上马报名人数再创新高。报名参加全程马拉松项目和报名参加健身跑(5公里)项目的跑者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只有10公里报名人数有小幅度下降。

当然,路跑之精彩,从来都不局限于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这些“牛人专利”,在上海全民健身的舞台上,更亲民的门槛让更多男女老少都参与到了这份动起来的热度中。亲子跑、情侣跑、青少年组、老年组以及受众面更广的在职人员群体,一定程度上,路跑已成为全民健身舞台上的“万人迷”项目。

根据《中国马拉松》官方网站的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在国内举办的A类认证赛事达到169场,较去年增加12场,B类认证赛事更比去年翻番,达到了44场。

2015年12月,随着《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情况发布会的举行,商业性和群体性体育赛事的审批环节被取消,社会力量加入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中的空间被明显增加了。那么,在这一关键时间点过去的近三年后,政府职能部门与那些如春笋般冒起的民间路跑赛事间,到底相处得如何呢?

在取消审批流程后,政府职能部门与那些民间赛事其实仍有较紧密的关联,采用的乃是“放管扶”的做法,即在“放”之外,还要管理和扶持,并非真的让这片民间赛事市场真的放任自流。

服务保障不到位,参与跑友要吐槽,以势头正旺的民间路跑赛事市场为例,这可算是跑友们很关注的一大投诉点。记者从上海市体育局处了解到,其实他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且在未来将以各类“占公类”(占用公共资源类,如封路、封江等)赛事为切入点,着手提升民间赛事的整体质量。

在公开的平台上进行招标,吸引有意办赛的单位和机构前来参与,请他们提出各自的策划、理念、方案、服务保障等,最后由专家团来决定,对哪些办赛计划亮绿灯,又要对哪些说“不”。在这一招标形式的背后,招的其实不是单一的办赛经费等,而是要将更多有创意、有组织、有服务保障的民间赛事送到市民朋友们的身边。

沪上路跑热门地

·徐汇滨江大道

在跑友们按不同标准列出的申城十大夜跑路线中,徐汇滨江大道一直名列前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安全系数也高,凭借这些长处,徐汇滨江大道不仅成了业余路跑爱好者的聚集地,也是受不少路跑赛事钟爱的路段。

·世纪公园

自世纪公园七号门开始,绕世纪公园跑圈,每圈5公里,因绕圈跑不受红绿灯干扰,而且世纪公园周边环境不错,所以这里是上海跑步者的乐园。

·世博大道

大圈以世博大道、浦东南路为环;跑小圈者仅在世博大道上折返。这一板块,向南延伸为三林世博板块:沿耀龙路至耀体路,再至东方体育中心折返。附近路面开阔车辆较少,渐趋成为固定的路跑地点。

·新江湾

这里是上海最早的路跑热门地之一,路线较成熟,起点在淞沪路殷行路,经国泓路绕至政和路,然后经国帆路返回淞沪路,几乎全程都可以在柏油路非机动车道上跑,全程5.2公里。

·北外滩

大连路地铁站出发,沿大连路至东长治路、北外滩、外滩折返。

·长风公园

长风公园的跑步线是在公园内的,机动车的干扰较少,适合那些能在日间抽出空进行跑步训练的人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