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北京天通苑小区的梁先生通过热线联系北京青年报记者,称自己被设在通州的一家收藏品公司给“坑”了,为了讨回被骗的7万多元钱,他在寒冬中先后奔波了10多次,但仍然没有拿到这笔“巨款”。

17日下午6点半,梁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这笔款子已经到了自己的帐户上。事情出现180度的变化,梁先生一直认为,这要归功于通州警方的介入。

调查:一个月花了两年的退休金买“收藏品”

1月8日,北青报记者如约见到梁先生。据梁先生介绍,去年11月,梁先生以前认识的荣盛众藏的一个曹姓业务员,主动联系他说,知道他手里有藏品,并问“还没赚到钱吧?我们可以帮您出售”。梁先生见对方热情而且主动,还亲自开车前来小区与自己见面,感动之余,就相信了对方的承诺。没想到的是,从此之后,梁先生就掉进了收藏品的“陷阱”。

梁先生随对方来到荣盛众藏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变现可以,但您跟我们公司没有合作,不能开展这方面的业务。”那么,怎样才能显示双方合作的诚意呢?梁先生需要先购买该公司的产品。就这样,“收藏路”上的一个个“雷”,都被梁先生赶上了。

梁先生指指手里拿的一个卷轴,告诉北青报记者,所谓公司产品,其实是画家李先生的一幅画,面积是八平尺。如果买,需要12万元。“我说我没带那么多钱。业务员问,那你有多少钱?我把银行卡给了他们,结果这幅画被刷了59800元,他们说,您放心,我们会让您赚大钱的。”

梁先生购买画的收据

梁先生回忆说,当时业务员告诉他,以画家李先生的名气,这幅画卖到40万人民币没有问题。就这样,一来二去,梁先生除了这幅画,还买了三套已经退市的第四套人民币,总共花了107200元。梁先生向北青报记者透露,作为一个退休工人,每月退休金大约五六千元。以此计算,一个月左右,为购买这些收藏品,他花掉了将近两年的退休金。

让梁先生尤其不满的是,跟朋友聊天时才发现,他又落进了另一个陷阱——光买那三套人民币,他就花了47400元,但是他连那些钞票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业务员跟他许诺得天花乱坠,“不用给你产品,我们直接帮你卖掉”。

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梁先生发现,不仅是画家的画,还有那些钞票,所谓卖掉都成了没影儿的事。幸运的是,不久前,梁先生借助通州警方,索要回了购买两套人民币的3万多元。

交谈中,梁先生向北青报记者展示了那幅画作和相关购买凭证。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他还要去荣盛众藏,希望在春节前能讨回剩下的75600元。

现场:协商无果拨打110报警

荣盛众藏公司前台

1月8日,北青报记者跟随梁先生,前往北京ONE世界中心22层,荣盛众藏公司所在地。前台有四五位工作人员,很快安排专门人员接待了梁先生。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办公场所至少300平方米,工作人员与顾客大约有30多人。

3位男性工作人员将梁先生和北青报记者请进VIP包间,北青报记者以梁先生朋友的身份陪同梁先生一起索要。

梁先生开门见山,称春节前自己需要钱,自己的画和纪念钞都不要了,要找这里的吴老板,直接退货。工作人员则表示,吴老板不在公司,有什么意见他们可以转达。梁先生反复表示,自己从天通苑到通州,前后来了10多次,不想再跑了。对方不为所动,自称姓魏的工作人员坚持说,一切需要老板做主,自己可以转告他。在北青报记者一再逼问下,对方才留下了电话号码。

离开公司,梁先生非常气愤,以荣盛众藏诈骗为由拨打110报警电话。不久通州警方两位警官赶到现场,将公司负责人和梁先生带回派出所,了解相关情况。据了解,双方最后同意和解。

1月9日,梁先生终于与该公司签订退款协议书。该公司表示,1月15日之前,退还梁先生75600元。

荣盛众藏公司内部

进展:7.56万元退休金总算要了回来

1月15日晚上6点30分,北青报记者拨通梁先生电话,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一个小时前,这家公司已经将这笔钱转到了自己的帐户上,“正好是75600元。”

梁先生说,没有通州警察的帮助,这笔钱很难能拿到,特别是在春节前拿到。现在,全家都可以过个开心的春节了。

他还以自己的经历提醒老年人,老年人做理财一定要慎重,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钱‘投’出去容易,想要回来就太难了”。

提醒:老年人投资小心血本无归

公开信息显示,去年4月22日,荣盛众藏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通州开业。公司创始人为吴琼。照这家公司的解释,所谓“众藏”,是让收藏惠及大众。但以梁先生的经历看,这家收藏品公司不但没能惠及普通大众,反而有强买强卖之嫌。不难设想,一个老人孤身索要自己的收藏款,当他直面三五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他的合理诉求很难能够得到圆满解决。

根据梁先生的经历,业内人士提醒收藏品投资者,尤其是老年朋友,不要贪图小利,投资收藏品,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特别是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比如国画,别说普通人,就连专家都有走眼的时候。更不要重金买入,小心血本无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