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民间福寿剪纸起源于北魏时期,2009年寿阳福寿剪纸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以简洁明快、故事性强等特点闻名全国。多年来寿阳县的众多剪纸艺人米兰英、赵玉娥、张翠花、衷彩秀、王森玉、李俊娟、胡秀珍等,通过精心创作,根据形状进行创意性加工,共归纳整理出八大类1000余件作品。这些作品主题明确,立意高雅,反映了寿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被人们称为寿阳的“万花剪”。《老寿星故事》《浮化山传说》《福寿之乡》《农耕文化》《寿阳民俗》等系列剪纸作品,多次参加北京、广州、太原等地文化博览会并获奖。

市级非遗项目——王氏皮雕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在4000多年前,已有皮靴的记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关于皮革生产工艺的记述。而作为中华文化重要发源地的山西,皮革生产亦十分发达,据地方志记载,三晋境内皮坊众多,皮雕品雕刻精美,工艺细致,为历代皇宫贵族名望所青睐。

王氏皮革雕刻制作技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民族的风土人情、人文观念、社会百态紧密关联,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认知价值。其工艺精细、工序复杂,其作品题材丰富、造型典雅、技艺精湛、富丽堂皇,体现出晋作“清秀典雅、精湛细腻、雅俗兼备、刚柔并济”的独特风格,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皮雕造型生动、色彩丰富、线条柔和、质感强烈,被世人称之“软浮雕”,是古老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先进皮革工艺及高科技复制技术的完美结晶。其较之宣纸书画与金画更显立体感与层次感,以其独有的自然质朴、古老典雅的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在国际上引起极大的反响,吸引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王氏皮雕是高档装饰极品,彰显主人的尊贵气质与非凡艺术品位。皮雕艺术集实用性、鉴赏性、珍藏性于一身,融民族精湛工艺和东西方文化于一体,将传统中西绘画、雕塑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顶点,具备了极强的实用性与观赏性及收藏价值。

市级非遗项目——拓碑技艺

石碑既是传承历史记忆文化乡愁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中华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寿阳拓碑技艺留存久远,分布寿阳境内及周边地区。拓碑是将纸覆在石碑上,然后刷墨揭下,就在纸上显现与石碑上同样的字形。在印刷术没有诞生之前,古代遗存下来的文字有不少是在石头上记下来的。寿阳碑拓技艺是将碑版上的文字或图像,用宣纸紧覆在碑版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然后将纸揭下,纸上留下碑版上的文字或图形,有“乌金拓”、“蝉翼拓”、“朱拓”等多种形式。寿阳碑拓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对于研究历史文献、文物、书画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佐证。

市级非遗项目——黄腰黑肚

黄腰黑肚(坎肩),是一套孩子一周岁生日时由老娘(外婆)送给外甥的独特礼物,在寿阳民间已经流传上千年。俗语有“黄腰黑肚,老娘拴住”的说法。前襟选用黑布(或者黑绸),对开襟,挽扣疙瘩,襟前绣福寿类小图案后襟选用黄布(或者黄绸),精心绣制(或者画)“石榴佛手”图案,俗语有“九石榴儿一佛手,守住亲娘永不走”的说法,意在祈求孩子茁壮成长,属于民间祈福文化的范畴。

市级非遗项目——柳编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温家庄乡大东庄村是寿阳重要的柳编生产基地。

春秋时期为马首邑,西晋太康年间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全县以农业种植为主,柳编是村里的特色产业。民间编织的有柳箱、筐、篮、升、斗、簸箕、筐萝等。其编织技术精巧,产品样式考究大方,结实耐用,产品远销京、津、冀等大商埠。清末以后,柳编遍布寿阳北乡一带,编制人员达300余人。民国时期,柳编业已成为寿阳一项产业,有1000余人从事柳编生产,而温家庄乡大东庄的柳编最为出名。

大东庄的柳编明清时期以个人编织为主,解放后成立柳编小组,主要进行柳编加工生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柳编艺人开始各自生产,辐射周边小东庄、温家庄村以及宗艾镇索马、尖山等村庄,产品主要销往寿阳、盂县、阳曲、阳泉、榆次等地。

县级非遗项目——五谷画

五谷画是以各种植物的种子为原料,通过粘、拼、雕等手段,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做成的画,同时对画面进行了防潮、防腐、防蛀虫的特殊处理以利于长久保存和收藏。

五谷画粗犷淳朴、视觉效果独特,耐人寻味。五谷在佛教、道教界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在民间则将五谷画作为避凶邪、镇恶秽的祝镶之宝。

五谷画是古老的中华绝技,一门传统民间草根工艺。艺术风格与剪纸、国画、年画等画种不同,其画面立体感强,视觉冲击效果明显,给人一种震撼亲切的感觉。五谷画具有形的质朴,神的生动,意的深邃,法的自然等特征。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之美,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县级非遗项目——爱社面具

爱社面具:六副:用龙头形状的木制模具上敷纸浆约半指厚,外裱麻纸涂以各色桐油或油漆。头顶部有赤发三缕,用牛尾染成,分披前、左、右额,面具颜色以红、紫、粉红、绿、灰、蓝六色为序,眉凸眼凹,鬼脸眉心贴一银锡箔剪的蛤蚂,两额角各有一束五色纸条竖立,舌头用铁片染为红色,呈伸出状,口内有轴可任由嘴唇衔着上下转动,耳垂挂有杯口大小的耳环。六副面具中蓝色面具青面獠牙,长舌血口,俗称“恶鬼”。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