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避桃源作太古

欲栽大木柱长天

这是毛泽东的恩师杨昌济所作的

一副对联,表达了他平生最大的愿望

就是培养出能够“柱长天”的国之栋梁,

相信这也是无数老师们的简单心愿。

今天上午,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

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

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

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除了鲜花、掌声和问候,

教师节来临之际,两所在京高校

日前还为在校老教授颁出大奖。

9月7日,

北京理工大学举行“师缘·北理”

庆祝第34个教师节暨教师表彰大会,

两院院士、著名雷达系统专家王越

成为该校首届“懋恂终身成就奖”得主,

并获得100万元奖金。

“懋恂”取自

北理工老校长徐特立的原名,

意为勤勉奋进、诚信谦逊。

该奖项原则上每5年评选一次,

每次评选表彰1到2人,

设立奖金100万元。

王越

1932年4月出生于江苏丹阳。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成为中国仅有的34位两院院士之一。

他长期从事火控雷达系统、

信息对抗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

曾先后任301系统总体设计师、

201系统主管设计师、

306系统总设计师和行政指挥,

还曾担任北理工校长,多次荣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全国科学大会奖等科技殊荣。

王越的学生中,

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还有一大批工作在国防科技工业的总设计师、

研究所所长等科技英才和国家栋梁。

86岁高龄的他,

如今仍坚持为本科生上课。

每周四晚上六点半,总会准时出现在

信息楼1004教室,为62位本科生讲述

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课,精神矍铄,旁征博引,

让听过他讲课的学生赞叹不已。

今年,

北理工启动并完成大类招生改革,

新入学的“00后”们将全部入读九大书院,

接受大类培养和大类管理,

王越出任睿信书院院长。

当天,

王越如同每次上课那样,

拎着一个普通的公文包来到会场,

只是特意打了一条缀满小花的领带。

“我内心感觉忐忑不安,对自己的教学工作,

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

王越表示,自己将捐出本次奖金,

设立专项奖学金用于支持基础教育,

奖励教基础课的青年教师。

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除设立“懋恂终身成就奖”外,

北理工机械学院等6家单位还正式

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学校也成立首批教师思政工作室,

旨在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学校的

“大思政”格局。

同一天下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立德树人成就奖”表彰大会上,

老教授文传源获得“立德树人成就奖”。

该奖项用于表彰

在人才培养一线工作30年以上,

在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教学研究和改革、

理念创新和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

且享有极高声望的教师,

奖金100万元。

文传源

1918年6月22日生于湖南衡山,

是我国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学家

和该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飞行器控制、

制导与仿真方面的教学、科研与设计研制工作,

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

他曾创造两个“中国第一”:

作为总设计师,1958年,带领北航师生

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

作为总体设计负责人,完成了中国

第一台歼击机飞行模拟机研制。

这些年来,

文传源开创新的科学研究领域,

在综合飞行、综合飞行力控制系统的分析、

综合系统论、人体科学和人机系统等

领域开展研究,先后培养博士后7人,

博士生15人,硕士生18人。

当天,

他戴着白色的帽子,

穿着黑色的朴素外套,

拄着拐杖被学生搀扶着走上舞台,

接受颁奖之后还向观众鞠躬。

在讲台上分享了八个字,

“真诚友爱协同发展”。

在今年5月20日举办的

“北京五号”试飞成功6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

这位百岁老人就喊话:“我不服气,

我也不服老!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奋斗!

在宇宙探索中取得更大成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