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尼斯湖水怪”化石被找到,生物学家:属长脖爬行类,已灭绝

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个疑似“尼斯湖水怪”的远古生物遗骸,化石显示这是一只巨大的长脖子生物。

疑似“尼斯湖水怪”化石被找到,生物学家:属长脖爬行类,已灭绝

据古生物学家判断,这只史前生物的学名是薄板龙(elasmosaurid),一种生活在恐龙时代的四鳍海洋爬行动物,从鼻子到尾巴长达11米,与标准电线杆一样长。这个新发现的“海怪”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已知薄板龙。

疑似“尼斯湖水怪”化石被找到,生物学家:属长脖爬行类,已灭绝

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的古脊椎动物学家,何塞·奥格利曼(José O'Gorman)说:“它不仅长得很长,而且还非常结实,活着时重达近15吨,它是已知最大的薄板龙。”

疑似“尼斯湖水怪”化石被找到,生物学家:属长脖爬行类,已灭绝

其实早在1990年,研究人员就在南极洲的西摩(Seymour)岛上发现了这只巨大的远古“海怪”,但因为它非常庞大,化石所在的岩块又非常坚硬,所以在2005年、2012年和2017年,分了三次才将化石完全弄出来。十几年的时间中,科学家们一共收集了近800千克的化石。

疑似“尼斯湖水怪”化石被找到,生物学家:属长脖爬行类,已灭绝

化石所在的地质层,距离白垩纪—古近纪(K / Pg)边界仅2.3米。白垩纪—古近纪边界十分著名,它产生于6600万年前,当时一颗10千米长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了非鸟类恐龙和海中爬行类的灭亡。

疑似“尼斯湖水怪”化石被找到,生物学家:属长脖爬行类,已灭绝

奥格利曼表示,鉴于化石靠近白垩纪—古近纪边界,这只古老的海怪很可能生活在大灭绝前3万年的海中。

从骨骼上看,奥格利曼不敢确定海怪就是薄板龙,因为它的化石与其他标本的重叠不足,无法判断他具体属于哪一类,它甚至可能属于一个此前从未发现的新物种。目前将其暂时归类为薄板龙。

疑似“尼斯湖水怪”化石被找到,生物学家:属长脖爬行类,已灭绝

奥格利曼发现,海怪的部分椎骨融合在一起,表明它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成年体,尽管体型巨大,但它的颈部并不像其他薄板龙那样细长,实际上这只海怪只有较少的颈椎,研究人员称之为“小墩子”(stocky)。

疑似“尼斯湖水怪”化石被找到,生物学家:属长脖爬行类,已灭绝

据推测,这只海怪吃无脊椎动物,例如水母、乌贼和章鱼等。奥格利曼说,这个标本的巨大尺寸表明它所在的生态系统不错,充满了大量美味的食物。他补充说,这种富足的生活到大灭绝时戛然而止。

关于这只薄板龙的研究,将在年末的《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期刊上发表。

参考资料:《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

你认为这只薄板龙跟“尼斯湖水怪”有关系吗?欢迎留言、分享。

请随手点赞、关注、转发。支持原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