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世纪,一个炎热的夏日,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小城奥林匹亚,希腊人的“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着。

而奥林匹亚神庙的另一边,一位目光深邃的中年人正在向人群发表演讲。说是演讲,更像是讲故事,波斯帝国的兴衰传奇从他的口中娓娓道来,令听众如痴如醉。这位讲述者——希罗多德后来被人们称为“历史之父”。

那些夸夸其谈想要改变世界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希罗多德总是在公开场合口述历史

台下的听众也不是等闲之辈,其中有写出伟大悲剧《俄狄浦斯王》的索福克勒斯,也有著出恢弘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修昔底德。帝国的悲喜浮沉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深受感动。

希罗多德一生中边走边写,足迹遍及当时希腊人所知的“世界各地”。他走访古战场,采访当事人,在描述历史事件本身之外,他希望探寻国家兴衰的道理,战争与和平的缘由,最终写成了《历史》一书。

那些夸夸其谈想要改变世界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希罗多德与《历史》纸莎草残片

《历史》叙事的主轴是波斯帝国的兴亡,从波斯王大流士灭国吕底亚,到继任者薛西斯远征希腊铩羽而归,前后持续七十年,而这也是希罗多德所处的雅典帝国权势最大的时期。

在雅典如日中天的时代,讲述波斯帝国的落幕,可以说希罗多德寓意深远。曾经的波斯,像是如今雅典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帝国的光辉,也不乏阴影环绕。公元前429年,维系着雅典民主政治的伯利克里离世,随后不久,雅典的帝国事业便因战争动乱而衰落、覆灭。

而希罗多德这种对现实的强烈关怀,不仅影响了当时台下的索福克勒斯、修昔底德,甚至影响到此后两千多年来的西方政治学家:亚士里多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托克维尔……

那些夸夸其谈想要改变世界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利维坦》封面插图

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比,政治学可谓是一门实践的学问,需要理想,更需要技艺。政治学家们从来不愿乖乖地待在“象牙塔”里,他们对于国家、社会的现状,总是有着深刻的洞见和改造的宏愿:

柏拉图进行过三次漫长而危险的西西里之行,只为向叙拉古的僭主进谏;

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帮助后者成为了伟大的征服者;

马基雅维利为佛罗伦萨的外交事业贡献颇多,与美第奇家族关系密切;

以“日贝瓦公民”自称的卢梭,还参与起草了波兰和科西嘉的宪法;

托克维尔见证法国五个“朝代”,从一名法庭实习文官做到外交部长……

那些夸夸其谈想要改变世界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网球厅宣誓”

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总是投身于他们时代的政治,并为今人思考自己的时代提供了榜样。尽管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付诸现实,但他们的实践勇气和理论创见却给后世留下了无限的精神养分。

在中读《如何理解政治》音频专栏中,复旦大学最受欢迎的通识核心课教授任军锋,为你精选了25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作品,带你走近那些不朽的实践者与思想家。

点击试听专栏

《任军锋·如何理解政治——25部经典重识西方文明》

从希罗多德到马克思·韦伯,任老师将用一年的时间,带你“神交”近20位西方历史上最聪明的大脑。通过这个课程,你将打破对于政治的固有认知,破解文明兴衰的深层密码,重塑看世界的眼光。

那些夸夸其谈想要改变世界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为什么要跟着任军锋读政治

那些夸夸其谈想要改变世界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任军锋教授在复旦大学知名度颇高,在课堂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旧制度与大革命》等一众经典大部头,他都信手拈来,了如指掌。任老师的课堂严肃但有趣,他在故事中讲解理论,启发学生以不同“常理”的视角看问题,思考表象背后的“另一面”。从复旦校园里走出来的数千学生,都受过他的影响——

“选修过任老师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以无厚入有间,确实称得上鞭辟入里。”

“任老师格局开阔,语言铿锵有力,是学者中不多见的能用优美语言阐述历史的人。”

课堂之外,他的足迹从复旦校园延伸至地球另一边的美国乡镇。像一百多年前的法国人托克维尔一样,为了考察政治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切肤影响,他以美国小镇为起点,开启了一段深入的调研之旅,写成《民德与民治:乡镇与美利坚政治的起源》一书。

他们听了这么说

那些夸夸其谈想要改变世界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这门政治课有什么不一样

  • 摒弃政治教科书的抽象表达和枯燥术语,从经典文本出发,以点带面,引出公民、城邦、民主、国家、共和、君主、革命、政党等基本概念,助你习得一手知识;


  • 多学科交叉讲述,从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多维度呈现西方政治传统,生动还原政治现场,让你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形成政治学的思维;

  • 汇集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托克维尔、韦伯近二十位思想家的智慧精华;

那些夸夸其谈想要改变世界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 展现西方世界从城邦到帝国的文明进程,梳理波斯、雅典、罗马、美国、法国等帝国崛起与衰落的内在逻辑,使你洞察盛衰之道。

带你重塑对政治的认知

  • 民主如何从一个贬义词变为褒义词?雅典的民主为何衰亡?

  • 真的是东方重人治,西方重法治吗?为什么我们要遵守法律?

  • 什么是好公民?一个好公民就等同于一个好人吗?

  • 什么样的政体是好的政体?自由和权威之间有何种关系?

  • 一个好的政治家应该具备哪些特质?特朗普不是一个好政治家吗?

  • 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怎样形成的?这与如今的中美贸易关系有何关联?

  • 英国脱欧波折不断,全民公决能作出科学、审慎的决策吗?

……

那些夸夸其谈想要改变世界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扫描图片二维码,即可享受特价优惠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任军锋·如何理解政治——25部经典重识西方文明》专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