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陈毅题写馆名的安徽省博物馆

○陈毅曾运筹帷幄的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渡江战役前夕在肥东瑶岗留壁诗;1961 年视察省博物馆并题写馆名;关心合肥高校建设,提出要尊师重教教育好学生 …… 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国家建设时期,陈毅元帅和合肥的渊源都是很深厚的。

瑶岗村中留壁诗

" 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 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 在肥东县撮镇瑶岗村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灰砖小瓦的房子,它就是著名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在一间房间的墙壁上,还留有这首诗。而这首诗的作者,正是陈毅老总。

我们看到,诗竖排成四行,落款 " 仲弘 一九四九,四,二三 "。仲弘是陈毅老总的字。这首诗是陈毅元帅听到南京解放的捷报,心情万分激动,挥笔写在壁上的。

在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我们看到,一进正东间是陈毅司令员的卧室,里面陈列着陈毅用过的旧式大衣橱、半截柜、桶箱、皮箱、竹壳水瓶和一部代号 501 手摇式军用密码电话机、一张办公桌椅。房间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原物,而且还是按原状安放的。陈老总睡的是一张欧式铁床,是新婚的房主从上海买来的,展柜里摆放着陈老总和小平同志下过的围棋和象棋。

当然,展柜上方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陈老总留在墙上的那首七言诗。

为省博物馆题馆名

解放后的 1961 年 11 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元帅来到合肥,视察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状况。"1961 年 11 月 1 日下午 1 点多钟,合师院党委把宗志璜、张涤华和我送到省博物馆。车到馆内大院,有省文化厅领导同志告诉我们,陈毅副总理要来观看文物,请我们陪同。" 关于这段历史,著名历史学家、原合肥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陈怀荃在相关文章中回忆道。

据陈怀荃教授回忆,不一会陈毅同志和省里领导就到了。他坐定后,由馆内专家将部分馆藏珍品逐件摆放在他座前案头。主要是徽派书画,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青铜器、玉器及其他精品。" 陈毅同志饶有兴趣地欣赏,我们在旁边有时插话作点简要的介绍,前后有一个多小时,他非常满意。" 参观后,陈毅同志还应邀为省博物馆书写了馆名。稍事休息后,陈毅还邀请陈怀荃他们一同去稻香楼宾馆座谈。

" 在稻香楼宾馆的谈话首先从文博事业谈起。陈毅大加称赞解放以来安徽文物工作的迅速发展和进步,博物馆事业也随之兴盛发达。他说 , 他在日内瓦参观当地著名的国家美术馆,一进去就感到非常冷落,哪有刚才所见安徽省博物馆内的兴旺景象。" 陈怀荃教授在回忆文章中说。接着,话题就转到高教工作。陈毅很关心安徽高教工作的发展。陈怀荃教授他们比较简要地汇报了当时在合肥的几所高校的大致情况,并在商量后决定请陈毅去合肥师范学院视察,他欣然同意了。

谈兴正浓,陈毅同志见天色将晚,就邀请陈怀荃他们共进晚餐。" 餐厅与客厅相连,我们围坐成一桌。他坐主位,首先举杯对我们说,无法请到在合肥的全体大学老师,就请我们作为代表接受他的敬意。席间谈话更为随便,他还提出很想去看一看佛子岭水库,但时间来不及,看来只好在回程途中,飞机绕过去在空中俯览一下了。" 陈怀荃教授在回忆文中说。

一定要尊师重教

第二天即 11 月 2 日,上午 8 点多,陈毅同志来到合肥师范学院,师院领导会同各系教师代表前往迎接,座谈地点安排在党委会议室大厅,在座的约有 30 人。据陈怀荃教授在回忆文章中说,陈毅面带笑容,表现了对知识分子较深厚的感情。

在讲话中,陈毅重点谈到学校一定要尊师重教和教育好学生。在谈这个问题时,他还讲到周总理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最好。由周总理抚育的孩子在上学期间,总理每年分别把每个孩子的老师请到家里家宴一次。每次都亲自向每位老师敬酒三杯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培养。据陈怀荃教授回忆," 他当时还强调说,你们是大学老师,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敬。你们教的是大学生,为国家培养人才,你们的责任重大,我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接下来,陈毅还提到有些干部子弟特殊化问题。他说有的地方,只要一到星期六,领导的小汽车就在学校门口挤得满满的,这种现象很不好。

当天陈毅的讲话,前后将近两个小时,在座的人听后莫不深受鼓舞和感动,印象都很深刻。讲话结束,陈怀荃教授又单独陪他去新建的合师院图书馆二楼历史系文物陈列室观看。一进室内,宽敞明亮,橱柜排列整齐,各类文物陈列有序。陈毅按顺序观看,连声叫好,颇为高兴。

从陈列室参观后,陈毅就顺两栋大楼间的大道向外走去。沿路两旁挤满了学生,大家热烈鼓掌欢送。走到此道尽头,陈毅才上汽车离去。

□程堂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