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有为之君,武将非其人,文优柔寡断,信任妇人,蠢

南朝刘宋第二任皇帝刘义隆在经济上实施休养生息政策,从而使刘宋开国以来的三十几年成为两晋南北朝江东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按说这么一位有为之君,应该有机会与北魏一争高下,甚至有可能定鼎天下,真正成为一代雄主的。然而,北伐屡败,自己也阴沟翻船,死在了儿子手下。

此有为之君,武将非其人,文优柔寡断,信任妇人,蠢

刘义隆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毫无疑问,一定和他自身有关。

先来看看他的北伐。刘义隆一生发动了三次北伐,没有一次成功。我们抛开其它因素不讲,仅从他自身来说,存在以下几个致命的缺陷。

一:喜欢遥控指挥。在这一点上,同为宋的宋太宗和他有得一拼。他规定,打下一个城池或者结束一场战斗之后,下一步的进军方略,必须得到他的批准才能进行。军事方面,他爹刘裕或许可以称为两晋南北朝第一人,有时真的可以决胜千里之外。但他怎么能和他爹比呢?不自量力。

二:将非其人,用人不当。第二次北伐的时候,任用极力主张北伐的王玄谟为前锋,攻打滑台。岂不知这个王玄谟实乃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之辈。围困滑台几个月,不听下属良策,屡次错杀攻城机会,等到拓跋焘援军一到,仓皇南逃,真不知当初叫得最凶誓死北伐的底气是从哪来的?!

此有为之君,武将非其人,文优柔寡断,信任妇人,蠢

第二次北伐失败,反被北魏南伐

再来说说他的文治。他的谥号为文,当是赞许他的内政管理。但作为一个帝王,在关键接班人的废立之事上,太过文气,优柔寡断,终受其累。怎么回事呢?

他的太子刘邵,以及他的宠妃潘淑妃所生的儿子刘濬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他们担心刘义隆有一天会知道,于是请了个神婆严道育作法,听从严道育的建议,在寒章殿前埋下了刘义隆的玉像,竟然行“巫蛊”之术。

实施埋下玉像的是谁呢?一个是刘劭的姐姐东阳公主的婢女王鹦鹉。这个神婆严道育就是东阳公主介绍给刘劭的。另外一个是东阳公主府上的奴仆陈天兴。还有一个是宫里的黄门陈庆国。

此有为之君,武将非其人,文优柔寡断,信任妇人,蠢

东阳公主

问题就出在这个王鹦鹉和陈天兴身上。这两人原来是情人关系。王鹦鹉收陈天兴为儿子,但又行苟且之事,整个一个乱字!

东阳公主去世后,作为奴婢的王鹦鹉按理是要出嫁的。为了保守这个秘密,刘劭和刘濬就选了一个靠谱的老实人,刘濬府上的一个小吏沈怀远接盘了王鹦鹉。

这个王鹦鹉嫁给了沈怀远之后,一直提心吊胆,生怕陈天兴吃醋,把前面的“巫蛊”之事给抖露出去,就怂恿刘劭杀了陈天兴。

此有为之君,武将非其人,文优柔寡断,信任妇人,蠢

王鹦鹉

这一下子,另外一个同伙黄门陈庆国受不了了,心想这事我也知道,有一天肯定也会和陈天兴一样的下场。惶恐之下,他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报告给了刘义隆。

这个刘义隆,居然放过了两儿子,没有丝毫惩罚。只是抓了王鹦鹉,着人追捕已经外逃的神婆严道育。

严道育实际藏匿在刘濬府中。一年过去后,刘义隆才得知此事,终于下定决心废了刘劭,赐死刘濬。

但他迟迟决定不了继承人,和两个宰辅讨论来讨论去,定不下来。你定不下来可以,先处理了刘劭和刘濬也不迟啊!他非得选好接班人之后才动手。

最蠢的是,他居然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刘濬的母亲潘淑妃。彻底无语,脑子进水了,凭他这个智商,想不通还可以和拓跋焘成为对手啊!

此有为之君,武将非其人,文优柔寡断,信任妇人,蠢

潘淑妃

好了,潘淑妃肯定告诉儿子啊,刘濬必须得通知太子刘劭啊!然后,刘劭杀入宫中,刺死了刘义隆。

讽刺的是,刘义隆还在讨论立储的事,一直到天亮,还没睡呢!

此有为之君,武将非其人,文优柔寡断,信任妇人,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