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月4日的凌晨,我辗转反侧毫无睡意,手机嗡嗡地震动了两下,我划开了屏幕。引入眼帘的是这样的一段信息...

抱歉,我不接受你群发的新春祝福

每次过节,我的手机都会收到无数的祝福信息。照理说被人祝福是一件幸福的事儿,但我却厌恶极了。面对着那些千篇一律复制粘贴的祝福,我不知道该回复些什么。

而这次,我破天荒的回复了一句“谢谢”,没有拉黑对方,而是默默的把手机震动调成了静音。

抱歉,我不接受你群发的新春祝福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活的越来越敷衍了。为此,我丢了许多朋友,许多朋友也丢了我。

我也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年味儿就开始变淡的了,我想可能是从人情味儿变淡开始的吧......

一个多月前,我在街上意外碰到了高中时的挚友老白,如果不是他从对面冲我叫了一声许久没人再喊起的高中外号,我一定不会身体一激灵。

我上去给了这小子肩膀一拳,说道:卧槽,是你丫呀,我操,这多少年没见了,要不是你丫喊我一声,我真认不出你这孙子来了......

但是当我意识到老白还牵着一位姑娘的手的时候,赶紧把嘴里的脏话全都去了。

我跟老白高中的时候是前后桌,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毕业之后考到了两个不同城市的大学,联系也就少了。高中毕业都八年多了,我们应该就见过一面,就是我大二那年的暑假,高中班里组织的同学聚会,这一晃都五六年没见了。

由于老白还领着女朋友逛街呢,我们也就简单的寒暄了两句,散的时候还不忘各自叮嘱一句,回头咱微信聊啊。

聊天页面里我们上一次对话还是去年的除夕,老白给我发了一条复制的祝福信息,而我啥也没回...不知道为什么,我那条跟老白约饭的信息始终没发出去。

我躺在床上想着,曾经的小纸条、贺卡、明信片,怎么就变成了如今的群发祝福以及朋友圈的点赞了。想了很久,我也没想明白。但是我突然想起来,当年中学时候别人送我的贺卡我应该还都没扔,于是我翻箱倒柜的找了起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没人知道那些落满尘土的纸片藏在哪个角落了,或许真的在不经意之间,倒垃圾的时候扔了,总之我确实没找到。但是在写字台的最下面的一层抽屉里,我却有了意外的发现,我找到了高中毕业时候的同学录。

从第一页一直翻到了老白的那页,和其他同学在祝福语那栏的三言两语不同,老白用最工整的字迹密密麻麻写满了一整页。他写了什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只记得我盯着那页祝福语看了很久,很久......

一个原创的祝福信息很难吗?很难!

有时候我很好奇,那些全是土味表情和大富大贵词汇摞在一起的新年祝词,就算套用的模板再有新意,真的会有人看吗?

每年过春节,很多人都要把八百年不带联系的”好友“勾进群发名单,你是在期待什么呢?

群发祝福,究竟是为了祝福朋友,还是满足自己?只是为了走一个流程,还是想换回对方一个回复和一句感谢呢?

如果只是为了走个流程,那我觉得没必要。没有任何人需要这种不走心的群发祝福。当一份祝福你送给所有人的时候,这份祝福将变得毫无意义,因为这份祝福不再真诚也不再与众不同。

而如果你是在期待着对方的回复和感谢,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真的有不少人,对这祝福语嗤之以鼻。你的一个群发的复制祝福语,想换回别人一个原创的回复,这种不平等的条约,搁你,你干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不管你发来的祝福语言多么文采飞扬,多么幽默风趣,多么感人肺腑,段子终归是段子而已。这段文字的背后,不再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而只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机器。

事实上,这样的群发不光不会带来你想要的效果,相当多的人对此都十分反感。不少人会将这种群发祝福语的人直接拉黑,你的虚情假意最终只能换来一地鸡毛。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大家都不会去看,明明发了以后很多人会反感,明明是“祝福”,最后却变成了“骚扰”、,为什么还有人愿意这么孜孜不倦的发呢?

我只能想到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的关系没那么亲近或者说已经没那么亲近了,但你还是想找个机会假装的继续问候。我们常常对别人说,希望大家都”多一份真诚,少一份套路“。殊不知,套路最多的就是我们。

抱歉,我不接受你群发的新春祝福

在大年三十,我不怕长辈们的催婚,我不怕兄弟姐妹平时不怎么联系,却要装作很热情时候的尴尬,我不怕饭桌上的推杯换盏,一到春节就胖三斤。

我最怕的是,我怕三十晚上的祝福太多,你会看不到我的问候,我怕初一的鞭炮太吵,你会听不到我的祝福,我怕初二的菜肴太香,你会看不到我的短信,我怕初三......

对此,我完全不同意。我想新年的祝福里,重要的不仅仅是忙不忙,有没有时间,因为短短的几句祝福里,不止有朋友间的心意,还有着年味里浓浓的仪式感。

我原来在网上,看过不少已故的曾仕强教授的视频。其中他讲的一段话我记忆犹新,这段话是他早年做演讲时候说的,放到今天不知道过时了没有,大家来判断吧。

曾教授说:一个老板如果要发礼物,一定不能跑到员工的办公室,每个人都送一个相同的。这样的话每个员工都有一个相同的礼物,那么这个礼物也就失去了他的价值了。大家该怎么工作还会怎么工作,为什么,因为对这个礼物无感嘛。这就是老板一视同仁的后果。

聪明的老板会把自己器重的员工,表现出色的员工分别叫到自己的办公室。然后神神秘秘、小心翼翼的把礼物送给那个员工,然后对他说,最近你的表现很出色,我也非常的看好你,所以特别要送给你一份礼物。你不要跟其他同事讲,因为你要说的话别的同事可能会妒忌、会眼红。因为这份礼物我只特别奖给了你,希望你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努力,争取做出更好的成绩。那个员工拿到那份礼物后,会非常珍视,之后的工作更卖力了。

曾教授说的这一套放到今天的职场当中是否还受用我不知道,但放到今天的人际关系当中一定受用。一个人不需要讨好所有人,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但是你可以用实际行动,让少数几个你最在乎的人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与爱护,从而更加深了你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如果我们还是朋友,那么我期待着收到你的原创祝福。不需要太长也不需要太华丽的语言,一句简单的问候就足够令我暖心。 如果我们的关系已经彼此疏远了,那么答应我,至少做到不再打扰。我也许不能确定是否因为过节太忙,你不小心遗忘了我。但我至少可以确定,你没有在敷衍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