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是短暂与永恒之间的一座桥梁。荷马以其独特的笔调为我们展示了古希腊时期英雄的群像,也表现了那个“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英雄。而正如前文所说,英雄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每种文化都塑造了各自独特的英雄,都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独特的英雄主义。中国在长期战争历史的发展中,自然也塑造了一批诸如刘备,关羽,宋江,林冲等中国式的英雄形象,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他们所展现出的英雄主义理想自然与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主义大相径庭。

从《荷马史诗》看西方英雄主义与中国式英雄主义的不同

英雄

(一)民族大义与个人至上

纵观中国式英雄的形象,不论他们是从军抑或是起义,他们根源都是为整个民族的大义。就如关羽,随刘备征战多年,虽几番辗转,却始终恪守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誓言,挂印封金,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人的得失显得微不足道。再看荷马笔下的英雄形象,他们的许多事迹的出发点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与荣誉。如阿基琉斯,因总帅阿伽门农强夺了归在他名下的女俘,他便愤怒的拒绝战斗,致使希腊军队节节失利。可以看出,中国式英雄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之下,他们往往更加注重忠义二字,即忠于民族大义忠于国家。而古希腊英雄因为个人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英雄,更加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个人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中西方英雄第一点不同之处。

从《荷马史诗》看西方英雄主义与中国式英雄主义的不同

关羽

(二)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英雄主义

对比中国式英雄与荷马笔下英雄时,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鲜明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与集体英雄主义思想。以希腊与沙斯里的战斗为例,双方约定各自派出最英勇的勇士——阿基琉斯和巴古力斯代表国家出战,以个人输赢来定国家成败,最终阿基琉斯得胜,沙里斯就此称臣,这便是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

从《荷马史诗》看西方英雄主义与中国式英雄主义的不同

英雄

而诸如《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英雄演义的战争中,英雄虽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并不能左右战争的胜败,以许田打猎为例,曹操在打围中抢尽了献帝风头,以此来试探大臣们的忠心,众人敢怒而不敢言。此时关羽则已剑拔出鞘,欲杀曹操。却被刘备制止了,刘备这样说道:“投鼠忌器。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回拥侍;吾弟若逞一时之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由此可见,刘备等人能认清局势,大局为重,等待时机,以图后话。是典型的集体主义英雄观。

从《荷马史诗》看西方英雄主义与中国式英雄主义的不同

曹操

通过简单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式的英雄,他们更多的是寄托了整个民族的希望,是集体主义的,是超脱于世人之上的圣人式的英雄;而荷马笔下的英雄,则是映射了个人意志的自由精神,以建立个人功绩为准,成就个人的历史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