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位居高位,成为有史以来“慈善第一人”

现如今慈善已经走入了人们的日程生活中,很多软件已经推出了类似行走捐等等捐助方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日行一善。其实早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一位慈善家,而且此人的名字也是大名鼎鼎的。他就是范仲淹。

说起这个名字可能有不知道的,但是他有一句名言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思想被后人所熟知。同时更看出了范仲淹一人的思想境界。总的来看,范仲淹的一生,是值得人们敬佩的。

北宋名臣,位居高位,成为有史以来“慈善第一人”

不仅仅是后人们敬佩范仲淹,在明朝时期发生了一件事。当时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一个囚犯审问,这个囚犯名叫范文从。朱元璋看到这个名字之后,有一个很大的疑问。范文从姓范,那么与范仲淹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呢?

北宋名臣,位居高位,成为有史以来“慈善第一人”

最终的朱元璋得知范文从是范仲淹十二世孙。结果范文从被免死,原因就是朱元璋敬佩范仲淹这样的官员。不得不说范仲淹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在历史上很多皇帝的眼中,范仲淹都是非常厉害的存在。

那么范仲淹到底有怎样的作为,能够让他的十二世孙免死呢?范仲淹出生在北宋时期,幼年丧父,这样看范仲淹的儿童时期非常苦,同时母亲改嫁,这样的成长环境没有改变范仲淹的性格。母亲改嫁之后,范仲淹叫做朱说。

北宋名臣,位居高位,成为有史以来“慈善第一人”

不过继父对范仲淹还是很不错的。家境贫寒的范仲淹没有放弃读书,在母亲的教导之下,范仲淹学习了很多知识。可是朱家的生活并不算差,其他的朱家子孙开始嘲笑范仲淹,得知真相之后,范仲淹前往了应天府求学。

北宋名臣,位居高位,成为有史以来“慈善第一人”

从这之后,范仲淹就开始了他的人生之路。范仲淹投靠到了北宋教育家戚同文的门下,在戚同文的教育之下,范仲淹的学识一点一点的上升。为了能够顺利的求学,范仲淹的生活是非常简朴的。付出终有回报。

北宋名臣,位居高位,成为有史以来“慈善第一人”

大中祥符八年成为了进士,在这之后范仲淹开始入朝为官。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官居九品。官位虽小,倒是有了俸禄,不过范仲淹没有忘记母亲,将母亲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多年之后,范仲淹被掉到了泰州管盐仓。

由于泰州的海堤年久失修,范仲淹亲自上书皇帝,建议修建沿海筑堤。在修建的过程中,范仲淹以身作则,成为了典范。最终长达150余里海堤修筑完成。之后范仲淹母亲去世,他回家乡守丧三年。在这三年中,范仲淹教书育人。

北宋名臣,位居高位,成为有史以来“慈善第一人”

范仲淹到地方做官之后,依然没有改变初衷。在哪里都要为百姓做实事,皇帝深知范仲淹的能力,结果每次到地方为官之后,过不了多久就会被调回京城。回到京城之后,范仲淹看不惯朝中官场行事法则,于是他编制了《百官升迁次序图》。

北宋名臣,位居高位,成为有史以来“慈善第一人”

可是这样的事情将宰相吕夷简得罪了,最终的结果范仲淹被赶出京城,吕夷简被罢免宰相。其后范仲淹写下了《灵乌赋》,有一句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表明了范仲淹的为官态度。不过没过多久,范仲淹又被调回了京城。

西北战事之后,范仲淹升为了宰相。其后范仲淹主持了北宋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之后范仲淹面临“退休”,在最终的情况下,范仲淹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范仲淹拿佃租接济贫寒不能自立的老百姓,建立范氏义庄。同时开启了一条横跨了数百年的伟大的慈善事业。史书记载为:“置负郭长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