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最火的爆炸性新闻莫过于刘强东事件,回顾事情起因,刘强东因性侵美国大学生于8月31日晚上被捕,第二天下午4时左右被保释。这一条信息刷爆了网络,接着刘强东的被捕照片就流传出来。

于是很多人开始兴奋,舆论中夹杂很多刺耳的声音:

“坐实了!定罪了!”、“我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

更有甚者,跑到刘强东的妻子章泽天微博下方嘲讽:奶茶变绿茶,

而事实是,那只是警方执法时的纪录照片,而是否有罪,还要等待法庭决定。

突然想起了芳华中的一句话,“一旦发现英雄也会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会格外拥挤。”

1

当名人最难的,是必须一辈子在神坛上,不然就随时准备接受“凌迟”。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

他们隔岸观火,却把火光当烟花,视若过节;

他们看到溺水者,却把水花当喷泉,拍手叫好。

比起真相,这些起哄的人,更愿意相信听说的、更丑陋的、更热闹的。

事情发生后,很多人选择性失忆了,他们忘了刘强东“十大慈善家”的称号,忘了京东给16万人提供的就业岗位;忘了他曾给家乡宿迁捐赠过亿元助力养老、教育事业;忘了在滴滴事件发生时,他站出来控诉的模样;忘了在一个月前轰动全国的疫苗事件,刘强东第一个站出来暴怒声讨。

如今,他们巴不得替警方判了他的罪,抹了他前半生所有的付出。一夜扳倒刘强东的,先不说是否性侵,冷漠的人心足以摧毁一个人。

《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句话: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事实上,大部分人干的都是后者,三观不正的小人,往往都精于诽谤。

2

这让我也不得不想起最近咪蒙离婚事件,作为一名广告从业人员,对热点的追踪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在微博看了个究竟。

点开评论不得了,恶意满满,而且大部分的恶意都来自于所谓的--直男癌:

直男癌A:情感专家都离婚了,你们以后还喝鸡汤吗?

直男癌B:看来她的荤鸡汤没有滋养丈夫的身心,是无效毒鸡汤。

类似的跟风评论还不少:

“咪蒙离婚了,活该。”

“呵呵,情感博主自己的情感也有问题了吧?”

“名字起的就不伦不类,第一次听说,热度居然这么高”

如我们所见,咪蒙离婚好像成了大家的笑柄。

一个拥有几百万粉丝的公众号大V,一个毒鸡汤制造者,一个每篇文章都是100W+阅读量的写作高手的人设就这么崩塌,我们是否应该想想,对于咪蒙而言,当她的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她和任何一个遭遇婚变的女人没有区别。

毕竟谁都不是金刚不坏之身,肉体凡胎终究逃不过生老病死。人生五苦每天都在上演,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想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公众人物有点什么私生活的风吹草动,第一批攻占“现场”的除了新闻媒体,就是无数“观光团”,这些观光团网友就好像是闻见了血的秃鹰,争先恐后地在当事人身上撕下一块还带着血的八卦,网络背后是一张张不为自己言行而负责的嘴。

3

有人说,越长大越会发现,鲁迅先生的文章在近百年前就道破了中国人的劣根性。

但比起感慨鲁迅的文字,我们难道不应该为百八十年来国民性毫无寸进而感到悲哀和羞耻吗?

鲁迅在《药》里面描述的场景,现在仍然在发生。

当年,愚昧的民众并不会管问斩的是革命志士还是贩夫走卒,只管用馒头蘸着人血回家给孩子治病,权做千金难买的救命良方。

还有那部经典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吗?

玛莲娜是人间最美的尤物,所到之处无不引人驻足议论,“男人看了心动,女人看了心愤”。然而,当她的丈夫战死、父亲去世,她的美貌便成了无可宽恕的罪孽。在那个荒诞的小镇里,玛莲娜最好是一个荡妇,如果她不是,大家就把她变成;每句扎心的恶语,都使围观者看起来更高尚了;每次打向她的拳头,都使“良民们”显得更正义了。

美丽消陨的过程,是民众们歇斯底里的狂欢,没有人需要证明玛莲娜是错的,却恨不得把她扒光了撕碎了,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4

有人挨饿,不要求你把粮食分给他,但你可以做到不吧唧嘴;

有人摔倒了一身泥,不要求你必须扶她起来,但你一定不要笑。

谁都有雨天没伞、路走窄了的时候,真的觉得就算是嘲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也请找个有水准的切入点进行嘲,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在这个眼见也未必实的年代,流于表象的浅层思考,失之偏颇的主观臆断,幸灾乐祸的围观起哄,会将一起起公共事件,变成可供蚕食鲸吞的人血馒头。

最后,愿娱乐至死的社会,少一些舆论的狂欢和积毁销骨的恶意。

编辑:Wendy

图片:来自网络,基于CC0协议使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